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已微亮,金鑾殿外,群臣陸續集結在殿外,等候宰相馮延巳帶領入殿開朝。
片刻,馮延巳與另一年輕人一天踏上入殿的階梯。
“三皇子,此番打了勝仗,可喜可賀啊!”馮延巳捋著胡須說道。
“宰相大人說笑,全靠將士們英勇和宰相大人的糧草保障,才獲得此仗大勝,今日回朝,自當于父皇面前,為宰相大人請功。”三皇子李弘翼身披盔甲,手壓佩劍,邊走邊說道。
“那老臣多謝三皇子殿下了。”說罷,馮延巳拱手。
群臣見馮延巳和李弘翼一路走來,紛紛拱手拜禮。而馮延巳兩人走到門口時,值守太監才大呼:啟。隨即緊閉的大門慢慢的打開。當大門完全打開時,值守太監恭身道:“各位大人請。”而后馮延巳、李弘翼并肩入內,群臣緊隨其后,陸續進入,當店外空無一臣,值守太監便將大門再度關閉。
群臣入殿,也依照品階高地依次站著。大殿一片寂靜,群臣絲毫不像入殿前那邊嘈雜。
“陛下至,群臣叩首!”隨后見到劉公公在殿左側大呼。
群臣聞之,皆叩首跪拜。
“山呼!”劉公公再次大呼道。
“吾皇萬歲!”
“再呼!”
“吾皇萬歲!”
“三呼!”
“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卿家平身。”李璟在群臣叩首跪拜時,便已就坐龍椅,見群臣禮畢,方才說道。
“坐!”劉公公大呼。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劉公公見群臣皆已入座,繼而呼道。
“啟奏陛下,臣有事啟奏。”馮延巳站起出列拱手持牌說道。
“講。”李璟說道。
“今皇子翼南征凱旋,臣以為應當嘉賞。”
“弘翼護我朝南方安定,是該賞賜,翼兒你想要什么?”李璟望著李弘翼說道。
“為國盡忠,為父皇盡孝,兒臣不求賞賜。”李弘翼聞此,迅速離座拱手。
“那眾愛卿以為,朕該許些什么賞賜。”李璟見李弘翼如此,知曉其就算有想要的,也不敢直說,便將此問拋給群臣。
群臣卻也絲毫不敢言語,若多說了些話,落不好便會被政敵說是結黨營私之嫌,倒不如讓皇帝拿了注意,這樣也好輕松些吧。
“馮延巳,你覺得朕該許些什么?”可是李璟哪能不曉得這些,直接讓宰相來回答,豈不更好,即可看看這宰相對這位剛立了軍功的皇子的態度,又可壓一壓群臣,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老臣以為,如今兵部尚書尚缺,一直以來皆由越王誕兼管,而今皇子翼歸,行軍用兵也是強項,倒不如許了皇子翼,一來是陛下對皇子翼賞賜,二來也可顯陛下適才而用,三來皇子翼亦可為兄分擔些,顯得兄弟情深,一舉三得。”馮延巳思索半天,想出來這個主意,倒也是沾沾自喜。
“那誕兒可有意見。”李璟聞之,確實覺得書個不錯的主意,便轉向李誕說道。
“兒臣自是愿意將兵部交于三皇弟,然恐三皇弟久居戰場,不在朝堂,難以明白其中事務,兒臣不怕勞苦,還是由兒臣繼續擔著吧。”李誕立刻起身拱手,此時自是千般個不愿意的,兵部一出,手中兵權便少了一分,若是來日,定當影響自己的地位,但又不敢明說,只得找個理由推脫,但也全然看李璟的意愿,此時李誕也是若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那翼兒覺得如何?”李璟又轉向李弘翼問道。
“全憑父皇安排。”李弘翼亦起身拱手,十分淡然的說道。
“封皇子翼為晉王,賜府邸一座,黃金千兩,白銀萬兩,錦緞三百匹。并接任兵部尚書一職,明日上任,不得有誤。”李璟思索了片刻后直接說道。
“兒臣謝父皇冊封。”李弘翼自是暗喜,但又未曾表現的明顯。
“翼兒,明日與你皇兄交接,有何不懂盡去問你皇兄便是。”
“兒臣知曉,謝父皇。”
“誕兒,你定好好生幫助翼兒,切莫因此心生芥蒂,妄了兄弟情分。”
“兒臣知曉,定全力幫助三皇弟接管兵部。”李誕自是不愿意的,但李璟已當著群臣的面說了,自己也扭轉不了局面,也只有唯諾了。
“對了,朕還有一事,過些日子便是科舉考試,事關我朝人才儲備,各位愛卿可有推薦的人來任這主考官呢?”李璟見兩兄弟如塤如箎,也就不再就此多說些什么,也且說些科舉之事。
“老臣以為,舍弟馮延魯可任此職。”馮延巳聞此,直接說道。
“宰相大人果真舉賢不避親啊,臣實在佩服,不過臣以為太常博士陳致雍可任之。”說話的是司徒周宗,聽到馮延巳這般推舉,無非是要籠絡新人加入自己的陣營,便開口說道。
“陳太傅自是博學多才,又位至太傅,做科舉主考自是百般的好,可他亦年邁,我等倒不必為其填些麻煩的好啊。”馮延巳見有人反對,便不由得氣打一處來,隨即語氣稍微加重了些說道。
“陳太傅老當益壯,況為國之社稷,我等亦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閱卷查考,想必陳太傅也是不在話下啊。”司徒周宗自是不落下風,繼續說道。
“話雖如此,當吾等也當體諒太傅,那般年齡,哪做得這些精細的活,還是由馮延魯來吧,他尚且年輕,又是中書舍人,才學斐然亦是在適合不過了。”
“宰相大人一再言太傅年老,應賦閑休息,那你亦稱自己為老臣,你是否也該賦閑了?”
“臣不過甲子年歲,尚是有用之軀,定是要報效國家,怎能輕易賦閑。”馮延巳聞之,立馬改口,不再以老臣自稱。
“你這改口倒是快啊。”說罷周宗便笑了一笑。
“司徒大人又有何本領,竟這般笑我。”馮延巳被周宗這般一笑,瞬間火氣便上來了。
“我不過一個安分守己的書生,論玩詩詞歌賦,十個我尚不如你,論唱歌、喝酒,一百個我也不如你,若是要比什么溜須拍馬,玩手段,那我永生永世都不是你的對手。不過,我雖沒這些本事,但我亦對國對民無害,你有這些本事,而你卻在禍國殃民。”
……
兩人在朝堂之上爭吵半天,但奈何一人宰相,一人司徒,大家都得罪不起,便只能看這兩虎相斗。
“好了,都閉嘴,你們眼中還有沒有朕。都給朕說正事,吵什么吵。”李璟最后有些不耐煩了,直接呵止了他們。
“臣等知罪。”兩人見李璟發了火,便自行告罪,退回座位。
“陛下勿惱,臣覺得吳王殿下可任此職。”周必武見二人不再吵了,便離座拱手說道。
“嗯,朕真有此意,煜兒做著主考是再合適不過了。”李璟瞬間收回來火氣,捋著胡須說道:“命吳王李煜為科舉主考,馮延魯、周宗為副考,全力協助吳王。”
“兒臣……”李煜起坐拱手,剛想說些什么,但見到周必武使了個眼神,便也不再多說。
“煜兒可有異議。”李璟見此,霸氣的說道。
“兒臣領命。”李煜說罷拱手拜謝李璟。
“臣等領命。”
“既然諸臣公皆無異議,退朝吧。”說罷便直接的離座走了。
“退朝!”劉公公又進殿山呼。
大門開,諸臣陸續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