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來到襄陽府的議事廳,便見關羽趙云等一眾留守荊州的將領都在,劉玉疑惑心道:“發生啥大事了?”
劉玉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便一想:“今年我已二十一歲了,那現在……”劉玉眼睛一瞪心道:“那現在就是建安214年,不好鳳雛!”
劉玉看向諸葛亮,諸葛亮這時也抬起頭開口說道:“西川傳來的戰報,鳳雛在落鳳坡遭到埋伏最后不知所終,主公那里現在很缺將領,我將帶領一些將領過去,要有人留守荊州。”
劉玉心中奇怪道:“這鳳雛盡然沒死,我艸,我來了改變的好多呀。”
諸葛亮拿出劉備給他的書信道:“主公書中,把荊州托在吾身上,教我自量才委用。雖然如此,今教關平赍書前來,其意欲云長公當此重任。云長想桃園結義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責任非輕,公宜勉之。”
關羽見叫他守城便不推辭,慨然領諾。
諸葛亮設宴,交割印綬。
關羽雙手來接。諸葛亮擎著印道:“這干系都在將軍身上。”關羽道:“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
孔明見云長說個“死”字,心中不悅;欲待不與,其言已出。
諸葛亮道:“倘曹操引兵來到,當如之何?”
關羽道:“以力拒之。”
諸葛亮又道:“倘曹操、孫權,齊起兵來,如之奈何?”
關羽道:“分兵拒之。”
孔明心中一嘆便道:“若如此,荊州危矣。吾有八個字,將軍牢記,可保守荊州。”關羽心中有點不悅心道:“我打仗聽你的我守城還要聽你的,笑話,我又不傻。”但關羽還是平靜的問道:“那八個字?”
諸葛亮道:“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關羽道:“軍師之言,當銘肺腑。”
劉玉在底下看著關羽和諸葛亮兩人的變現心道:“唉,我以后一定要救我二叔。”
諸葛亮遂與了印綬,令文官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將糜芳、廖化、關平、周倉,一班兒輔佐云長,同守荊州。
一面親自統兵入川。
教張飛部和劉玉部,共計三萬大軍,取大路殺奔巴州、雒城之西,先到者為頭功。
又撥一枝兵,教趙云為先鋒,溯江而上,會于雒城。
孔明隨后引簡雍、蔣琬等起行。
那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人也,乃荊襄名士,現為書記。
當日諸葛亮引兵一萬五千,與張飛同日起行。張飛臨行時,諸葛亮囑付道:“西川豪杰甚多,不可輕敵。于路戒約三軍,勿得擄掠百姓,以失民心。所到之處,并宜存恤,勿得恣逞鞭撻士卒。望將軍早會雒城,不可有誤,翼德切記遇事要問劉玉。”
張飛道:“軍師放心,我侄兒的本事我知道,這一路我定會問他的。”
諸葛亮看著劉玉道:“玉兒切記一定要小心為上。”
劉玉嘿嘿一笑道:“師傅放心有我這龍驤營在千軍萬馬亦來去自如。”
諸葛亮看著他無奈的點了點頭。
劉玉和張飛便出發了,劉玉心中其實也想看看這位嚴顏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