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就是要懂心理學
最新章節(jié)
- 第13章 透過電話讀懂顧客心理,遠程俘獲顧客
- 第12章 吃透顧客的談判心理,議價進退自如
- 第11章 靈活用攻心術(shù),讓顧客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 第10章 抓住顧客的興趣點,讓顧客果斷決定購買
- 第9章 提升顧客的購買體驗,不怕沒有“回頭客”
- 第8章 了解顧客的不同狀況,做到“對癥下藥”
第1章 序言
銷售就是要搞定人,而搞定人就需要玩轉(zhuǎn)心理學。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必定是一個懂得顧客心理的人;一個業(yè)績輝煌的銷售人員,必定是一個在極短時間內(nèi)掌控顧客心理的人。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現(xiàn)在的顧客也很“狡猾”,為了能夠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他們必然會采取花樣繁多的策略來對付銷售人員。比如說,顧客已經(jīng)看上了A商品,但為了真正了解A商品的性能,采取“聲東擊西”的策略,盯著B商品“挑刺”。其實,他只不過想通過B商品來更進一步了解A商品的性能。如果起初就盯著A商品“挑刺”,那么在最后成交的時候價格就很難砍下來,因為他知道銷售人員已經(jīng)認定他非得買該商品不可。此時,如果銷售人員沒有通過顧客的“挑刺”了解到顧客“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大力向顧客推薦B商品那就大錯特錯了。最后,顧客也許兩樣商品都不買。
再說,顧客的時間是有限的,銷售人員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顧客不可能為了一個商品聽銷售人員嘮叨一整天。在銷售人員不能很好地把握顧客的購買心理,并將話說到點子上說服顧客的時候,那么顧客很可能就不想再聽下去了,而是去別的商家那里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了。銷售人員如果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把握住了顧客的心理,說服了顧客,那么在一天中就可能接待更多的顧客,賣出去更多的商品。顯然,這比沒有把握住顧客心理纏著顧客一整天,結(jié)果一件商品也沒有賣出去強多了!毫無疑問,時間對于銷售人員來說可就是金錢?。?
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有的店鋪開張沒幾天,但是門庭如市,財源滾滾來,而有的店鋪卻是門可羅雀。其實,不是他們的商品不好,也不是他們的服務態(tài)度不好,而是沒有把握住顧客的心理。
顧客的第一需要并不是商品,而是心理需求。如果把握住了顧客的心理,投其所好,想做不成生意都難。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說“先交朋友,后做生意”。為什么要先交朋友后做生意呢?交朋友說白了就是說話說到顧客的心里,讓顧客感覺到你不是圖他的錢,而是真正地替顧客著想,替顧客節(jié)省,這樣顧客才能夠信任你。獲得顧客的信任對銷售人員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有了信任,接下來的生意還怕做不成嗎?
顧客也是人,他們的消費心理與我們購物的心理一樣。只要銷售人員學會觀察,學會換位思考,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知顧客的心理需求。當然,顧客也有自己的心理弱點,只要稍微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只要抓住這些弱點,生意就好做多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顧客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不同職業(yè)的顧客又都有自己的消費理念。因此,銷售人員在把握好顧客心理的前提下,得練就根據(jù)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的本領(lǐng)。當然,不能少了微笑和贊美。微笑讓顧客走近你的心靈,贊美讓顧客心里不斷地進行自我回味和提升,從而信賴你。
其實,再怎么刁難人的顧客也不外乎想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不妨搞次促銷,打打折,讓顧客覺得自己永遠是占便宜的,購買的東西是最好的,自己是最有眼光的。顧客心里高興了,錢你就賺到手了!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南地北,而是心靈之間的距離。本書從顧客的心理需求、消費弱點、身體語言、說服與聆聽等方面,對顧客的消費心理做了全方位的剖析。只要認真閱讀與分析本書所寫的內(nèi)容,肯定能夠有所受益。本書為我們架起一條通往顧客內(nèi)心的橋梁。有了這座橋梁,我們就直達顧客內(nèi)心,說服顧客購買,迅速提升銷售業(yè)績。還等什么?趕緊起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