
虎女逃婚之嫁對王夫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回京的姑娘
這是一個冬天的下午,京城的風卷起京城的雪,陳設出一個水晶世界。
胡同里的江家,墻頭是雪,門頭是雪,匾額上“江府”兩個字倒能看得清楚。
江寧瞇著眼,用她極好的視力在胡同口這個位置上,也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目的地,唯一猶豫的就是,現在進去尋親呢?還是換個時辰再認親。
她看看自己的衣著,洗成灰白色的布上衣有兩個補丁,在雪地里走出滿滿泥濘的裙邊上,有三個補丁,舊的靴子看不清原來的顏色,整體來說,瞎子也能認出她是個窮人。
她對自己的外表很滿意,貌似這樣的尋親想分不清勢利眼都難。
再算一算天時、地利與人和,也基本上有了一大半。
天時是寒冷的,適合向窮人施威,江寧想要看到的真相,在這樣的天氣里容易被誘導。
地利是京城,江家居住幾輩人的地盤,對一位從外地回來認親的孤女來說,就相當的不合適,江寧想要看到的真相,在這樣的地盤上不會作假。
最后只剩下人和,如果上門的時辰不對的話,江寧估計自己今天將看到滿室荒唐言,到處是假笑。
因為貌似在這個江家里,可能會有一或兩位對她真心疼愛的人,而這種真心的疼愛就更需要合適的時辰、合適的衣著、合適的身份才能看出來。
嗯,她需要好好的想想。
伸出三根手指端著下巴,別看她的衣裳破爛流丟的仿佛乞丐,這三根手指把她一直優越的生活暴露無疑。
雪白而修長。
潤澤而細膩。
這個小破綻可以解釋成年青的姑娘肌膚都好,也可以讓有心人識別出她的身份,可是江寧姑娘在良好的自我感覺里,她沒有發現。
于是,她用三根細蔥般的手指托起自己的俏麗的下巴,就像托起自己即將面臨的整個事件,她需要重新審視這個突發事件,才好拿出正確的面對方法。
話說冒著風雪前來尋親,而不是紅梅暖閣里打著舒服的盹兒,這個原因最早要從十幾年前說起。
或者,更早的追溯到二十年以前。
......
那一年春又暖花又開,有一位名叫江明其的年青人,背著他當文官的父親、偏疼幼子的母親,在一個普通的清晨,京門大開的那個時辰,牽著一匹馬,帶著一把劍,和一個不大的包袱,向著鎮北軍營一去不回頭。
此后,不管他的父母如何教訓和勸說,江明其卻在鎮北軍營里越走越遠,他一路的積攢著軍功升著官,甚至在北地娶親,他的父親對于幼子這樣的行為大動肝火,甚至制止他哭泣的妻子再和幼子書信往來,直到有一天,一封公文送上這位父親的案頭,他的兒子戰死沙場,沒有見過面的兒媳傷心而亡。
戰死的人骸骨難收,這位父親從此失去兒子,和妻子沉浸在傷痛里,他得了一身的病,不曾去往兒子喜歡的軍營里看上一看。
就這樣又過去幾年,一個從鎮北軍營返回的老兵和這位父親在街上偶遇,把他指責一通,說他拋棄孫女兒,把孩子扔在北地十幾年。
這位父親慌忙的寫書信,向知道內情的人打聽消息,發現江明其真的有一個遺腹女,按年紀推算,那年十二周歲。
他不再是幼子江明其的父親,還是江明其獨女的祖父。
匆忙升級的祖父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就是接回自己兒子的骨血,為此他努力了兩年,在今年的冬天,十四歲的江寧終于答應進京認親。
在這飛雪連天的日子里,站在江家的門外猶豫不決。
當她回信同意進京,從血源上來說是她祖父的江老大人,詳細的寫了一封長信。
在信里他虛弱的表示年紀大了,做不到前往北地接回孫女兒,但是江寧也要按他說的做,才是安全進家的方法。
他直白的用了這個詞,“安全”,像是江家隱藏著無數針對江寧的豺狼虎豹,這反而極大的勾起江寧的好奇心。
在江寧姑娘長大的十四年里,她被培養成各種小能手,養父母的疼愛,讓江寧姑娘很小的時候就自己做主張,太平的時候她可以臥花看柳,風波的時候也能一路凱歌。
不過有養父母的庇護之下,江寧沒有遇到太大的風波,所以京城里有樂子耍,她還是挺期待的。
所以特意的避開祖父的安排,沒有在百里長亭這個地方停留,從而和祖父的心腹家人擦肩而過,江寧反而直接的出現在江家門外。
饒是這樣,還怕認親的時辰不對,因為從祖父的信里,大約看得出來祖父母對自己帶著真心。
如果祖父母是家里最大的長輩,有他們壓著的話,其它人的心思就看不出來,江寧姑娘豈不是要多花很多的時間與惡人虛與委蛇嗎?
這將極大的耽誤江寧姑娘返程的日子,要知道養父母還在家里盼著自己早早的回去呢。
沒錯。
江寧姑娘出于一時的好奇心,只想來看看當年是誰在搗鬼,因為她的父親戰死和母親離世,養父都有親筆書信寫給祖父江老大人。
是江老大人撒謊呢,還是如他信上所說,江家并不安全。
江寧只想早早的揭破真相,該懲治的懲治,最后瀟灑的丟下一句“此地不合適,姑娘去也”,就可以回到養育自己十幾年的家,在那個家里,她是最受寵的姑娘。
想到這里,江寧看看天色,約摸的計算出離晚飯還有半個時辰,如果她這個時候出現在江家的客廳里,祖父肯定會出來和自己見面,從而把自己“照顧”或者“蒙蔽”在他的羽翼之下,那她也會查明真相,只是離真相無形中遠了幾步。
她決定了,她晚一個時辰再進江家,這樣的話,她既可以在京里逛一逛好吃的鋪面,口口聲聲請求自己原諒的祖父也應該睡在房里,她將直接見到江家其它的人,據說她有一位大伯父,就還有一位大伯母,外加兩個堂姐及一個堂弟。
轉過身子,江寧向著風雪中走去。
雖然是第一回進京,江寧卻不算陌路人,她清楚的知道約近三分之一的京城地圖,及其上的街道里有哪些特色的客棧及酒樓。
京醬肉餅、鍋包雞、椒鹽大排骨.....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