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三刻,水榭終于迎來了今日的主角。
燕王與燕王妃坐于正廳上首,下首左右太師椅上各坐一人,便是今日及笄禮的正賓。左邊那位是應天宮中尚服局女官尉遲嘉榮,她是皇后娘娘欽點代其為永樂郡主“初加”的簪者;右邊那人則是燕王妃長兄徐輝祖的夫人常昭英,永樂郡主的嫡親舅母,正是今日“二加”簪者的不二人選。至于“三加”簪者,則由燕王妃親自擔任。
尉遲嘉榮與徐夫人提前一個月便從應天出發,一路沿運河行水路,到海津鎮再換乘馬車。因河道結冰和雨雪天氣,路上耽擱的久了些,所以兩人昨日才到。
贊者張氏位于右側徐夫人下首,見時辰已到,她起身向燕王與燕王妃行禮請示后,便唱禮道:“笄禮開始,請永樂郡主出房。”
月夕早已侯在水榭一旁的小筑之中,聽到張氏的唱禮,便朝水榭行去。青瑤本是今日的有司之一,自然要亦步亦趨,不敢稍離,生怕月夕出了什么紕漏,被人看出端倪。
到的水榭中,月夕便聽到張氏高聲唱禮道:“請正賓、笄者盥手。”
話音落下,鄧嬤嬤便已吩咐早已就緒的四名丫鬟送上銅盆。
待燕王妃、尉遲嘉榮、徐夫人和月夕一一盥手之后,張氏繼續唱禮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請尉遲大人代皇后娘娘為郡主初加。”
尉遲嘉榮站起身來走向月夕。今日她代表的是皇后娘娘,自然不用向月夕行禮。負責禮器的緋櫻奉上早就準備好的白玉笄,這是尉遲嘉榮從應天帶來的眾多禮物之一,也是皇后娘娘親自挑選的初加之禮。
尉遲嘉榮將月夕原先簪于發間的海棠花鈿取下,又將她散在肩頭的一縷頭發挽起,插上白玉笄,柔聲說道:“皇后娘娘要奴婢轉告郡主,思汝垂髻、盼汝一歸。”
月夕心中一陣酸澀,猶記得她與朱高煦一左一右坐在皇祖母的膝頭,聽著她講述她年輕時與皇爺爺如何相識,如何相知相愛;講述他在前方打仗,她在后方眷縫補衣、籌備糧草。猶記得朱高煦被父王母妃接回北平時,她孤零零地一個人站在雨中流淚,是皇祖母把她抱回了宮中,給她擦拭頭發,喂他吃飯喝藥,悉心照顧。猶記得她吩咐允炆哥哥,讓他多多陪伴她照顧她,讓她在應天的皇宮中不再孤單,不再害怕。
月夕深深地朝尉遲嘉榮施了一禮。張氏正欲繼續唱禮,卻見得月夕將裙裾輕輕撩起,轉身朝南,雙膝緩緩跪下,額頭觸地,恭恭敬敬行了一個全禮。
那是應天皇宮所在的方向,尉遲嘉榮大受感動,心中暗道:“真不愧是娘娘在病榻上也惦念如斯的嫡親孫女啊!”
張氏見月夕站起,這才又開始唱禮:“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請魏國公夫人為郡主二加。”
徐夫人接過緋櫻遞上的一支牡丹累絲金簪,插在月夕的發髻之上,然后仔細地端詳了片刻,笑道:“小寧兒幼時常來舅舅舅母家中與顯哥哥玩耍,可是還記得?”
月夕向徐夫人行了一禮,歉聲說道:“小時寧兒頑皮,總給舅舅舅母惹來麻煩,幸好顯哥哥總是護著我,才不至于惹出大禍。”她憶起曾有一次騙了表兄徐顯陪她去騎馬,卻不想那馬烈性,把她摔了下來,差點破了相。舅舅震怒,狠狠地抽了徐顯二十棍家法,害的徐顯整整臥床了兩個月,待她的傷都好了,他還躺在床上養傷。
徐夫人慈愛一笑,說道:“寧兒今朝及笄,舅母愿你順遂無虞、福壽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