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番花殘月缺(周瘦鵑譯文集)
周瘦鵑
文學已完結14.74萬
在中國近代文學翻譯界,周瘦鵑以翻譯歐美名家短篇小說而知名,譯文雅俗共賞,清新流暢,其中以1917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的《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最有影響力。本書精選周瘦鵑的翻譯小說25篇,其原作者皆是歐美名家如華盛頓·歐文、左拉、普希金,內容寫盡人生四季的甘苦與歡喜,讀來讓人感嘆萬千。
-
路人甲或小說家(魯敏隨筆集)
魯敏
文學已完結14.7萬
從日月緩慢、人情持重的鄉村東壩敘事,到隱秘幽微、悲愴詭譎的城市暗疾系列,再到直指肉體本源的荷爾蒙夜談,以及更多散落于系列光照之外的多主題變奏,魯敏一直在冒犯小說的邊界,從不肯安于既有的領土與榮耀。她拒絕穩妥便捷的審美,孤意探求,去往下一個路口,去往新的毛茸茸的幽微地帶,去為人性進行一場又一場類似“無窮辯護”的書寫。本書乃魯敏20年寫作生涯中,近30篇創作隨筆、文學訪談與演講稿的首次集結、誠意分享。它足夠真實,是作者漫長寫作歷程坦率的自我披瀝;它又足夠輕盈,隨意一頁,即可翻入一堂線下的“小說課”。寫作如何把人從虛妄的日常生活里解脫出來?何為七零后寫作的阿喀琉斯之踵?那些影影綽綽的來源最后是怎樣落紙成故事?小說技藝應如何運用?如何給小說人物取一個不草菅人命的名字?是路人甲,還是小說家?翻進本書,看魯敏還原寫作者的野蠻生長與多重裂變。
-
明清敘事文學中的城市與生活
胡曉真
文學已完結14.64萬
明清以降,中國的城市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汴京、臨安、北京、金陵、蘇州等歷史名城,一方面見證了中國近代化與現代化的過程,一方面更挾其豐沛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動能,深深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形態,也在文學的創作與接受中有著或隱或顯的表現。胡曉真進入文本細部論述文學與城市生活的交織,帶領讀者走入“虛幻實境”,感受空間與創作的虛實辯證、相輔相成之妙。
-
宋時明月醉玲瓏:詩詞中的別樣風流
流珠
文學已完結14.48萬
本書是一部別開生面的宋詞賞析作品,精心選取了宋時五位詞人的傳世佳作。其中“一曲新詞酒一杯”的“宰相詞人”晏殊,“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以及“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紅杏尚書”宋祁,是本書寫作的重點。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語言解讀宋代詞人的兒女情、風云氣,并融入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獨到見解,讀來興味盎然,充分展示了宋詞傾城傾國的絕世風華和別樣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