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點了點頭,以示了然:“若真如此,這釵也不該在此處,據我所知,皇陵皆以名士選址,圣主陛下在時皇陵選在九幽縣,想必毓婉長公主也安葬在九幽。”
“正是,看來咱們該往九幽走一遭了。”
張鐸目光晦暗不明,對他所說,紅葉并未生疑,只是好奇為何一談到毓婉長公主,便如此神情。
張鐸正要往藏書閣走,紅葉道出心中所想:“兄長……”
聽見紅葉出聲喚自己,張鐸愣了愣,回身見紅葉一副難以啟齒的模樣,便知這人已將自己與毓婉長公主的關系猜出了七八分,嘆了口氣道:“賢妹心中所想不虛,毓婉生前確與愚兄私定了終身。”
“那為何圣主陛下仍將毓婉長公主送去和親?”
“這邊是生在皇家的不幸……天下百姓皆羨宮中皇子、公主從小錦衣玉食,可他們最大的難處,便是無法決定自己何去何從……為了籠絡朝臣、定國安邦,多得是公主委身下嫁、出使和親。即使是皇子,也無法迎娶自己喜愛的女子。”
張鐸無盡嘆息,似乎讓紅葉瞧見了自己往后的命運,也不知自己會被指婚哪位大臣之子,竟也嘆起氣來。
見紅葉如此,張鐸出聲勸慰道:“賢妹不必如此,現如今其他小國皆畏懼圣域兵強馬壯,無意進犯,再者當今圣上誓以民心定天下,籠絡朝臣之事圣上從未做過。更何況后宮中公主甚多,怎會輕易左右賢妹的婚約。”
紅葉點了點頭,對張鐸道:“咱們這就回去收拾行裝,即日前往九幽。”
說罷,紅葉道了句先行一步,便有兩名侍衛護送回山腳農舍中。
張鐸留下再次勘察坑洞,卻又發現那洞中似乎還有什么未被掘出,立刻命人挖掘,發現是一份手抄道德經,正疑惑此物為何出現洞中,便聽得身旁士兵嘟囔了句:“這不是道家超度冤魂的道德經么?”
“你怎知此物?”
那士兵連忙拱手行禮道:“大人,前些日子,屬下村中有一戶人家,孩子溺了水,頭七之日回家惹是生非,妖風大作、飛沙走石,村長沒法子請了個道士施法。”
說到此處,那士兵還特意頓了頓,營造出神秘的氛圍繼續道:“您猜怎么著,道士說,那孩子是讓水鬼拖入水中,這才溺斃,算是冤魂,得有人手抄道德經,送往那孩子的墓中合葬,才能了事。村長得了法子,立馬讓那家父母手抄道德經,果然,才將那經送入墓中,那妖風立馬停了。”
此事雖是那士兵聽家中傳言,可張鐸聽出幾分蹊蹺:道德經乃是道家超度冤魂所用,既如此,這份經書極有可能便是那兇手所為。想到此處,便將經書整齊碼好帶走,以作證物。
正在此時,另一名士兵匆忙趕來:“大人,坑洞不遠處拾到一塊令牌。”說罷便將令牌交予張鐸。
張鐸細細一瞧,認出此物乃是宮中太監、宮女出宮時所用的“出宮令”,心想:此事太過蹊蹺,還是與毓樂長公主商議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