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聽說狄仁杰瘋了,突然嘆了口氣,問下面的探子,探子回道: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狄仁杰離開大殿回到府中,下人們看到主人這樣回來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今天招惹到他,他一整天派人各處打聽李元芳的下落,到處都無法找到。他開始急了,他記得他臨走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讓李元芳守衛長安了的,元芳一定是遇到什么危難了,不然不會消失不見的。他越想越急,越急越氣,結果把屋子里面所有東西都砸了。他不說話只有哭,眾人都以為他瘋了。他全然不顧自己的身份,在地上打滾,然后大笑,一會兒要大哭,撕裂了衣袖,砸碎了門窗,沖出門,向街上跑去。
大街上突然熱鬧起來,大家只看到一個男人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掀這個攤子,一會砸那個鋪子。甚至揚起拳頭去打路人,眾人看他身后圍了不少人,開始議論起來。
“這是誰家的公子哥?”
“這不是狄仁杰狄大人嗎?我曾見過他在大堂上親自給一個犯罪的老婆婆喂藥。”
“對,我還見過他背老奶奶過馬路呢!”
“狄大人怎么了?”
眾人議論之聲更盛,直到——
“狄大人瘋了!”
“狄大人瘋了!”……
眾人開始驚慌,有人也在詫異。好端端的怎么會突然瘋了。
趁著周圍人還在震驚,狄仁杰跳進了河里。幾分鐘后,眾人不見上岸,有些青壯漢子跳入水中開始尋找。
果然,狄仁杰瘋了并且失足落水的消息一日之間傳遍了京城。
狄仁杰為什么會瘋,事情要從狄仁杰被女帝詔去說起。
一個月前,狄仁杰被女皇召去,寬敞的大殿除了衛士兩人之外,沒有其他人。他不知道女皇這時候召見他有何要事,只知道單獨召見他一個大臣,一定是發生了重大的事情。
在女帝登基之后,有強迫癥的狄仁杰受到了重用,打擊了京城內的貪官污吏以及企圖對女帝圖謀不軌的家伙。
狄仁杰來到殿前施禮,女帝讓狄仁杰近前來,狄仁杰看清桌面一副地圖,女帝指了指東南方向。
“此地近年來勢力日漸壯大,以曹操為首的賊子圖謀統一此地。倒是對我大唐王朝埋下了禍患。”武帝言語之間頗顯憂慮。
“陛下,微臣得到最新消息,李太白一個月前得到了青蓮劍,結果卻從那之后銷聲匿跡,曾傳他與明世隱來往密切。昨日江東傳來消息,江東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疑是死于青蓮劍歌之下。此意怕是要挑起江東事端,禍亂大唐帝國安寧。”
“朕今日收到東吳呈上的奏簡,簡上詳述了一些事情,疑是與北魏有關,東吳大喬請求我大唐為他丈夫孫策沉冤昭雪,愛卿才德兼備,朕命你為特使前往三分之地查詢此案真相,還我大唐安寧。”
“臣領命。”狄仁杰快步亦趨出大殿。
女帝坐回龍椅,一臉淡然,仿佛無懼這番腥風血雨。此時后殿出來一名少年。少年端出棋盤,放于女帝面前。“天地如鍋蓋,陸地似棋局,陛下已經下好了一局天地大棋。”
此時狄仁杰步出宮外,吹了聲口哨,緊接著黑暗中冒出一個人影。“元芳,女帝明早會正式下令我為特使還江東孫策死一個清白,我怕夜長夢多,今夜就趕往東吳,你要注意皇城動靜,尤其是他。我不在的時候,保衛長安安寧。”
“大人,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嗎?”
“保衛長安才是重中之重,你要盯緊那伙人,總覺得他們意圖不軌。”
“是,大人!”
狄仁杰深夜面圣,也沒穿官服,此時正好趁著夜黑騎馬奔出長安城。正如狄仁杰所說,女帝第二天宣布狄仁杰為特使出巡東吳。此時狄仁杰已經策馬奔出幾百里了。
狄仁杰行五百里,饑渴難耐,忽見一村,見此處與別處不同。此處所有住戶都圍繞著一棵桃樹,此時正是桃花盛開時節,滿村飄香。此處種著竹子和桃樹,竹子沙沙作響,桃花滿院飄香。一條河流穿村而過,十里之內的河流都變得通紅而芬芳。
狄仁杰停下問此處為何地,村人告訴他此乃臥龍崗。此處是蜀國軍師諸葛亮的家鄉,諸葛亮幾年前被劉備請去,至今也沒什么名氣。本來狄仁杰都不在意這個,但他隨村人進了諸葛亮的家之后,大為改觀。
狄仁杰以大唐信使的身份,向剛上貢的三國表達女帝的欣慰,以及女帝對各國百姓的關心。
村人一聽是大唐派來的,便攜他前往諸葛亮家接風洗塵。
諸葛亮走后,諸葛瑾去了東吳任職,留下了弟弟諸葛誕在家中讀書。
此人談吐優雅,可見家風之盛。狄仁杰進入諸葛亮臥室,見其四壁全是各種地勢險要圖,其中一些地方做了標記,狄仁杰仔細一看,這些是蜀地要害關卡,以及吳地和魏地的重要關卡。
“這事絕不簡單,恐怕蜀地也有所牽連。”狄仁杰問諸葛誕:“子欲于亂世之中搏出路還是要考功名以利天下?”
諸葛誕說道:“亂世的富貴是自私的,但是開創一個圣明的時代,流點血也是必須的。倘若我有機會,定要做一個安邦立身之人。”
“我倒有個機會給你,聽說蜀王廣納賢才,你可以前往拜謁,貴兄長在蜀王面前可謂備受重用。”
“他選擇了一條最為艱難的路,但勝在人望,可我不屑這種偽善的腔調。”
“東吳聽說大將云集,吳王敢做敢為,一腔熱血,何不投其帳下報效一番。”
“東吳表面繁盛,內部如盛花將謝,空有虛殼,待宰的羔羊而已。”
“魏地風起云涌,魏王意在風云外,那里當是你展露才華之處。”
“你來此地當時為何,我大唐繁榮昌盛,豈容你挑撥,趁我沒發火,趕緊離開,不然定要告發你意在謀反。”
“先生莫怪,鄙人狄仁杰,此舉意在試探先生是否真心在我大唐。”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狄大人,請恕晚輩眼拙,不知大人有什么需要我來效勞的。”
“近日,東吳孫策遭刺,疑是與魏地有關,可否請先生委身于魏,幫我探查曹操的動向。”
“在下定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