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碌 戀事雜感(上)
初中時代,校園流行少女讀物,《星火》、《男孩女孩》、《男生女生》、《萌芽》,等等。三塊八一本,班上等著看的排長隊(duì)。妹妹家里也有不少的《少男少女》雜志,“女生從前面開始讀,男生從后面開始讀。”雜志里的故事,多半涉及青春戀愛,或發(fā)生在初中,或發(fā)生在高中,即初高中學(xué)校明文禁止的“早戀”。
鎮(zhèn)上有租書屋,言情小說、武俠小說和連環(huán)漫畫,租一本一天五毛錢。二姐從市場買菜回來總能帶上一兩本,或者瓊瑤席絹的,或者系列口袋書。
妹妹每次要碰,二姐就會制止,“你不能看。”
妹妹不爽地,“為什么你能看我不能看呢?”
于是,妹妹總趁二姐不在家的時候偷偷看。原來言情,主要是講述男女之間相愛的故事,有純真校園,有琳瑯都市,有古風(fēng)江湖,還有穿越架空。慢慢地,妹妹也明白了“不能看”的因由,此之所謂“十八禁”。
明曉“青春”,暗懂“悸動”。雖然私底下讀了不少這類小說,少年妹妹依然是個好學(xué)生,成年妹妹也依然是個好公民。書是外物,人是內(nèi)在。一本書會給一個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事實(shí)上是個人意志決定的。
那些年,還十分流行一本青春小說,《花季·雨季》。“說到花季雨季,很容易就會聯(lián)想到早戀。小說里,最終大家都能夠正面處理好自己的感情,獲得成長,迎向未來。”在那花兒一樣的年紀(jì)里,姐妹們是不是也曾有過那么一次悸動呢?
就算生成那樣的情愫大抵也會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或許,有那么一本戀愛日記。或許,有那么一本青春記事本。記載中,點(diǎn)點(diǎn)滴滴,零零散散,帶點(diǎn)驚奇和天真,帶點(diǎn)害羞和甜蜜,帶點(diǎn)懵懂和苦澀,帶點(diǎn)無奈和迷茫,……那,是不是喜歡?那,是不是錯誤?
大抵是深受小說和電視劇的影響,妹妹卻是期盼聽到或看到身邊的某某和某某能有一段故事。可惜地是,姐妹們竟然沒有一個早戀的。妹妹所遐想的驚喜見到、和所妄想的驚訝碰到他們的“男或女朋友”的場面終究沒能發(fā)生。
妹妹嘆道:“姐妹們的早戀故事就這么泡湯了。”當(dāng)然,這并不能就此排除他們心中可能存在或確實(shí)存在那么一個人。但明面上的沒有存在,讓父母親和老師們倒是就此省了心。
不同年代對待早戀有不同的態(tài)度。大姐那年代早戀的話,記是極大罪過;二姐、哥哥那年代若是早戀,也算問題嚴(yán)重;妹妹那年代要是被發(fā)現(xiàn)早戀,走幾趟辦公室喝幾杯茶是十分必要的;到弟弟那年代,私下溝通、分析利弊也就差不多了;再看幺弟這年代的早戀,睜只眼閉只眼的班主任興許不在少數(shù)。曾經(jīng)兩個人稍微處得好一點(diǎn)都讓人損得天花亂墜,到如今兩個人相互地拉扯著嬉鬧著,校園里已是樂見其成。
妹妹還期盼那一段故事有個美滿的結(jié)果,期盼某某和某某能永遠(yuǎn)地幸福在一起。
孩子一直只在意“在一起”之前的發(fā)展過程,卻是沒想過“在一起”之后還會有無數(shù)的可能性。后來,妹妹知道,“在一起”并不是人生的結(jié)局。現(xiàn)實(shí)生活里的結(jié)合,總不像童話里的最后總結(jié)句那樣能給孩子留下故事持續(xù)美好下去的印象。再后來,妹妹也知道,結(jié)局并不是一定要圓滿,有些時候遺憾是必然的,而那之于當(dāng)事人或旁觀者又未嘗不是一種好的結(jié)果。
====《此處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線》====
四姐妹開始戀愛,大約在大學(xué)。這個四姐妹里,沒有妹妹和幺弟。
妹妹上了大學(xué)也依然沒有談戀愛,她掰掰手指說道,“我也算剩女了。”妹妹總結(jié)了兩點(diǎn)原因:一,客觀不允許,外貌魅力、財產(chǎn)能力等不足;二,主觀不追求,單身并沒有什么不好。愛一個人,一萬個理由都不夠。不愛任何人,大概也能找出一萬個以上的理由。“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哪數(shù)得來那么多理由,就是一種感覺。”
至于幺弟還沒上大學(xué)……
家里常接到女孩找幺弟的電話,母親總會使眼色,“說不在,不在。”除了怕早戀,更多地是擔(dān)心幺弟到外面胡闖亂晃。
幺弟幫大姐照看精品店的時候,偶有女孩跑來店里打招呼。大姐說,“這女孩啊,好常來咱店里找幺弟。給家里電話啊,也是好多次。”
這是女孩的單戀還是幺弟也……?“他才剛定下心來準(zhǔn)備高考,不會講什么兒女情長的!”妹妹肯定地說。
妹妹覺得幺弟和她很像,“我們都喜歡多想……思維是一座迷宮,我們喜歡走著這樣的迷宮,并從未想過有一天能走出去……”在那青蔥歲月里,他們都過分執(zhí)著于人生的思維狀態(tài),而完全忽略了人生的具體內(nèi)容。
盡管期盼著姐妹們能有一段愛情故事,在真有那么一回事的時候,妹妹卻笑道,“他們什么都沒說,我也什么都沒問。”從相識到相許,如何的如何,怎樣的怎樣,妹妹她不知道!
“大姐怎么認(rèn)識男朋友的?”
“我哪里知道這個啊。”母親囧道。
“啊,大姐沒有告訴你的么?”妹妹明顯是失望的。
母親只好說道,“大學(xué)認(rèn)識的,至于怎么認(rèn)識的我也忘了。”
“就這樣啊。”妹妹自然不滿這回答,轉(zhuǎn)而問道,“那二姐呢,怎么認(rèn)識姐夫?”
“大學(xué)讀書認(rèn)識的,同個班。”
“嗯,然后呢?”
“然后還有什么?”母親感覺妹妹很古怪。
妹妹泄氣地說,“啊!阿媽你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嘛。”
“你哥追的你嫂子,我就知道。”
聽母親這么一說,妹妹一下子又振奮了,“咧,是嘛,是嘛。怎么追的?”
“有另一個女孩的也追你哥,還假裝肚子疼。”
“假裝肚子疼?”雖然母親答非所問,但是妹妹仍然好奇心滿滿地追問,“噢?在學(xué)校路上!”
“是的。”
“哥哥怎么知道人家是假裝的,指不定人家是真的肚子疼。”妹妹十分懷疑這事的真實(shí)性。
“你哥說看她的表情就知道了,假得很。”母親笑著繼續(xù)說。
“哥沒理她?”
“理睬都沒理睬。”
“是本來就不認(rèn)識的女孩么?”
“對。”
“那誰理她啊,又不是演電視劇,還英雄救美啊?”妹妹臉上一副嚴(yán)重懷疑的表情。
母親微微笑道,“誰知道嘛?”
“你看啊,就在路上,一個陌生女人假裝肚子疼,又不是大肚婆,能讓哥哥看出是假裝那得多笨拙的假裝啊,裝成那樣子誰會管她啊?只有白癡肥皂劇里的男主才會干這事……”妹妹剖析著說。
“夠笨的!哎呀,姐你真沒善心。又不知道她是真的假裝,哪能見死不救?”一旁的幺弟突然開口道。
“嗯哎!當(dāng)然是知道她假裝啦。”轉(zhuǎn)念一想,妹妹說道,“主要是那女孩不是嫂嫂。那女孩不知好不好看,估計(jì)是長得不怎樣,要不然,哥哥怎么也得慰問一下。總而言之,沒有嫂嫂漂亮就是了。”
幺弟劈過來一句,“暈!姐啊姐,別犯花癡啊!”
“好吧。”妹妹嘆息。哥哥怎么追嫂嫂的故事,就這么讓一個肚子疼的女孩給帶偏了。
最后,妹妹只能唱個故事大綱:“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為著不同的夢想而有緣相聚到一所大學(xué)里。某一天,他們相愛了。畢業(yè)后,他們結(jié)婚了。”大姐的,同此大綱;二姐的,同此大綱。哥哥的,同此大綱。妹妹的日常話語里,從此多了幾個稱謂。
====《此處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線》====
家里第一次認(rèn)識哥哥姐姐們的男女朋友都是在照片上。
看了大姐拿出的照片之后,妹妹是這么感嘆的。“這就是傳說中的男朋友。”
山高水遠(yuǎn),家里真正見到大姐的男朋友,已是他們談婚論嫁之時。
看到二姐遞過來的照片,妹妹是驚訝地,“覺不覺得像樸樹?”基于這點(diǎn),妹妹對二姐夫的第一印象是極為不錯的。
某次,他們倆帶旅游團(tuán)去省城動物園,正好妹妹在省城讀書,便蹭著去玩。那是妹妹第一次見二姐的男朋友,“逛動物園的時候,二姐一直挽著我的手,和我說這談那地,可把男朋友晾一邊了。感覺二姐夫挺委屈的哈。”
“等阿爸、阿媽見到二姐的男朋友,那是要把女兒嫁出去了。”一見定親,二見婚禮,現(xiàn)實(shí)普通即如此。
大姐和二姐拿給家人看的對象照片,是還算清晰的全身照。而哥哥拿出來的卻是一張小一寸的大頭貼。弟弟妹妹們笑道,“真拿得出手!”
母親拿起大頭貼,在窗口明亮處晃了晃,仔細(xì)看了又看,無奈道,“哦,這么小張,哪看得出什么樣啊!”
因?yàn)楦绺绾兔妹枚荚谑〕牵悦妹帽戎依锒扔袡C(jī)會見到哥哥的女朋友。初見嫂嫂,妹妹是這么形容地,“故事里說的好看得該是這樣子的。”
隨哥嫂外出,妹妹都是默默地走在他們后面。妹妹常常自我打趣:“恐怕我遛了,他們也得到目的地才會發(fā)現(xiàn)哪。”妹妹還曾想過與嫂嫂像和二姐一樣不亦樂乎地挽著走,然后把哥哥拋在后頭。
在二姐那邊是亮了點(diǎn),在哥哥這邊則是暗了點(diǎn),總歸是一只電燈泡。兩個人有兩個人的幸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時光荏苒,唯不好作那只電燈泡。
====《此處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線》====
和哥哥姐姐們主動告訴家里的情況不一樣,弟弟的戀愛是被發(fā)現(xiàn)的,就在他上大學(xué)的第二年。
中午,屋外電動車的聲音一停,大姐進(jìn)了門,劈頭便問:“阿弟有女朋友啦?你知道他去哪了?什么時候的事呀?”
“啊?”妹妹一臉懵逼。
“我剛開車從小學(xué)那段路過去,瞧見阿弟和一女孩在路邊走,兩人走得甚近。還有,那女孩好像是大肚子啊。”大姐說道。
“怎么可能!?姐你看錯了啦。”
“好像沒看錯啊。”
“阿弟可不像有女朋友的樣子,就那性格,也不可能有什么大肚子。”妹妹是相信弟弟的。
“我覺得也應(yīng)該沒有。但是,我明明是看到了啊。那女孩是誰?”大姐覺著蹊蹺。
“等阿弟回來了問一問,到時就知道了。”妹妹覺得這只是一個誤會。
母親聽后則擔(dān)憂得緊:“如果是真的,可怎么好啊。”
大學(xué)的開學(xué)時間比小鎮(zhèn)中學(xué)的要晚,在回校之前,弟弟和妹妹都隨了父母親到中學(xué)顧鋪?zhàn)印O挛纾妹帽鹊艿芟热チ藢W(xué)校。
到了鋪?zhàn)樱赣H突然也問妹妹關(guān)于弟弟有沒有女朋友的事。母親說,“我告訴你阿爸的。”
妹妹無奈道,“沒有的事!你們想多了啦。”
父母親的憚慮不是沒理由的,弟弟平日斯文得很,幾乎都不外出。但那幾天,他卻溜達(dá)得有些頻繁。妹妹內(nèi)心不能說一點(diǎn)疑慮都沒有。
而且,母親還說,“啊,難怪周遭好些人都對我說,最近老瞧見阿弟和一女孩走在一起,還打趣我,‘你那兒子泡了一個妞喲!’”
妹妹暗忖:這還真是一群“好人”啊!
“阿弟待會就來了,我們問問,便知真假。”妹妹覺得解開這個誤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然而,父母親卻是著急地,“按他的性格一定會和我們急,我們就不敢問。”于是對妹妹說,“平日里你和他關(guān)系最好,比較有得說,就你去問吧。”
“啊?是我去問?”妹妹很是驚訝,“不是我們一起問嗎?”看見父母親眉頭緊鎖的樣子,妹妹想著,“好像也沒什么,就是問一下,很簡單啊。”
等弟弟過來的時間里,妹妹恍然發(fā)覺這似乎是一件艱巨的任務(wù)。“我怎么個問法?用不用多委婉?阿弟會愿意說嗎?萬一他不高興了……”
弟弟來了之后,先和大家做了課間十分鐘的生意。接著上課鈴響,鋪?zhàn)娱e了下來。父親得空去了保衛(wèi)室喝茶,母親、妹妹和弟弟三人在鋪里整理貨架和抽屜。
這是詢問的好時機(jī)。于是,妹妹問弟弟,“你說這溝通重不重要哪?”其實(shí)妹妹心底覺得這句問話挺白癡的。
“嗯。”弟弟只顧低頭數(shù)抽屜里的散錢。
看不到弟弟有什么表情,“那你姐我廢話就不多講了……”妹妹直接挑了重點(diǎn)說,“那個,你是不是有女朋友啊?”
問完,妹妹抬頭望了望坐在弟弟背后的母親,她以為母親會一起說點(diǎn)什么,沒想到母親只露出了“由你全權(quán)負(fù)責(zé)”的面孔。得不到任何回響,妹妹只能自己扶額地笑了笑。
再看向弟弟,他仍低著頭,接著緩緩地吐出一句,“哪有啊。”
“看,就說沒有!”妹妹當(dāng)即有一種已經(jīng)完成任務(wù)的松懈感。接著,妹妹把大姐看到的事給說了一遍,詢問個中與否。
弟弟委屈地解釋道,“哪能有大肚子女孩啊,別說我旁邊,就是附近也沒看見有啊……”接著又不好意思似地說,“那個女的沒有大肚子啦……是我的一個同學(xué)……”
妹妹再次望向母親,只見她無奈而別扭地笑了笑,一副弟弟說話就這性子的神情。
妹妹又說了母親那些“好友們”的“親眼目睹”,并小心翼翼地問弟弟,“你常和那個女同學(xué)出去?”
“嗯。”
妹妹斗膽再問,“你是不是喜歡她?”
“嗯。”
“那,她,也喜歡你嗎?”妹妹沒再看向母親,她直接望著弟弟。
“還不知道。”
妹妹驚噓:原來是單戀啊,難道還是……
妹妹又問,“那,她知道你喜歡她吧。”
“嗯。”
妹妹再次驚噓:果然不是暗戀。這時妹妹的心里很矛盾,不知是慶幸弟弟還沒戀愛還是心疼弟弟只是單戀。
就在這時,母親插話,開始詢問女孩家里的情況。性情如何,家住哪,家里有誰,家里做什么,等等。弟弟一一作出了回答,沒有任何不耐煩或不甘愿。
妹妹說道:“都大學(xué)的人了,他知道考慮的。”
母親解釋:“怕你阿弟被騙了啊。那女孩的人品如何,這很重要,純真善良是不是呀?會不會像那些很瘋的女孩啊?你阿弟的性格可是很溫的。還有,她家清不清白?萬一家中有個流氓或什么的可怎么辦呀……”
弟弟說,“你們見過那個女孩的。”母親和妹妹很是詫異。
“過年來家里拜節(jié),和一大群人來的,你們沖茶招呼著,都見過的。”說到這里,弟弟笑了笑,表情不像之前那么繃著。
“你都說一大群人啰,我哪里能記住哪個是哪個。”母親笑道。
事后,母親自是向父親和大姐都陳述了一番。父親沒說什么,倒是大姐給扯了一出大道理。

遺一書
下一碌完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