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和辛,一清一濁。
東坡讀之如品一壺茶,一尊還酹江月;
稼軒讀之如飲一壺酒,壯懷激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公元1082年,蘇軾四十七歲,
謫居黃州已兩年余,憂愁無處說,
他來到赤壁磯,看江水奔騰,
驚濤拍岸,一時間胸懷大開,
吟完一首詞,心中也漸漸釋懷。
為什么少不讀蘇軾?只因:
若太年輕時沉浸于回憶,
它會讓你陷入往事止步不行,
蘇軾的浪花淘盡英雄,人生如夢,
源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沉淀。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66歲那年,仍未放棄北伐的愿望,
韓侂胄執政時,他擔任鎮江知府再上戰場,
雖欣喜,但諫言失敗,又憂心戰事,
北固亭上,登高眺望,懷古憶昔,
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慷慨壯懷。
為什么老不讀辛棄疾?只因:
若年老時還不能靜心活在當下,
就會糾結于往昔,錯過眼前之景,
辛棄疾的英雄血未涼,老當益壯,
源于南宋的風雨飄搖和年少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