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微博?我和頂流同拿苦情劇本
畫港觀魚
短篇連載中8.29萬
二十歲的陳麥孜是村里遠近聞名的喪門星,嫁進城里后,渾身被丈夫打得遍體鱗傷。 二十歲的孫硯舟因為電影《謊言之境》一炮走紅,占據市中心大廈頂層最大的LED屏。 沒人知道,他們是曾經形影不離的發小。 現在,兩人的距離隔著一個電子屏,陳麥孜守著所有關于他的信息,如癡如狂。 從此,追星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樂趣。 而有一天,【孫硯舟家中自盡】的熱搜震驚全網。 被丈夫打得渾身淤青時她都沒想過去死,這次心灰意冷之下,她隨偶像離去,再睜眼時,她重生了。 第一次重生,她回到了自盡前一天,偶像澄清了黑料。 第二次重生,她回到了三年前,和丈夫離婚。 第三次重生,她回到了八年前,逃出故鄉,在首都落葉生根。 第四次重生,她回到了十二年前,一路碩博,在英倫求學。 一次無意她看到了孫硯舟手機中的系統重生日志,原來她以為的機會都是他的精心安排。 四條微博,四季洗禮。 臨淮市的麥子終于漂洋過海,在大洋彼岸的畢業禮堂上結出了果實。
-
列德的日記
上癮sy
短篇連載中4.86萬
一年前,報社收到了一個已經辭職的作家朋友寄來的包裹,寄件人是他的女兒,里頭除了一堆日期不串聯的日記以外,只有一張紙條:“送給我的好友洛夫先生”。 我以為這是他開的恐怖玩笑,因為我們已經有一年沒有見面了,但我看了之后,決定把日記原封不動刊登出來。 里頭提到了美洲銀行首席夫人艾蓮娜死因的懸案,一件連警方都束手無策的秘密。 至于名稱,我保留了列德先生以及妻女的名字。日記中所提到的人物的名字都保留了首字母,但用其他名字代替。 對于日記的日期,送來的時候就不是連貫的,我猜想,他女兒挑選了所有日記里頭比較重要或事涉及到故事本身的日記寄給我的。 (全部內容,皆為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