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

雪落北山

第四十六章 盛夏的十字路口

雪落北山 北山上的石頭 3657 2025-06-04 09:07:37

  六月的第一個周末,一封來自省城的掛號信,打破了我們平靜的生活。

  那天清晨,我正在院子里給梧桐樹澆水,郵遞員在門外喊:“程得勝老師!特快專遞!“周曉梅擦著手從廚房跑出去,回來時手里拿著一個燙金邊的硬皮信封。

  “省影視集團的,“她翻看著信封背面,說道,“看著挺正式的。“

  我拆開信封,里面是一份精致的合作意向書和兩張名片。意向書用詞華麗,大意是說我的《城鄉之間》被選為“新時代農村題材重點影視項目“,邀請我擔任文學顧問,版權費開價五萬元。

  “多少?“周曉梅湊過來,聲音都變了調。

  “五萬。“我機械地重復這個數字,手指微微發抖。這相當于我在文化館二十年的工資。

  信封里還附了一封手寫便簽,落款是影視集團藝術總監林默:“程老師,久仰大作。我集團擬將《城鄉之間》改編為三十集電視連續劇,唯結尾處需稍作調整以符合主流價值觀,盼面談。“

  周曉梅拿起意向書仔細閱讀,眉頭漸漸皺起,問道:“什么叫'符合主流價值觀'?他們想改什么?“

  我搖搖頭,想起書中那個開放式結局。主人公最終選擇留在農村,內心依然充滿矛盾。

  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抉擇,是呈現真實人生的復雜性。

  “得打電話問問。“我掏出手機,撥通名片上的號碼。

  電話那頭,林總監熱情洋溢地解釋他們的“調整“方案。主人公應該徹底擁抱新農村建設,最好能成為致富帶頭人。那個若即若離的城市女友角色,可以改為放棄高薪工作回鄉支教,結尾要有一場熱鬧的婚禮和表彰大會。

  “程老師,現在的觀眾喜歡光明向上的結局,“林總監的聲音透過話筒傳來,鏗鏘有力,不容改變,“您原作太灰色,我們需要加點正能量!“

  我握著電話,無言以對。

  窗外,程桐正在院子里追蝴蝶,銀鈴般的笑聲飄進來。我想起書中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們不是宣傳標語,是活生生的人,有猶豫有軟弱,有未完成的夢想,也有無法解決的困境。

  “我需要考慮一下,“我最終說,“作品就像我的孩子...“

  “當然當然!“林總監爽快地答應,笑道,“不過,我們項目立項在即,希望下周能聽到您的回復。對了,版權費還可以談...“

  掛斷電話,我發現周曉梅正盯著我,眼神復雜。

  “你怎么想?“她問。

  “五萬塊...“我喃喃道,這筆錢足以在縣城買套小房子,讓父母安享晚年,送程桐去更好的學校。

  周曉梅突然抓住我的手,認真說道:“得勝,你看著我。“她的手掌柔軟,溫暖,“別讓錢糊了心。你當初為什么寫這本書?“

  我望向窗外的梧桐樹,想起無數個伏案寫作的夜晚,那些從心底流淌出來的文字,那些不吐不快的真實感受。

  “我明白了。“

  我點頭,握緊她的手。

  當天下午,我把意向書拿給父親看。他戴上老花鏡,逐字逐句地讀完后,沉默了很久。

  “五萬塊,“他終于開口,嘆息道,“能買多少畝好地啊?“

  “爸,“我小心地問,“您覺得……我該答應嗎?“

  父親取下眼鏡,用衣角慢慢擦拭,緩緩說道:“小時候,你總愛在作業本背面寫寫畫畫,老師告狀說你不務正業。“他嘴角微微上揚,笑道,“我揍過你多少次,記得嗎?“

  我點點頭,那些責打和責罵,曾讓我滿腹委屈。

  “可你還是寫,偷偷地寫,“父親的目光穿過我,仿佛看向遙遠的過去,說道,“那時候我就知道,你這孩子,心里有股勁兒。“

  他站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道:“如今,你靠寫字吃飯了,該怎么寫,你自己最清楚。“

  父親離開后,我坐在原地,眼眶發熱。

  這個曾經反對我寫作的農民,如今用最樸素的方式,給了我最大的支持。

  周一早晨,我撥通林總監的電話,婉拒了合作。對方顯然沒料到這個結果,再三強調報酬可以提高到八萬,最后甚至暗示如果不合作,他們可能會“另找題材相似的作品“。

  “文學不是買賣,“我說,聲音比自己預想的更堅定,“感謝貴公司的賞識,我不能背叛我筆下的人物。“

  掛斷電話后,周曉梅從背后抱住我,問道:“后悔嗎?“

  我轉身將她摟入懷中,笑道:“有一點。“

  我們都笑了,這是實話,心里卻無比輕松。

  這件事很快在小圈子里傳開,出乎意料的是,拒絕高價版權費的行為,反而讓我的文學聲譽更高了。省作協的一位老前輩特意打電話來,說我“守住了文學的底線“。

  晚飯后,父親照例教程桐寫字。

  最近,他迷上了這個“任務“,每天雷打不動地教孫女認幾個字。程桐也樂此不疲,尤其喜歡用爺爺那支老鋼筆寫字,雖然常常弄得滿手墨水。

  我正在書房整理文稿,突然聽見周曉梅提高了嗓門:“爸,您怎么能這么教孩子?“

  我趕緊走出去,看見周曉梅臉色漲紅,手里拿著一張紙;父親坐在椅子上,表情尷尬;程桐怯生生地站在一旁,手指上還沾著藍墨水。

  “怎么了?“我問。

  周曉梅把那張紙遞給我,說道:“你看!“

  只見白紙上,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字:“女子無才,便是德“,顯然是程桐的筆跡。

  “桐桐說,這是爺爺教的'古人的話',“周曉梅聲音發顫,有些傷心,委屈地說道,“都什么年代了,還教孩子這些!“

  父親皺著眉頭,說道:“就是句老話,我隨口一說...“

  “隨口一說?“周曉梅眼眶紅了,說道,“爸,您知道我小時候多想上學嗎?就因為是女孩,初中畢業就去干活!現在桐桐有機會好好讀書,您卻...“

  她說不下去了,轉身沖進臥室。程桐被媽媽的激烈反應嚇到,“哇“地哭了起來。父親手足無措地站在那里,臉色一陣紅一陣白。

  我抱起程桐,輕聲哄著,心里翻江倒海。我知道周曉梅的過去。她成績優異卻被迫輟學,是她心中永遠的痛;也理解父親,他只是無意間復述了那代人的普遍觀念,并非有意貶低女性。

  “爸,“我斟酌著詞句,勸說道,“曉梅她……不是有心……您……“

  “不用說了,“父親擺擺手,聲音低沉,說道,“是我老糊涂了。“

  他慢慢走回自己房間,背影佝僂得厲害。

  那晚,我和周曉梅背對背躺著,誰也沒說話。半夜,我聽見壓抑的抽泣聲,轉身發現她淚流滿面。

  “我不是針對爸,“她哽咽著,說道,“我就是...就是害怕桐桐將來……“

  我摟住她顫抖的肩膀,勸慰她:“曉梅,你的心我明白。“

  “得勝,答應我,“她抓緊我的衣襟,說道,“無論多難,都要讓桐桐讀下去,讀到不能再讀為止。“

  “我答應你。“我在黑暗中鄭重承諾。

  第二天清晨,父親反常地沒有早起。母親悄悄告訴我們,他半夜起來翻箱倒柜,找出我那本舊《現代漢語詞典》,戴著老花鏡看到天亮。

  吃早飯時,父親的眼睛布滿血絲,神情平靜。他拿出一張新紙,放在程桐面前:“桐桐,今天爺爺教你寫新字。“

  程桐好奇地湊過去,父親握著她的手,一筆一劃寫下:“巾幗不讓須眉“。

  周曉梅正在盛粥的手,頓住了。

  “這是爺爺新學的,“父親沒有抬頭,耳根發紅,說道,“意思是...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差。“

  一滴淚水,落在周曉梅手中的碗里。她放下碗,走到父親身邊,輕聲說:“爸,謝謝您。“

  父親不自在地“嗯“了一聲,繼續教程桐寫字,嘴角微微上揚。

  程桐的幼兒園舉辦期末朗誦會,老師選中她表演詩歌朗誦。消息傳來,全家都興奮不已。

  “朗誦什么好呢?“周曉梅翻著兒童詩集。

  “自己寫一首唄,“父親突然說,“得勝不是作家嗎?“

  這個提議,讓我們都愣住了。最終,在我的指導下,程桐“創作“了她人生第一首“詩“。

  八月十五月兒圓,我和家人慶團圓。拿出月餅嘗一嘗,幸福甜蜜在里面。

  其實,只是把幾個簡單的句子拼湊起來。

  另外,程桐還寫了一首散文短詩。

  我家門外,有兩棵梧桐樹

  春天來了,梧桐樹長出一片片

  巴掌大的葉子,像小扇子迎接客人

  夏天來了,我在梧桐樹下乘涼

  和小朋友們玩游戲

  秋天,梧桐樹的葉子又一片片落下

  我傷心地哭了

  我問爸爸,為什么梧桐樹會落葉

  爸爸說,因為冬天要來

  梧桐樹害怕寒冷

  不過,等到明年春天

  梧桐樹的葉子,一定會

  春風吹又生

  就像一個約定

  我心頭一震:“春風吹又生“。

  “這是爺爺教我的,“程桐昂起頭,驕傲地解釋,“說小草被踩了還會長出來,就像...就像...“

  “就像我們家的梧桐樹,“周曉梅接話,說道,“砍了枝干,還會發新芽。“

  朗誦會那天,全家人都去。程桐穿著周曉梅連夜趕制的藍裙子,用爺爺的鋼筆把詩句寫在卡片上,站在小舞臺上聲情并茂地朗誦。

  當她說到“春風吹又生“時,坐在我旁邊的父親悄悄抹了抹眼角。

  表演結束后,程桐獲得“最佳風采獎“。回家的路上,她一手拉著爺爺,一手拉著奶奶,蹦蹦跳跳地說個不停。父親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仿佛年輕十歲。

  就在這個喜氣洋洋的周末,村長登門拜訪,帶來一個重大消息:村里要推行土地流轉政策,農戶可以自愿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農業公司,獲得長期穩定的租金收入。

  “老程啊,你家那五畝好地,“村長拍著父親的肩膀,說道,“一年少說能拿六千塊租金,還不用自己下苦力,多劃算!“

  父親悶頭抽煙,一言不發。我知道,對父親這樣的老農民來說,土地不僅是生產資料,更是命根子。他耕耘四十年的土地,每一道田埂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掌紋。

  村長走后,父親在梧桐樹下坐了很久。我去給他添茶時,聽見他低聲自語:“不種地,還叫農民嗎?“

  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

  時代的大潮,沖刷著每一個人,包括父親這樣最傳統的農民。他面臨的選擇,正是千千萬萬農村老人的縮影。

  夜深了,月光透過梧桐葉的縫隙灑落一地碎銀。我站在窗前,看著父親依然坐在樹下的背影,突然想起《城鄉之間》里的一句話:“變革的年代,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十字路口,向左是記憶,向右是未來,而中間是撕扯的現在。“

  程桐在睡夢中翻了個身,喃喃叫著“爺爺“。我輕輕撫摸她的頭發,心想這個孩子將來會面臨怎樣的選擇?我和周曉梅,又能否像父親逐漸理解我們那樣,去理解她未來的世界?

  這些問題暫時沒有答案。我知道,就像那棵被移栽到縣城的梧桐樹,我們終將在新的土壤里扎根,生長,迎接每一個春夏秋冬。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富源县| 田阳县| 延川县| 景德镇市| 拜城县| 富平县| 崇义县| 肇庆市| 沈阳市| 光泽县| 夹江县| 满洲里市| 周至县| 双江| 肇州县| 博乐市| 张家界市| 辛集市| 广饶县| 乐昌市| 黑山县| 平乡县| 龙州县| 江口县| 广州市| 永吉县| 湟源县| 贵阳市| 大庆市| 凤庆县| 左云县| 阜康市| 理塘县| 明溪县| 宁明县| 卢龙县| 钟山县| 清新县| 阿图什市|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