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刮起幾葉梧桐,飄飛在黑漆漆的鎧甲之間,驍銳軍五千將士列隊嚴整,大旗獵獵,一派肅殺之氣。
成都子城崇禮門外,張行孜手執皇上親自授予他的兵符,望向臺下五千將士,豪言嘯命:“大蜀的將士們,我等素受朝廷優待,暖衣飽食,山高海深,今邊疆不穩,邊民受擾,也正是我等報效之時。養軍千日,用在一朝,厲兵秣馬,只待今日。我有幸授命于天子,與眾將士同征共討,竭當傾肝瀝膽,除暴靖亂,上報皇恩,下安百姓。”
“傾肝瀝膽,除暴靖亂,上報皇恩,下安百姓。”副將盧岑將最后一句重復了一遍,數千人跟著齊喊,呼聲振聾發聵。
驍銳軍是何等威武,仿佛已然看到他們在千里之外的戰場上銳不可當的局面,也讓人感受到其背后擁有一個無比強盛的國度。
文澹前來為兩個朋友壯行,見此場面也是心中涌沸:“軍心可用。預祝驍銳軍旗開得勝,載譽而歸。”
蜀國的禁軍由多支軍隊組成,總人數超過十萬,驍銳軍屬于其中的一支。
與唐末禁軍相同,蜀國禁軍除了負責京城護衛外,還負有征伐、鎮戍的任務。
此番征伐未動用地方節度使軍隊而啟用禁軍,自然有皇上的用意。
大軍浩浩蕩蕩向東而行——
這是張行孜次首次帶軍征戰,因此他有備無患,沿路安營下寨都非常謹慎,不敢掉以輕心。
大軍行進迅速,十余日后進入思州境內,卻在離思州城三十里處停了下來,找了塊比較安全的山坳安營扎寨。
有位部將向張行孜建言:“我方大軍突如其來,那思州城必然未作好防御準備,何不現在進攻,一舉將之拿下。”
“這一帶山路崎嶇難行,大軍疲于奔波,將士們正是困乏的時候,我們現在去對抗,在體力上處于劣勢,先在此休整兩日吧。”張行孜見他不解,忽笑道,“我們本意并非硬攻,就讓他們準備吧,將軍不必操心。”
蜀軍來勢洶洶,卻不急于攻城,在三十里外停滯不前,生火做飯享用美食,甚至隔山也能聞到陣陣肉香。
思州城不斷派出的探子向刺史冉丘匯報蜀軍進展,冉丘初聞大軍來襲,慌忙關上城門,他料定蜀軍千里行軍必求速戰,緊急加備防御工事,準備迎敵。
而兩日未見動靜,探子們帶回的消息讓他們心情有所放松,有人嘲笑道:“這仗還未打,先犒勞將士了,蜀軍用兵之法,不可謂不奇啊。”
冉丘心下暢然,對左右道:“聽說領軍的是一位二十來歲小子,此前默默無聞,我尚有疑惑,今觀之果為庸才,必定是望我思州城固若金湯,畏怯不前,我料他不出五日,糧草殆盡必會無功而去。”
僅僅兩個時辰之后,又有探子回來報告,言蜀軍已興師向州城而來。
冉丘故作鎮定,命所有人進入戰斗狀態,并看好三個城門,意欲死守。
他深知迎戰并無勝算,因此這兩日在城內囤積了大量糧食,足夠吃半年之久,若能利用易守難攻的地形拖個十天半月,蜀軍久攻不下自會知難而退。
思州城西靠山,城北地方狹窄,蜀軍便集結在東面與南面兩座城門。
東面城外有向下的緩坡,相對進攻難度較高,張行孜在那邊投放了一千五百人的兵力,由大將羅翊帶領,剩下三千五百人都放在了南門,由他親自統帥,擺出欲將南門作為主攻方向的架勢。
冉丘親自登上南門城樓觀望。
蜀軍在城上弓箭手射擊范圍之外駐足,張行孜騎著高頭大馬標立在大軍前,招討使歐陽宇朝城上喊道:“大蜀皇帝囑言優待于你,我們自會保證你周全,同時也保證不對思州百姓有秋毫之犯,開門納降吧。”
冉丘卻反勸道:“興不義之師,本無天理,竟敢妄言招降。這方圓數十里,已被我堅壁清野,過個幾日,你們只會兩手空空,井水不犯河水,我奉勸你們卸下兵器,趕緊收兵為妙。”
“你時常擾我邊界怎么不說,單這條名義就滅你有余,我上寬宏,念你治理思州還算得當,已允諾既往不咎。”歐陽宇作出最后誡告,“再給你一炷香的時間考慮,若仍冥頑不悟,王師就不得不攻城了。”
冉丘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俯看下面的人,仍然得意不已:“你若飛得上來,盡管取我人頭,要我投降,那是癡人說夢。”
城樓上的人態度固執,堅持不降。
歐陽宇側臉,見張行孜點了點頭,便指向身后一人再喊道:“大話誰不會說,少嘴硬了,你可認識他?”
方瑛從后面蹬馬上前,向城墻上之人呼道:“冉刺史,何故執迷不悟?以思州城這點兵力,自保都難,何談起事呢?若你是想守著一畝二分田度日,殊不知在大國夾縫中生存,又何其艱難!南楚離亂,賊匪橫行,如今唯有大蜀可以翼護,若再目光短淺下去,只會遭受滅頂之災啊,你更要替思州百姓安危想想,速速投誠吧。”
說話之人甚是眼熟,有人在冉丘身旁叫道:“是上佐官的幕僚方瑛。”
冉丘忽感大事不好,欲拿上佐官田澄明是問,卻不見他的身影。
有人急著跑過來大呼:“田澄明叛變了,他打開了東門,城東守衛在他鼓動下盡數倒戈……”報信人驚慌中上下氣不接。
城東那邊正傳來許多士兵的吼叫聲,正喧嚷嘈囂著接近南門。
“大人,是否決一死戰?”冉丘身旁一位將領急忙問命,他不太確定該不該戰。
“對不住了!”還未及冉丘回答,另一位身著銀甲的將領已快刀架在他脖子上。
銀甲將領竟是冉丘平時比較信任之人,此前一直靜觀局勢變化,在生死關頭選擇了放棄抵抗,或者說早已有了降蜀之心。
銀甲將領挾持冉丘緩緩退下城樓,冉丘不得不命令打開南門,大軍蜂擁而入……
城內守兵紛紛丟下手中兵器,下跪請罪。
冉丘也被綁到張行孜跟前,張行孜命令給他松了綁,交由專人看管,并特別命令不能虧待他。
不戰而屈人之兵——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在沒有遇到任何阻擊的情況下將思州收入囊中,軍中上下歡喜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