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算命
小時候,連雨在鄉下的外婆家生活過一段時間。一天外婆帶她趕集,找了一個算命攤子,要給連雨算命。
“算什么???”
“算算運勢,看以后過得怎么樣?”
算命先生簡單問了些信息,就拿出羅盤,調試了一會,指針正好指向外婆。算命先生意味深長地看著外婆。
外婆有些慌神:“和我有關?”
算命先生若有所思地說:“和你有關,也和你沒關。人的運勢,前世已定。今世無論做什么,都只是順勢而為,你大可不必太在意?!?
“那她是什么命?。俊?
算命先生靜默無語,只伸出三根手指頭。
外婆見狀,忙從兜里又掏出三角錢,放在攤子上。
算命先生一邊熟練地用鎮紙把錢壓住,一邊搖頭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這孩子30歲是個坎,30歲之前云遮霧罩,30歲后就能撥云見日,大富大貴!”
在鄉下,算命看相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兒,連雨只覺得是件好玩的事兒,也一直沒有放心上。
沒想到,臨近三十了,連雨卻記掛起這事了,而且記憶越發深刻、執著,竟不自覺地巴望著這個算命先生說話算話,自己真能在30歲后時來運轉。
三十年的人生就這樣平淡無奇的過來了,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然后工作、結婚、生娃,按部就班。
她現在是江海省電視臺城市頻道《第一時間》欄目的記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成功人士,即使是市井老百姓,也有能人異士,成為受關注的新聞人物。而自己卻一直是吃瓜群眾,而且是吃第一口瓜的人。再看看身邊的同學朋友,發財的、出國的、嫁得好的,都過得風生水起,就自己的生活死水一般,做5年記者了,還是一名普通記者。
以前也常?;孟?,自己做的新聞在電視上播出了,一下子大火,自己也出人頭地了??陕匕l現,根本沒人關注自己,及時偶爾出鏡,也像石沉大海一般,激不起半點漣漪。
連雨慢慢接受了,這只是一份普通工作的現實,雖然身邊也會有人一下子出名,但不會是她,因為她太普通了。像她一樣的記者,節目組就有四十多人,全頻道、全臺、全國不知有多少。
今天是連雨的“三十大壽”。俗話說“三十而立”,連雨的挫敗感、絕望感更加強烈,對算命先生二十年多前的預言也更加希望能應驗,甚至有些神經兮兮了。
這不,在城市頻道的會議室里,大家在討論待播新聞,已經到了她的作品了,而連雨還是一副想入非非的狀態,想著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她都三十了,也該轉轉運了。
頻道副總監何健,主管頻道所有節目制作,也是《第一時間》制作人。他看到連雨一副放空自我的狀態,就敲了敲桌子,提醒道:“連雨,到你的新聞了!在干嘛呢?”
“連姐,你不會在打盹吧?”春曉是《第一時間》的主持人,和連雨不對付,但總是“連姐、連姐”叫的很親熱,其實連雨比她就大一個月而已,一聽她叫“連姐”,不由地全身起雞皮疙瘩。
“在選題會上,關于俏夕陽養老院的新聞不是被否了嗎?你怎么還是去采訪了,看這內容,你都跟一個月了?!焙谓∮行┎桓吲d。
連雨沒有理會春曉的打岔,對著何健道:“何總,當時你只是建議不要拍,但我還是很感興趣,就跟舉報人聯系了,利用節假日拍的這條新聞,沒有耽誤其他工作?!?
“何總,連姐不愧是老記者,想干事、能吃苦、有擔當!值得我們學習!”春曉在給連雨戴高帽,其實是煽動怒氣。
“我現在明確告訴你,這條新聞線索不要跟了?!?
“為什么?”
“我還要問你為什么呢?為什么非要去捅這個馬蜂窩?風辰集團是多大的企業,你知道它的公關部有多少人嗎,比我們節目組人還多。你這個‘開發商雇兇打砸逼拆,俏夕陽養老院危在旦夕誰來管’,一旦播出,會引發多大的風波嗎?是你一個人能承擔的嗎?整個頻道、整個電視臺都得為你背書。”
俏夕陽養老院地處江海省省會——江州市的老城區、鬧市區,租用江州電器廠的一塊地,交通便利,有300多個老人在此養老。風辰集團看上了這塊鬧市區的黃金寶地,有意整塊買下來,準備蓋商場和高檔住宅。但電器廠和養老院的合約還有兩年未到期,而且,即使到期了,鑒于養老院特殊用地性質,也不可能說拆舊拆的,需要三方坐下來認真安排養老院的搬遷。
但是,風辰集團和電器廠才不想這么麻煩,直接命令搬遷走人,斷水斷電不說,還雇傭了一批小混混打砸,每天都在大門口“搞活動”,敲鑼打鼓,放高音喇叭,吵得老人無法休息,逼迫老人們自己搬走。
“我們節目不就是靠輿論監督起家嗎?比風辰集團還難啃的骨頭,我們都啃下來了,為什么現在開始畏手畏腳了?!?
何健搖了搖頭,無奈道:“靠輿論監督起家,但不能靠輿論監督吃飯啊?,F在節目有了穩定的收視和觀眾群,各級領導都關注著,不能再像以前風風火火,到處煽風點火了,要以穩為主。再說,頻道現在經營壓力這么大,風辰集團是全省最大企業,頻道廣告部一直有意與它合作。你這條新聞就算我通過了,頻道審片會上李總也會一票否決的?!崩羁偩褪抢顭j耀,負責頻道廣告經營的副總監。
“我第一次聽說,《第一時間》的輿論監督是煽風點火。這可是風辰集團在養老院‘放火’,要燒掉養老院。我這新聞都有事實依據,5分鐘的新聞,我拍了二十幾個小時的素材。”
連雨堅持著,她本科、研究生學了這么多年新聞學,“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的新聞理想還是有些的,再加上她現場看到養老院的悲慘情景,看到老人巴望的眼神,也見識了電器廠的蠻橫和小混混的無法無天。
看連雨的態度,何健也不想以上司的權勢壓人,而是從專業的角度說道:“我們都知道這件事和風辰集團有關系,但是如果做成新聞上電視播出,就必須有確鑿證據,而不能僅依靠舉報人的單一信源來推測。這也是保護自己和頻道,事后風辰集團一旦走法律程序,我們也能拿出證據。這條新聞待定,連雨你有時間就補充采訪,沒時間的話就不做了。還是那句話,不建議拍?!?
沒有被否決,連雨松了一口氣,在這個生日里,也算做了點有意義的事情,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那些老人。
這時,手機響了起來,是一串陌生號碼,連雨出門接了電話。
“您好,請問是連雨女士嗎?”
“是。您哪位?”
“我是蔣杲陽,江海省人民醫院的醫生。你母親林詠梅和你的孩子豆豆在醫院,麻煩你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