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凡人傳
和曉
現實已完結49.05萬
【第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一等獎獲獎作品】 【上海市作家協會現實題材重點創作項目入選作品】 【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2年度)網絡小說榜上榜作品】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2-2023年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 【已簽約出版】 九十年代初,上海南市區老城廂里出生的朱盛庸,高三那年偶然得到一個赴美留學機會,卻因為不愿意錯過患癌外公的最后半年而放棄,而他的好友踏上了去美國的路。留在國內的朱盛庸畢業后放棄統一分配,自主擇業,自此親身見證了上海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每個平凡人生的選擇雖然微小,卻同樣助力時代的光輝。故事講述的,是上海平凡人的人生,也是上海波瀾壯闊的30年城市變遷。 分享一樁喜事:2022年春完稿的《上海凡人傳》,歷經三年,終于印出實體書了。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實體書更名為《凡人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京東、當當、拼多多瞧瞧。
-
野與城
巴山紅豆
現實連載中34.76萬
講述8090一代人的青春成長故事,不同于其他的青春小說,著力刻畫青春的美好與浪漫,這部小說的視角是以真實的心理視角反映了這一代人所經歷的青春歲月。應試教育帶來的壓抑,在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與上一輩人在價值觀上的沖突,都是成長路上的各種荊棘。那么我們該從這段歲月中得到什么,也是在教育中收獲什么,這部書進行了較為集中而獨到的討論。 作為一個勵志故事,這部書基本濃縮了大部分同代人所經歷的校園歲月,相信你能在從中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你可以將這本書作為重要的參考讀本,來去思考,并獲得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這部書在另一方面所想反映的,是通過教育的發展側面反映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城鄉二元結構是中國近現代的主要社會特征,這部小說也是圍繞城與鄉的二元結構展開。“野”象征的是農村成長的一代人,帶有鮮明的鄉土文化特征,“城”自然指城市成長的一代人,是商品文化成長環境下的代表。這兩種文化之間的雜糅碰撞,是中國近幾十年城市化進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現象之一。從農村走向城市是近幾十年的主流趨勢,但也曾有過“上山下鄉”的插曲。
-
白手當家
溫嶺人
現實已完結371.02萬
新書《鄉村之巨變》已開始連載。 浙商在上海的傳奇故事。 十五歲,正值青春年少,自由張揚。正是父母的掌中寶,老師的花骨朵,國家的可塑之材。而十五歲的白手,趕鴨子上架,早早的當起了家。 他從小受盡全村人的白眼和疏遠,親戚更是斷絕往來。但他是個樂天派,我行我素,不畏人言,心中只有病弱的母親和四個弟弟妹妹。 他承包稻田,精心耕作,他頭腦好使,販賣各種票證。家里沒柴,他敢砍田邊的樹,沒錢過年,他敢賣田里的泥。 三分靠天份,七分靠打拚,愛拚才會贏。他在家辦過棕櫚制品廠、餅干廠和皮箱廠,終于積累了第一桶金。 一九八四年,白手獨闖上海,進入上海建筑業界,僅用三四年,擊敗多個對手,成為上海建筑業界民營企業的龍頭老大。 他性格爽快,堅韌不拔,行為坦蕩卻又滿肚子鬼主意,他狡猾,他摳,他狠,他心思細膩,頭腦清醒。 九十年代到了,白手以超前的眼光,準備開拓電腦和互聯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