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新的開始
第二日李云神清氣爽,不管還在酣睡的四女,起身洗漱完畢,吃了早飯,去早朝了!
朝堂上文武大臣已經濟濟一堂,李云登上帝座,眾臣跪拜見禮完畢。李云說道:“諸位愛卿,朕不在的這段時間,你們辛苦了!幽州已經平定,這天下算是初步統一安定了,我們有了一個新的開始!今天我們就議一議今后怎么做?”
看眾臣都站著,特別是廉衛、薩隆、董舒等幾位白發蒼蒼的重臣,李云心中忽有所感。他說道:
“各位愛卿,你們或者是我的長輩,或者是我同甘共苦的朋友,你們這樣站著我真心不忍!今天我們就立第一個規矩,定一個朝會規則!”
“第一條,所有衙署辦公時間每工作五天,休息一天!朝會時間為每月逢一、逢五、逢十日,遇到休息日順延!工作時間每天四個時辰!”
“第二條,朝會議事時,各位大臣都賜座,坐著議事,不用站著。發言的人可以起立發言,發完言后坐下。”
所有大臣都再次跪拜皇帝,感謝陛下寵恩。
等侍衛搬來椅子給大臣們坐下,李云繼續說道:“我們紀年已經用孔歷紀年了,時間還用的干支計時,一日十二個時辰,計時不太精確,也比較麻煩。我在游歷西部時,曾見過西方人計時法,按一日二十四小時、每小時六十分鐘、每分鐘六十秒計算,和我們的干支計時法有異曲同工之秒,而且更加精確。他們還制成鐘表計時,有座鐘、掛鐘、懷表等多種,非常簡便。我們也學習這種方法,引進技術生產鐘表,便國便民。我們的工作時間就上午從早上八點到十二點,下午從一點到五點吧。”
“所有農事節氣等都按照這個方法來重新列明時間,便于百姓使用!具體就由政務院和欽天監負責吧!”
丞相管風和欽天監令趙遷站起領命。
“各位愛卿,自古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打天下時,雖然也難,但是面對艱難困苦,天下未定,容易眾志成城,只要政策得當,指揮正確,天時地利人和,就能成功!治天下則不同!”
“天下已定,沒有了外部的對手,內部的團結就沒那么好做了,甚至還是因為利益發生矛盾!百姓的期望值提高,如果我們不能讓百姓滿意,民心就會變化!沒有了外部的壓力,光靠自覺,我們這些統治者很容易腐敗!”
“現在我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能國家長治久安?如何能始終建設一個永世長存的、堅強有力的官府?”
管風說道:“民為邦本,只有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自呂朝末世以來,天下紛擾,民不聊生。陛下乘時而氣,吊民伐罪,重安天下。現在天下初定,應該休養生息,與民休息,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只要百姓能夠有一個安定富足的生活,國家必然長治久安!”
董舒說道:“國家長治久安,重在民心。一方面我們要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發展工商業,讓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加強教化,提高百姓的素質,讓百姓對國家、對陛下、對官府都非常信任認同,增強凝聚力和認同感。這樣,即使面對困境,老百姓也會為國分憂犧牲,與國家共同面對困難!我們要在全國推行好我們的教育制度,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
魏僚說道:“歷朝歷代來說,開國之時官員還比較廉潔能干,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后,往往出現朝廷腐敗、官吏貪污的現象,奢侈腐化,最后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這就需要有一套有效的選官用官制度,選拔德才兼備的官員,監督用好官員。陛下設計的一套行政、司法、監察三者互相獨立而又互相監督的制度非常好,目前已經見到成效。從法治的角度來說,以法治國是國家擺脫人治的好辦法。所以,臣認為只要完善現行的制度,再加上個立法的機構,立法、行政、司法、監察四權互相獨立和制衡,就能扭轉官員貪腐的趨勢,始終保持一個廉潔有力的官府,國家也能長治久安!”
陶信說道:“民以食為天!要想百姓安居樂業,必須能讓百姓有吃有穿有住!臣以為必須堅持目前的經濟政策!輕徭薄賦,減租減息,國家除非有事,始終實行低稅率,讓民間的租貸都有個限度!發展工商業,特別是海外貿易,創造更多的財富,使財富更加流通起來!”
廉衛說道:“居安思危,忘戰必危!自古文武之道,一張一馳。文武并用,霸王道雜用之,國家才能穩固。現在國家雖然統一,但必須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衛國家,保衛百姓!我們還有北方蠻族的威脅,還有南部海上可能的威脅,決不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當然軍隊可以適當精簡,但軍人待遇要保證,要讓人以當兵為榮!”
王陽說道:“欲使國家長治久安,必須能最大限度地獲得百姓支持。陛下目前實行的百姓一律平等的政策很好,要堅持下去。自古以來,有華夷之辨,華族對一些民族是歧視的。還有社會上也存在著蓄養奴隸奴仆的現象,不少人因負債失去自由身。臣以為,四海一家,萬民平等。對于各少數民族,要實行平等相待和扶持的政策。要禁止奴隸制度,無論何人,可以雇傭別人,但不可奴隸別人。要盡最大努力化解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和諧!”
在場的大臣基本上都是飽學之士,又富有從政經驗,每個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于如何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都從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李云聽了也不禁頻頻點頭,他最后說道:“各位的建議很好!民為邦本,只要能夠長久地獲得民心,就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如何獲得民心,最根本的就看我們的政策是否能夠滿足百姓的愿望,能夠長久地給百姓帶來實打實的利益!這就需要我們建設一支廉潔高效的官員隊伍,實行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百姓的好制度、好政策,最大限度地讓百姓過上安寧富足的好日子,實現國泰民安!”
“我看就由丞相管風為首,各位御前內閣成員為輔,抽調人員,專門起草一個《國策方略》,作為今后實行的基本制度和政策,堅持實行!”
“以廉卿為首,對全國的軍隊進行整編,對軍隊的部署、配備、訓練都擬定一個方略,建設一支精兵,執行好保衛大楚的使命!”
管風和廉衛都起立躬身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