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收容所的工作很忙。源源不斷的流浪動物被送到所里來,書玲要給受傷的它們做治療,要給不好看的它們剃毛、洗澡……還要給已經在收容所里待滿十二天的動物實施安樂死。
只要進到這里的動物,絕大部分都只有十二天的壽命。這十二天里,它們會毫不懷疑地接受所有人的愛,特別是狗這樣類會輕易相信人類的動物,誰來看它、摸摸它,它就會開心地吐舌頭、搖尾巴,完全不明白死亡離自己很近很近。
第一次見到的那只比特犬就很喜歡書玲,而且,只喜歡書玲。它每天都等著書玲來給它喂食,期待她帶它在院子里玩,撿球、叼飛盤的游戲對于一只老年的狗狗來說其實有些艱難,但只要是書玲,它就愿意一遍一遍地慢慢跑。
書玲對這些傻傻的動物心疼又無奈,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吉姐說的那樣,用相機拍出每一只流浪動物最可愛的模樣,然后用盡全力向每一個來這里的人推薦,期待它們都能在顛沛流離的生涯結束后擁有溫暖的歸宿。
同樣是十二天,這個數字牢牢印在書玲的腦子里,曾經有六年時間,這個數字一直讓她很傷感。
書玲在媽媽去世的兩年后小升初考去了市里。能從鄉下考去市里最好的學校其實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但書玲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開心,畢竟她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首先要面對的便是像巨款一樣的學費和生活費。
撫養書玲,姥姥從來沒向書玲的爸爸要過錢,她這樣嘴硬、有骨氣的老人家,是不會承認她養不起書玲的。況且這兩年書玲的爸爸也組了新家,聽說還將有新寶寶出生,已經很少和書玲聯系。
書玲曾一廂情愿地認為爸爸只是忙于照顧新家,畢竟過往的那么多年里,媽媽和姥姥給予書玲的愛,讓書玲一直覺得全家人都是如此愛她。但事實并非如此。其實,細細想想,爸爸為什么從她出生后就一直在外打工,幾乎很少關心這個女兒呢?
書玲曾滿懷希望地敲開爸爸新家的門,然后卻失望地離開。這一切姥姥都默默看在眼里,她還是像往常一樣,風風火火地過日子,只是比以前更加忙碌。在書玲快開學的時候,她給了書玲一沓錢,有五毛一塊的,也有十塊二十的,加起來正好是學費和住宿費。
她跟書玲說:“你只管安心念書,錢的事兒甭操心。”
可書玲怎么會不操心呢?一個靠微薄田地過活老人,養她倆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念書需要花費更多。書玲拿著這筆不知道從哪里省下來的錢,一步三回頭地告別了姥姥,告別了她待了整個童年的家。
往后的每個月,姥姥都會在月初第一天,帶著一些雞蛋,小零食,乘最便宜卻最破舊的黑客車,輾轉來到書玲的學校,把那些東西和這個月的生活費親自送到書玲的手上。
這一送就是六年。六年里,書玲沒再回過家,為了減輕負擔,每一個寒暑假都在兼職賺錢,哪怕是大年三十的夜晚,書玲也要端著盤子在餐廳里來回穿梭,看著城市里的陌生人合家團圓,自己卻只能為多拿了幾百塊過節費跟姥姥打電話炫耀。
所以,那六年里,書玲一年里只有十二天能見到姥姥,這個全世界最愛她的人。這十二天,就如收容所那只老比特期待著書玲一樣,也是書玲滿心期待的全部。

陳羽喬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