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第二天,一切都很順利,感覺就像走過場。
下午考試一結束,李迪斯等五人一同走到教師辦公室,他們打算找陳曉希聊聊。
剛走進,見此時這里只有陳曉希一人,見她正在收拾著物品,李迪斯走近道:“陳老師!”
陳曉希轉身一看是他們,放下手中的物品對他們笑了笑。
吳君蘭也走了過來,道:“陳老師是這次考研的監考官嗎?我好像沒看到你呢。”
陳曉希道:“我是的,不過我不在你們那邊,你們幾個考得怎么樣呢,說來聽聽。”說著她繼續收拾。
司馬薇道:“都還好,就是不知道陳老師你好不好。”
陳曉希見她這么說,想了小許,笑道:“我挺好的,只要你們考的好我更為你們感到高興。”
南揚道:“陳老師,其實我們來這里是想問問,聽說你要回老家了,你老家在重慶是吧,那下學期我們還能在學校看到你嗎?”
陳曉希把整理好的東西放進包里,道:“消息很靈通嘛,我之所以現在還沒走就是想把監考工作做完,剛才又去辦理了離職手續,很快就會審批下來了。”
眾人一聽她剛才辦理了離職手續,無不感到震驚。像這樣的一份工作可是外面數百數千人擠破頭都搶不到的,她為何要離職呢,而且離開了大學上哪還能找到這么好的一份工作呢,常偉道:“不會吧陳老師,這可是全川最好的學校,你離開了這里短期內也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呢。”
陳曉希道:“恩恩,常偉同學說的有道理,但我年后要去教育局上班了。”常偉聽后看著眾人,眾人見她已經找到了新工作,心情稍微緩和了一些。
“陳老師,既然你已經決定好了,那我們無話可說。在感情方面我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我們祝你幸福、快樂。”吳君蘭道。
陳曉希笑了笑,道:“謝謝,謝謝你們的祝福,老師也祝福你們每一個人學業有成,前程似錦。”說后她提著包走出了辦公室,眾人就這么看著她走去,也沒人攔下她再說什么了。
稍后,眾人走出辦公室,下著階梯時,南揚道:“其實我還沒說完呢,她就直接走了。”
司馬薇道:“或許我們一群人說的太多也不好,點到為止就好。”
李迪斯道:“就這么離開望江大學了,教育局哪有大學好啊。”
吳君蘭道:“陳老師一定是被校長安排進的教育局,校長是有關系的人,這很容易辦到。”
司馬薇道:“應該如此,那你們覺得陳老師和齊校長最終能結婚嗎?”
南揚道:“有這個可能,但是什么時候結婚就不好說了。”
常偉道:“最快也是明年,馬上就是元旦和春節,今年肯定來不及。”
李迪斯道:“想想在成都,特別又是年底,光訂酒店至少都要提前兩、三個月,如果搞得快或許是明年春節后吧。”
大眾走出教學樓后,便離開了學校。
到了今年的最后一天,陳曉希決定去文殊院。齊強因為公務纏身沒有陪她一同去,所以她是一個人去的。
成都文殊院,建于隋大業年間,歷經唐、五代、宋、元、明諸朝,過去稱為信相院、信相寺,至清朝康熙年間更名為文殊院。文殊院是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之一,是中國長江上下游四大禪林之首,是集禪林圣跡、園林古建、朝拜觀光、宗教修學于一體的佛教圣地。
此時,陳曉希已來到院門口,看著進入的人群,看來今日來此拜佛祈福求來年好運的人非常多。她走進大門,找了些香火,走到第一寶殿前點燃了它,插進了殿外的大香爐里。之后走進第一寶殿,這里叫三門,是供奉彌勒菩薩及四大天王的殿。再到第二寶殿,這里叫三大士,是供奉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的殿。再到第三寶殿,這里叫大雄寶殿,是供奉釋迦牟尼的殿。她在此跪拜佛祖后又去第四寶殿,這里叫說法堂。她站在殿內看著周圍,詢問站在一邊的小僧,問他本院著名的金裟禪師在哪兒,小僧告訴她禪師在宸經樓,也就是第五寶殿,她便按小僧的指引去了那里。
走到第五寶殿,此時殿內沒有一個人,上了二層,見一位身披金色袈裟,閉眼端坐其中的老者,一看這外表就知道是德高望重、修行高深之人。陳曉希心理一想,應該沒錯,這就是金裟禪師本人,她向前幾小步,向祈福箱里放入幾張請福錢后向他鞠了一躬,便跪在墊子上,道:“禪師,小女子有一事想求助,還望禪師成全。”
金裟禪師緩緩睜開眼來,道:“女施主您好,有什么困擾與您,請說。”
陳曉希道:“禪師佛法無邊,遠近聞名,應該能夠猜到我的來意。”
金裟禪師聽后又輕輕閉眼,伸起右手,道:“阿彌陀佛,女施主之心結,怕始于一個情字。”
見禪師一說即中,陳曉希是非常驚訝,道:“小輩不敢隱瞞,正如禪師所言,我正是為情所困,難以開懷。”之后,她便將自己的故事告訴于金裟禪師。
當她說到傷心處時,用紙巾擦著眼角的淚,放下紙巾后又繼續道:“禪師,如今我又回到那個男人的身邊了,我不知道我這么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還請禪師能傳道解惑。”
禪師睜開雙眼,道:“女施主,您這么做不都是為了孩子,也沒什么對與不對。”
“是這樣的,傷害別人的事我不做,傷害我孩子的事我更不能做,權衡之下,一個母親當以孩子為重,所以才這么做的。”陳曉希激動道。
禪師道:“所以說愛情與親情,當兩情不能兼得時,您選擇了親情。”
陳曉希皺眉道:“若兩者能兼得自然是圓滿,可偏偏不能所以如是選擇,這是無能為力下的竭盡全力。”
“阿彌陀佛,世界之大,你若從善,必迎光明,或有忍受,或有磨練,修行無盡,終究圓滿。”禪師念道。
之后禪師以圣人之姿告訴她,“世上的每個人,其人生都是在不斷經歷受苦,能活下來已經是非常難得。在佛看來,無論人做什么事或工作,日復一日都會過去,一覺醒來,昨日的一切又都不復存在。過去做過的事情完美或不完美都是不能挽回的,到了第二天就應該發自內心的去做下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應該去實現的心愿,這樣的人,存在才是有價值的,有希望的,才不會感到難受或不滿。所以不管以前做過什么,明天總是光明的,明天的路由今天的自己決定,而不是昨天的故事。要想明天甚至后天過得更好,就請先珍惜自己的每一個今天。”
禪師講了約半小時,他的話讓她感受到那從未感受過的佛之真理。她可謂大徹大悟,似乎在思想境界上達到了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最高境界。
之后,她告別了金裟禪師。
她路過曾拜過的四座寶殿,當她走到第一寶殿前的大香爐時,感到有兩個熟悉的人正在那里插香火,可她卻沒有特別留意,很快便走過。
此時正在這里插香火的其中一人,看著前面的第一寶殿,也感覺到身邊路過了一個熟悉人,回頭看著那人背影,激動道:“表哥,表哥你看那邊,走過去的那人好像是陳曉希,你快看看。”
霍浩然插好香火后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此時那人已被人群擋住了身影,使他并沒有看清,他便回頭道:“高磊,你在想什么呢,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游客,怎么可能是陳曉希,你想太多了吧。”
“不是嗎?我感覺好像是呢,是不是你沒看清哦。”高磊還是覺得自己沒有看錯,霍浩然則拍了拍他肩膀,提醒他可以進殿了。
兩人陸續拜了前三殿,走進第四寶殿時,霍浩然詢問小僧是否可以拜見寺院里的金裟禪師。小僧告訴他禪師今日已休息,不再見客,請擇日再來拜訪。霍浩然見沒了機會,只能放棄了。
稍后二人離開了文殊院,走在院外的古街上。
這院外古街叫文殊坊,它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餐飲美食、特色購物、古玩字畫鑒賞收藏、養生康體、娛樂演出、會議研修、商務洽談、展示展覽、中外商務信息和文化藝術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商業街道。是以橫貫古今時空跨度和參與、體驗游憩理念、詮釋、傳播老成都人文風貌、民俗風情、休閑文化精蘊的成都文化名片之一。是CD市民懷舊尋古之地,海內外游人賓客認識成都與體驗成都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此時陳曉希正與前來接她的齊強在街里一個商業區游玩,他們可能會看點首飾。
霍浩然和高磊則去了街里另一邊的一家宮廷桃酥店,他們打算買點桃酥。
桃酥,作為一種非常健康的食品,起源于唐朝,興盛于明清,它食用方便,老少皆宜,經久不衰,源遠流長。
而位于文殊坊的這家宮廷桃酥店是開業幾十年的老字號,純手工制作,制作出的椒鹽桃酥和甜桃酥是全市乃至全國最正宗的桃酥類產品。它不僅有著濃郁的香味,而且吃上一口更是酥脆爽口,所以使得這里常年生意火爆。
當他倆走到這店外時見購買者排起了長龍,那些人一買就是十幾斤。不僅一次買的多還面帶喜悅,顯得心滿意足。當他們見到這一情景時便沒有多想,立即加入他們。
排隊近半個小時后,終于輪到了他們。在霍浩然掏出錢包前,高磊搶先一步,道:“還是我來吧,元旦舅子和舅媽來成都看我們,我買十斤給他們,再買十斤我們吃。”
見他很快付好了錢,霍浩然道:“那行,等到春節前我買二十斤香腸,我們一人分十斤帶回老家。”
之后,二人走到街頭的長凳前坐下休息。
看著來往的車流人群,霍浩然不禁道:“小時候,路上大部分跑的是自行車和三輪車,汽車屬于少數。到如今,路上大部分跑的是汽車,自行車和三輪車屬于少數。你說這有什么區別呢?”
坐在旁邊的高磊想了想,道:“當然有區別,這表示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越來越有錢了。”
霍浩然道:“那小時候,我們的長輩要去燒香拜佛,到如今,我們也去燒香拜佛,這又有什么區別呢?”
他這么一說,高磊不知該怎么回答,勉強道:“燒香拜佛,人之常情,這又有什么區別。”
霍浩然道:“那我告訴你這有什么區別,那就是時代在變,而人的心愿永不變。不管房子建的再高,路修的再寬,車子票子再多,人更希望得到的是健康、快樂和幸福。燒香拜佛就是祈求神佛保佑自己和家人獲得這些。”
高磊頓時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啊,不管生活在什么年代,健康、快樂和幸福確實都是人的第一心愿。”
霍浩然站起來,理了理衣裳,道:“本來今天我想叫迪斯兄弟一起來的,可別人很忙,別人也在追求著自己的心愿,就不好意思打擾他了,就只能叫上表弟你了,說真的,我很感謝你。”
高磊笑了笑,道:“我們兄弟倆誰跟誰呢,說不定下一次就是我讓你陪我去大慈寺了,哈哈,還是那句話,生活會越來越好,心愿也一定會實現。”
霍浩然看著高磊手里的桃酥,道:“明天就是新的一年,剛才在寺院里許的是什么心愿呢?”
高磊一副真摯的眼神看著他,道:“我許下的是和表哥你同樣的心愿。”
霍浩然一副感慨滿滿的神情看著他,又看著道路,沒有再說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