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旭日東升之涅槃重生
荊楚子
現實已完結85.26萬
荊東市最大的出口創(chuàng)匯企業(yè)——旭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終身榮譽董事長江朝東跳江自殺的那一天(不過,媒體的報道有出入,認為江朝東不是跳江自殺,而是在江邊磯頭晨練時不慎落水,下落不明),正好是農歷的七月十五日,也就是荊江流域風俗中的中元節(jié)。荊江流域人們把中元節(jié)叫過七月半。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的祭祖節(jié),而被稱為中元節(jié)則源自于東漢時期道教興起后的說法。至于江朝東為什么要選在七月半這天跳江自殺,亦或是意外落水,其實沒有多少人關心,人們真正關心的是江朝東撒手人寰追隨彭祖而去,對正處在風口浪尖上風雨飄搖的旭東公司的命運,人們在村頭街尾議論紛紛:這回旭東公司怕是真的要關門大吉了吧……
-
賓至如歸
大雨落小水
現實已完結84.71萬
酒店就像萬花筒,外面的人看到的都是五彩繽紛、絢麗多彩,只有酒店人才知道酸甜苦辣、百味雜陳…… 2007年,離北京奧運會舉辦僅差一年,中國正式加入WTO五年,國內年旅游支出超過100億元,旅游人次達到11億人次,以華庭為首的經濟型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 左暉是中部不發(fā)達省會城市云州大酒店的大堂副理,作為農村出來的孩子,五星級酒店的奢華和他的貧窮造成了鮮明的對比,工作三年了卻連買房的首付都無從湊齊,只能含恨與到談婚論嫁階段的女友分手,投身和傳統(tǒng)星級酒店全部不一樣運行模式的經濟型連鎖酒店打拼。 成功失敗、愛恨情仇,酒店人的字典沒有眼淚,只有微笑……
-
從武警新兵開始當教員
丁丁食紅豆湯
現實已完結78.33萬
書友群:770260357 “在五公里越野中超越班長?!? 看著自己變得強壯的身體,江騰暗暗點頭。 “在手槍射擊中拔得頭籌?!? 掏出槍套中的手槍,一陣急速射擊后,江騰迎著隊列中震驚的目光,默默轉身... “想學嗎?” 望著戰(zhàn)友們期待的眼神,江騰開口問道。 “想,教官!” 這是一個二代刺頭兵在武警部隊成長的故事。
-
浮華轉頭空
秋風挽珠簾
現實已完結78.23萬
賒旗鎮(zhèn),在山陜行商的手上成為了天下首屈一指的水路碼頭,經歷了百年繁盛。但是到了清末民初,水路干涸,鐵路運輸與海運的繁榮,讓賒旗鎮(zhèn)浮華不再。 賒旗鎮(zhèn)張家作為開埗老人,也站在了這歷史巨變的十字路口,張家大老爺張?zhí)梦母且嗖揭嘹?,如履薄冰的在籌劃著家族的未來。 家族產業(yè)的轉型,地方歷史的變遷,民族命運的變革,在張?zhí)梦囊唤樾⌒⌒猩痰纳砩?,展現的淋漓盡致。 用家族傳記的戲說,記錄一方水土的興衰。 看曾經名滿天下、富甲一方的賒旗鎮(zhèn),如何幾經滄桑,淪落為如今一窮二白的國家級貧困縣社旗縣。 讀者群:475610078 不定期反饋訂閱紅包
-
牛掰村長
ye留香
現實已完結77.87萬
他,是戰(zhàn)狼中的戰(zhàn)狼,退役后放棄安逸的生活,來到最窮的桃花村當村長;她,是美貌與智慧結合的產物,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順利拿到律師證,而她卻放棄大好的前程,毅然決然回鄉(xiāng)發(fā)展。 牛掰的帥哥美女有著共同的夢想,那就是要改變最窮村的貧窮面貌,帶著村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 此壯舉引起眾多才子佳人關注,紛紛下鄉(xiāng)支援。 從此,最窮村漸漸熱鬧起來,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同時,一場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在桃花村上演。 然而,在改革的潮流中,并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困難重重。 但是,有牛掰的村長,村民們信心十足,且看脫下軍裝的兵王,如何帶領村民們打贏一場場沒有銷煙的戰(zhàn)爭,奔向致富之門……
-
風口
離月上雪
現實已完結75.8萬
《經城之雁子谷》又名《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一線城市的你追我趕與晝夜不分,有人喜歡小地方安逸閑散的日子,有人覺得有煙火氣息的廚房才是生活。 但這些人不知道,兒輩孫輩往下還有人,只要同輩人有一個人出來了,就足以在其他同輩心中造成一片騷動。 如果想要收獲一個想都不敢想的自己,就要去做一些自己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本書從創(chuàng)業(yè)者、投資人、打工族等多重視角講述當代青年大城市奮斗歷程,深刻剖析創(chuàng)業(yè)與投資的關系,展現中國現代商業(yè)發(fā)展史。 上雪微信讀者群:LYSX6989
-
蘇家屯的變遷
伊人李
現實已完結75.6萬
《蘇家屯的變遷》,70萬字左右。 60年代初,山村蘇家屯,出身卑微,人單勢薄的蘇老二,與隊長的千金康素貞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推薦上高中的時代,他沒有資格上高中,而上了高中的康素貞卻因對蘇老二的暗戀中途輟學。兩人戀愛的過程,極具凄美,終因“改革開放”的春風,怒放了兩人愛情的花朵。 在“改革開放”年代新舊兩種思想的碰撞中,作品用事實證明了農村宗族勢力的野蠻和強大,同時也證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改變命運中的強大動力。 作品通過康蘇兩家不同社會背景所產生的矛盾,從蘇家屯風物的變遷等,反映了中華民族每前進一步的艱辛,反映了任何社會都需要不斷地“改革”才能進步的道理,更反映了那個年代各色人等的處世哲學,以及“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必然性和不完美性。 康素貞和蘇老二等人從“童年、少年”到“青年、中老年”的過程,反映了康素貞的善良純潔和蘇老二的剛正不阿。 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悲喜交加,笑中有淚,淚中含笑,弘揚了真善美,有鮮明的思想導向。 主人公的人生,同時也是那個時代蕓蕓眾生的人生縮影,清晰地再現了50、 60、 70后豐富的苦樂年華和奮斗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