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言

世界近代史與江戶時代

在日本的歷史中,江戶時代居于什么樣的位置呢?在世界史中,江戶時代又居于什么樣的位置呢?

世界史上有一個稱為“近世”的時代。某家廣泛研究近世社會的交流及其結構的英文期刊,把一三〇〇年前后至一八〇〇年前后的大約五百年間稱為近世,這是源自歐洲的觀點。一三〇〇年,東方的蒙古帝國土崩瓦解;而一八〇〇年,西方工業化開始。在這段時間內,歐洲形成了向外擴張的新態勢,經歷了與世界其他文化的接觸。

根據這種看法,近世的五百年,是歐洲無視來自亞洲各國反抗的壓力向世界擴張的時代,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奴隸貿易、重商主義的時代。這有別于工業革命之后,西方列強強行向世界其他各國推行工業化的時期。世界受到來自近世歐洲光與影的正反兩方面影響,受到強烈震蕩,有的國家甚至被迫解體,在這種情況下,歐洲開始反思對方的接受及抗拒情況,同時也孕育出自身的整體性意識。

歐洲人開辟新航路擴張勢力時,恰逢十六世紀中葉日本群雄爭斗激烈的戰國時期。歐洲的擴張勢力把火繩槍和基督教傳入日本,給戰國大名[1]帶來了新的戰術,又給民眾帶來一種心靈慰藉的新方法——基督教。

但是,在歐洲與日本之間,并非只存在一種空白、透明空間,而是一片深邃的東亞海域,這里覆蓋著一張倭寇和中國商人等建立起的巨大貿易網——以中國商品為主,他們生機勃勃地開展著交易。這是一片棘手的地域。南歐的葡萄牙人沿著這張交易網,偶然漂流到了日本薩摩藩[2]南部群島的種子島上。

近世社會也出現在東亞。中國視十四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明清時代為近世,也有人將朱子學出現的南宋視為中國近世的開端。日本從十六世紀中葉開始進入群雄割據、經營領國、以稱霸天下為目標的戰國時期,一直到幕藩體制一命嗚呼的十九世紀中葉,都可以稱為日本的近世;其中,從十七世紀初德川家族開設幕府,直至放棄政權的時期,便稱為“江戶時代”。

粗略說來,日本的近世在工業化、資本主義時代之前,已經有了大量貨幣交換、商品生產及商業活動的開展。同時,這個時代的流通網并不單跨度廣,而是像毛細血管似的滲透進社會各個角落。東亞出現的這種新的社會形態,誕生于內部的日益成熟和外部的互相交流。一種現象不可忽視,即日本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又遠超外來文化。在江戶時代,算盤這種十六世紀從中國傳進日本的計算器,支撐著跨越各行業的經濟活動。由中國經琉球傳入的樂器,后來演變成三味線,奠定了江戶時代樂曲的根基。在赴日朝鮮陶瓷工匠的苦心經營下,日本制作出了國產瓷器。

江戶時代的日本,吸收東亞和歐洲文化,形成了被稱為幕藩體制的政治架構。從封建領主的分權性和小農村落等角度來看,幕藩體制與中國、朝鮮相去甚遠,接近歐洲。然而,面向“百姓”[3]這一群體,在儒家思想、佛教的影響下,舉國上下又都以“太平”“平均”為目標,用漢字制作文件、檔案等。可見,日本立足于東亞的共同基礎之上,同時又彰顯出自身的個性來。

時代劃分的方法需要經過非常嚴謹的討論,但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加容易地去認識歷史。本書中的“近世”一詞涵蓋范圍很廣,有時也只具有特定含義。本書也會使用日本史研究中常用的“江戶時代”一詞,必要時,還與“初期”“前期”“后期”等搭配使用。此外,為便于聯想到年代,也會西歷和日本年號同時使用。

江戶時代的持續力

江戶時代中,一個饒有興味的課題是,為何這個時代能延續二百六十余年?江戶時代,作為中央政府的江戶幕府——在本書中會常常使用當時的專有名詞“幕府”。縱觀這個時代幕府統治的持續性,以及民間社會的深厚、經濟文化的分量,可以說這是在東西古今的歷史上,一個接一個誕生出來的具有世界性的文明社會中的一個。而且不單是日本,在近世的東亞,還催生出了好幾個具有強韌持續力的文明體制。

朝鮮王朝從一三九二年到一九一〇年,延續了五百余年。明朝持續了二百七十余年,滅掉了明朝的清朝也綿延了二百九十余年。琉球王朝也從一四二九年至一八七九年延續了四百五十年。這些政權的統治范圍與力量各不相同,一六〇〇年前后,東亞整體發生了劇變。然而,大致上東亞的近世社會都有持續性,在共同分享文化的同時也孕育出各自獨特的模式。即便國家組織崩潰了,仍舊會對整個社會留下影響,無論好壞,都變成了一種傳統和深厚的社會文化。

在日本歷史上,江戶時代給人的印象是這個時代延續的時間特別長,原因是政治框架的牢固。平安時代延續了大約四百年,其中卻有天皇親政、攝關[4]政治、上皇掌權的“院政”、平氏政權等權力中心和政權形態的變化。室町時代也延續了近兩百四十年,包括南北朝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前后都有長期的內亂,中央政權的日漸衰弱,這個時代的后半期更是被稱為“大名領國制”,顯示國家與社會的架構已經發生了質變。

江戶時代的政治框架與社會結構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然而,幕藩體制的框架卻一直持續到最后。其中,處于主從關系的將軍與大名,統治著各自的領地,他們構成了全國的統治力量。這種維持不變的封建政治結構,給人留下一種這個時代也牢固而不可動搖的印象。

東亞的近世史,在共同的文化基礎上長久地延續著,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歷史有著極大的差異。就日本的江戶時代而言,將軍、大名及武士所構成的統治框架具有頑強的持續力,此外還有好幾個因素也一同維系著這個時代。諸多要素一起造就了一個時代,其中有的要素既是時代持續的力量,也是讓這個時代走上窮途末路的主要原因;而新的萌芽或成為摧毀這個時代的力量,或成為重振這個時代的力量。理解了這些現象的來龍去脈,我們就會被歷史的魅力所吸引。

希望通過本書中列舉的許多事件和人物,來解答江戶時代為何會延續二百六十余年,以及緣何而滅亡等引人入勝的問題。

注釋:

[1]大名,由“名主”一詞轉變而來,所謂名主就是某些土地或莊園的領主,土地較多的就是大名主,簡稱大名。日本各個時代中大名的含義稍有不同。(本書注釋均為審訂劉德潤先生注,特殊標注除外)

[2]薩摩藩,江戶時代九州南端的諸侯國,位于今鹿兒島縣西部一帶。

[3]百姓,在江戶時代,用來指在領主的領地或武士、寺院所屬的莊園內勞作的農民。

[4]攝關為攝政和關白的合稱。天皇年幼或身體欠佳時,由皇族或外戚當政,稱為攝政;關白為平安時代以來,輔佐天皇執掌政務的重要職位。

品牌:新星出版社
譯者:梁安玉
上架時間:2020-09-08 15:31:3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新星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宫市| 中江县| 开封县| 永年县| 鱼台县| 渑池县| 永州市| 邛崃市| 古丈县| 恩施市| 象州县| 淮北市| 方正县| 沧州市| 新平| 睢宁县| 抚远县| 武乡县| 石屏县| 黄梅县| 深州市| 南澳县| 天祝| 克拉玛依市| 鲁甸县| 富锦市| 叙永县| 三原县| 灵丘县| 凌云县| 册亨县| 石林| 盐山县| 兴隆县| 章丘市| 九龙坡区| 新巴尔虎左旗| 威信县| 太白县| 杨浦区|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