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3524、133、6275、風火武士的推薦票)
一聽得“倭寇”二字,官兵們嚇得魂飛魄散,再也不顧王把總的威嚇,紛紛退卻。
就連王把總本人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后退。
說起來也難怪這些從未見過陣仗的官兵聞風喪膽,只因“倭寇“這個字眼,在大明朝江南沿海,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倭寇其實很早就已出現(xiàn)在棒子國和中國沿海,因為中國的古籍將日本國稱為“倭國”,所以那些來自日本國的海賊,就被統(tǒng)稱為“倭寇”。
倭寇真正名聲大噪,是興起于明朝嘉靖年間,恰逢日本國進入戰(zhàn)國時期,很多武士、士兵戰(zhàn)敗流離失所,生活沒有著落,于是紛紛投身海賊這份看似很有錢途的行業(yè)。
不過日本國本身窮得要死,別說平頭百姓,就是不少大名,一天也只能吃上兩頓飯,海賊團伙又太多,搶來搶去根本就搶不到什么好東西。
于是,大批的日本國海賊投奔明國的大海主王直、徐海等人,充當他們的走狗。
這些日本人窮瘋了窮怕了,見什么搶什么,就沒有他們不要的東西,反正就是爛命一條,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一死而已,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
王直等大明海賊王一看,這些倭賊既有實戰(zhàn)經驗,又敢打敢拼,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三不回頭,命令他們上岸去劫掠沿海富裕地區(qū),自己則坐收漁利。
王直等人很聰明,自己人都留在船上保存實力,倭賊則都被派出去當炮灰,反正來投靠的倭賊很多,死完一批自會有下一批。
登岸的海賊除了少數帶路黨,基本上都是日本國的海賊,他們生性兇殘,無惡不作,引發(fā)沿海各地極大的恐慌。
官兵一則根本不是兇悍倭寇的對手,經常幾百個官兵被幾個倭寇追著砍,二則倭寇乘著海船隨處登岸來去無蹤,所以根本無法遏制倭寇愈演愈烈的發(fā)展勢頭。
一時間,江浙、胡建的沿海城鎮(zhèn)飽受倭寇入侵之苦,還經常由于誤傳倭寇來襲而一日數驚。
幸而中華大地從來都不缺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
在倭寇最猖獗的時代,天才的軍事家戚繼光率領他的戚家軍橫空出世,百戰(zhàn)百勝,打得倭寇抱頭鼠竄。
于是,原本幾個倭寇就敢追著幾百個官兵一路砍到手軟,現(xiàn)在變成了幾百上千個倭寇,被幾十個戚家軍追著砍,還不帶還手的。
經過戚家軍持續(xù)不斷的掃蕩,大股的倭寇都被消滅殆盡,剩下的都是不成氣候的零星倭寇。
但是多年的積威,使得江南沿海的軍民依舊談倭色變——這也難怪,畢竟戚家軍調去北方后,也早已風流云散。
馬丁一看張二寶身陷重圍,心說要糟,只怕這個勇士要被亂刃分尸。
張二寶也察覺自己處境不妙,但退路已被封住,這時他的愣勁上來了,雙手緊握釘耙的木柄末梢,身子滴溜溜地飛速旋轉,借助腰力將釘耙舞動得跟風車一般,不管不顧地往外沖去。
圍住他的人一看這架勢,只怕鋼刀往前一伸就會被這大風車卷飛,若是身子再不小心挨一下,必然會多出幾個血窟窿。
當下誰也不敢攔他,紛紛避讓不及,倒是真的被他殺出一條生路。
馬丁看在眼里,不由得又贊了一句:“真猛士也!”
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張二寶仗著手里的神兵利器,居然獨自殺出了重圍,只不過他轉得暈頭轉向,一個收勢不住,撲通一聲掉進了路旁的水溝里。
他生怕再次被圍,顧不得身上濕淋淋的,趕緊撿起釘耙,回歸本陣。
其他官兵一看,倭寇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可怕,一個張二寶都讓他們無可奈何,也就不像方才那么慌張,在王把總的率領下,把戰(zhàn)線重新推回原處。
雙方人馬再度近距離對峙,吹胡子瞪眼睛,但就是不肯再往前半步。
相持了一陣,宮本心說這樣下去可不行,本來計劃采用偷襲的策略,一盞茶的功夫就能完成任務,現(xiàn)在偷襲不成變成強攻,都過了一炷香時間,自己這邊還被堵在路上,這樣僵持下去肯定不是辦法。
按原定的時間表,己方在午時之前必須拿下白馬莊和馬府,然后開始洗劫財物,午后申時之前(下午3點)就必須踏上返程,走水路原路返回泉城港,這樣才來得及搭上回中左所的海船。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料到白馬莊這邊居然有一支官兵駐扎于此。
宮本深信,只要擊潰對面的這支軍隊,他就可以橫掃白馬莊了。
不過,顯然自己的這幫手下都是無膽鼠輩,看來關鍵時刻還得自己這個正宗的武士親自出馬。
他排眾而出,大喝一聲:“同心武士宮本次郎在此,誰人敢與我一戰(zhàn)?”
日本國的武士等級森嚴,而且名目繁多。番頭、物頭、馬回都是比較高階的武士,通常擔任大將之職,而足輕和同心則是低等的武士。
像宮本這樣的同心武士,在幕府中的地位根本不值一提,也就能夠在諸藩里混個小頭目而已。
但是,在這一群日本國的農民里,宮本當然是鶴立雞群,受人敬仰,他絕對不能在這樣一群手下面前失了面子。
王把總一看對面出來一個什么武士要求單挑,眼見對方不是高大魁梧的狠角色,似乎左手還是殘疾,不由得心神大定,當即一擺手中樸刀,上前應戰(zhàn)。
雙方的人馬自覺地各退幾步,讓出一個足以給二人閃轉騰挪的空間。
馬丁目瞪口呆地看著宮本和王把總在場中你來我往,斗得不可開交,這怎么看都不像兩軍交戰(zhàn),倒像是兩幫村民械斗。
打了幾十個回合,雙方都沒有占到便宜,雙方的人馬都在一邊鼓噪助陣,每一次刀刃相交都會引發(fā)一陣高呼。
宮本不由得心下焦躁,要這么打下去,只怕打到晚上都難分出勝負。
他想起自己在大海主面前夸下的海口,再也顧不得武士的尊嚴,抽冷子跳出圈外,拔出腰后的燧發(fā)手銃對著王把總就是一槍。
王把總根本就不認得那是啥東西,也沒做出任何規(guī)避躲閃的動作,只聽得砰的一聲巨響,他才驚覺那是一支火銃。
王把總感覺頭頂一熱,用手一摸滿手是血,接著又覺頭上火辣辣地疼,他大叫一聲轉身就跑。銀子再好,也要有命花啊!
原來宮本左手殘疾,抖個不停,原本瞄準敵人的胸部,結果彈丸卻只擦破對方頭頂的油皮。
官兵們一看倭寇居然有火銃這樣高大上的武器,連王把總都身負重傷奪路而逃,當下發(fā)聲喊“敗了,敗了!”紛紛扔掉手里的武器,拔腿就往村莊里面跑去。
這下張二寶學乖了,一看情勢不妙,他舍不得丟了釘耙,只好扛在肩上,跟著大伙逃跑。
馬丁眼見敵人僅有的一支火銃,就把官兵嚇得大敗而逃,知道他們兵敗如山倒,短時間內已經不可收拾。為了不讓海賊沖進來,他只得讓保安隊出陣。
于是馬丁立即對李浩南下令:“保安隊頂上去,用弓弩射他們。對面只有一支火銃,還打掉了子彈,不必害怕。”
火銃的填裝需要一段時間,馬丁的用意是不給對面這個時間,直接用弩箭打敗他們。
李浩南得令,率領部下馳援村口。
保安隊士兵初次出陣,其實內心也是惴惴不安。不過看看朝夕相處的李大隊長義無反顧地走在隊伍最前頭,這些小伙子只能硬著頭皮跟上。
宮本一槍嚇退官兵,心中暗叫僥幸,打敗了這些強敵,接下來總算可以大開殺戒了。
官兵們大呼小叫地逃跑,海賊們不等宮本下令,就越過他們的武士大人,在后面拼命追趕,他們終于找到了追著人砍的感覺。
誰知沒追出多遠,前面人群一分,出現(xiàn)了一個矩形的陣列,一律黑衣黑褲,頭頂黑色鋼盔,手里拿著雪亮的軍刀。
為首一人,雙手緊握一柄大砍刀,威風凜凜,真如鐵塔一般,讓個子矮小的東洋海賊們驚為天神下凡,不是李浩南又是哪個?!
李浩南大喝一聲,手中刀鋒卷起一片寒光,只聽得叮叮當當一陣亂響,沖在前頭的幾個海賊的鋼刀全都被斬為兩截。
就在海賊們一愣神的時候,幾個保安跨步上前,屈膝半跪,舉起手中的弩機扣動扳機。
幾聲慘叫過后,地上躺下了幾個海賊,弩箭近距離命中他們,鮮血一下子飆射出來,痛得他們在地上打滾。
這是今日雙方開戰(zhàn)后,海賊們第一次真正見血。方才王把總挨了一槍,只是擦破頭皮,他自個兒摸了一手血,旁人卻未看清。
已經被李浩南的神兵利器驚呆的海賊們,嚇得魂不附體,根本不顧受傷的同伴,跟方才的官兵表現(xiàn)一樣一樣的,轉身就跑。
追官兵的時候,由于手下跑得飛快,宮本落在隊伍的后面,沒等他明白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就見自己的手下紛紛轉頭不管不顧地逃跑,轉眼之間,就剩下他孤零零一個人。
就在這時,第二輪的弩箭齊射,都朝他身上招呼。
不愧是身經百戰(zhàn)的宮本武士大人,反應比農民快多了,往斜側里一撲,再就地一個懶驢打滾,毛都沒掉一根,就輕松躲了過去。
當下他也不敢停留,追著自己的隊伍撤退,心里還在琢磨:怎么剛打跑了官兵,又從哪里冒出這么一幫兇神惡煞?
海賊們亂哄哄地往村口逃跑,再也顧不上什么殺人放火了,心說:農村套路太深,趕緊出海逃生。
誰知到了村口,才發(fā)現(xiàn)一大群人拿著各種農具,甚至還有好多根削尖的長毛竹,把路口堵個水泄不通。
原來老杜聽到槍響,生怕公子吃虧,就帶著一幫莊丁趕來支援,恰好把海賊們堵在村里。
這下前有狼后有虎,海賊們進退兩難。
宮本一揮手,讓部下躲進路旁的房子里,準備負隅頑抗。
他打定主意,等到天黑就尋機各自突圍,然后走陸路回中左所,能逃回幾個算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