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夜之后,皇帝下命令將將淳王爺和九王爺放了出來,之后便未再提九王爺私自到豫城的事,甚至讓九王爺一齊加入祭拜袁家祖墳。
此事,想來是翻篇了。
兩日后,祭拜照常舉行,夏侯逸朗也加入祭拜之列。
禮儀官冗長的行文讓千旖忍不住開始走神,她作為女眷站在最后,中心則是皇帝和兩位王爺,袁家的人則分列其后。她鮮少從這個角度看這三個人,她驚奇的發現夏侯逸清和夏侯逸朗的背影十分相像。
即使脾氣性格完全不同,這倆人果然還是兄弟沒錯。
突然,夏侯逸朗好像感覺到了她的視線,轉過頭來,和千旖的相會。千旖想要避開時已經來不及,夏侯逸朗的表情不變,她卻看到了他眼里的笑意。隨即又快速的轉回頭去,好似沒有什么發生。
千旖被他這一眼亂了心神,想起了夏侯逸清和夏侯逸朗兩兄弟被問責時的場景。
不過此事原委還是要從靳若夜那張該死的紙條說起。
那日袁明曦發現了紙條,轉頭就告狀告到了皇帝那里,理由是她和九王爺私通。千旖被這一出搞得稀里糊涂,又無從辯解起,若只是從這一張她身上掉落的紙條看起,這個猜想竟也是合情合理。
好在夏侯逸清及時反應過來,將所有罪責都攬上了身,只說夏侯逸朗是為他而來。不過說是那么說,卻也找不出合適的借口來。眾人皆知他和夏侯逸朗關系平平,實在是想不出什么理由夏侯逸朗要為了他冒著違背圣諭的風險,尾隨圣駕。
就在這個說法岌岌可危,即將破滅之時,夏侯逸朗被帶來了。
紙條上的字,袁明曦對著千旖的那個眼神,跪著的夏侯逸清和千旖,心里猜了七七八八。
他不緊不慢的告訴皇帝,自己是為了送一顆鴿血寶石而來。
他稱說原來夏侯逸清想要請他幫忙尋一顆只有天竺才有的鴿血寶石,夏侯逸清想要將這個寶石作為禮物送給千旖。
至于緣由,自是不用再多說了。
“兒臣與四哥算不上最親近,但他這次言辭懇切請求兒臣,兒臣知道四哥和福晉一向伉儷情深,便想著無論如何為四哥將此事辦漂亮了。兒臣也確實得了一塊上好得鴿血寶石,便心急想要送來,四哥不愿道出真是的原委,想來也是怕父皇怪罪于兒臣。其實這一切是兒臣思慮不周,擅自行動,還請父皇責罰。”
說著,他還真的從懷里掏出一個錦袋呈了上去。
公公代為解開錦袋查看,里面果然是一顆碩大得寶石。
皇帝又沉默了,為了一個福晉的生辰禮物尾隨圣駕確實荒唐,但要說誰出遠門還會帶著一顆這么珍貴的寶石在身邊,這個說辭倒也顯得合情合理了。
只是信與不信,罰與不罰,也都還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好在他最后決定不過多追究。
祭拜禮終于結束,一行人準備回去。此時夏侯逸清上前,“父皇,兒臣聽聞明曦的娘親也葬在此處,兒臣想要留一會去看看。”
一旁的袁明曦一聽便心花怒放,原本鴿血寶石這件事讓她挺不高興的,看起來夏侯逸清很是在意千旖。而且這幾天皇帝總是召她過去隨行,以至于她都沒什么時間和逸清哥哥獨處,現在看來,無論如何夏侯逸清還是很看重這門婚事的。
片刻之后,皇帝回答一句,“朕和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