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的雪,洋洋灑灑下了一夜。
再醒來時,已是銀裝素裹。
徐朝明擔心路上行駛緩慢,便一早到了公司與K哥,剛哥確認起最終名單。
Yami(中),譚顏喆(中),莫乾穎(野轉下),談楚姌(下),杜金予(中轉輔),盛如繁(野),羅怡湉(野),羅智怡(邊),鄭越敏(邊)。
唯一令人猶豫的是魏琦瑾和Mappel之間。
目前隊伍的配置,需要均衡,并互為替補,隨時可以頂替上場的存在。
杜金予被Yami的教學方式虐到懷疑人生,果斷熟悉Yami的打法,加之私下加訓,主動提出自己轉到輔助位上,遇強則強,調整為最為適配的強勁節奏。
而Mappel的實力短期內的提升,像是被什么激發開了竅,可謂是訓練期數據上一騎絕塵,輔助位上近期訓練中可圈可點。
快速成長的數據不會騙人,會給出中肯理性的分析。
可惜的是,魏琦瑾的個人測試出事,還沒有進行補考。
但這就是兩個人之間的微妙之處,最后一周的日常基操數值平均,能力僅在小數點后三位才有一二差值。
按照接觸王者榮耀周期與經驗而言,魏琦瑾當然更勝一籌。
如果只是短期內,魏琦瑾對于隊伍更為穩定,實力與磨合也更為融洽。
可就長遠來看,魏琦瑾的年齡與可持續性,放在隊伍中來說,是抬高了隊伍存續風險性。
隊伍中已經有確認的Yami和談楚姌,年齡已經基于目前已知登記選手平均年齡線上。
電子競技才入初期發展,女生選手進入的困難也會加注時間成本,進入大眾視角,大賽既定頻率,都附屬與時間的單線程。
而電競職業選手的黃金期,屈指可數。
只要與競技相關聯,就會傷病,隨著年齡上漲,也同樣伴隨著體能與專注力的下降。
這是傳統體育競技百年給出的答卷。
當然,凡事都是雙刃劍。
年齡又是成熟穩重的一大代表關鍵詞。
K哥圈著分析報告上的重點數據,重點指向Mappel的輔助英雄的solo數據點:“Mappel的可塑性強,更容易根據既定計劃進行培養,培養周期長一點也無所畏懼。”
“輔助在團隊中的定位不應該只是工具人。”剛哥應答著,同步將魏琦瑾的訓練賽實戰片段投屏,“魏琦瑾的團戰操作細膩,而且出于性格底色的溫良,潛意識中對隊友的保護欲是百分之百可靠行為,這點上Mappel很難形成。”
徐朝明提出:“操作細膩程度可以通過訓練提升把控,但是峽谷勝利標準不僅僅是輔助保護欲,如果輔助擔任指揮,Mappel大膽,果敢,也能更讓人期待有不可思議的發生。”
是的,這一次的輔助酌選,將決定未來隊伍的指揮。
魏琦瑾仍未回復她的決定,秉承隊伍與選手之間的雙向選擇,剛哥仍在等。
如果魏琦瑾能夠確認指揮與轉全能,力排眾議,剛哥都將力保她成為正式隊員,并且許諾首發位置。
“輔助不僅僅是輔助,這句話的含金量,可得細品。”
“是,但是指揮者的大局觀不是每個選手都能完整形成,是需要選手在賽場上更精準的觀察與推演,Mappel這一階段過于專注自己,缺乏潛意識中的保護欲,就會產生極大概率背刺隊友,逆風局里,只有輔助不死的話,很難做到逆風翻盤。”K哥直白的指出問題所在,并未偏頗向誰。
三人深知,魏琦瑾身上不僅有做輔助最大的優勢,如果引導培養得當,是可以在逆風戰局中逆轉為全能型選手隨時頂上。
JC想要的,是一個可以有大局觀擔任指揮,隨時切轉打法狀態的輔助位。
成為對局內潛在的王炸。
這也是為什么優先確認下杜金予的原因所在,中轉輔,年紀可培養周期長。
在魏琦瑾與Mappel兩人身上,各有優缺。
Mappel是會拿著最軟萌的妹,和隊伍一起打最野的架,并且有條件可以培養她成為強勢輔助位。但她無法勝任指揮,優勢只會在順風局中同步起飛,無法做到逆風局中的患難與共。
魏琦瑾則是習慣打法上,偏重于配合談楚姌的射手位,去順應團戰中C位英雄的進攻,提供保護向輔助功能,團戰中致力于去守護隊友,正是這份用心,讓她可以成為水象輔助包容隊友,無條件奉獻自己,支持她們沖鋒陷陣。
同樣,也是因為柔和包容的水象特質,難以催動火勢炸燃,無法成為隊伍的催化劑,更是有優柔寡斷的弊病暗藏其中,催生出戰隊戰術上不穩定因素。
這些則是三人討論溝通中的分析。
三人圍著魏琦瑾去留而一再討論。
“如果沒有辦法抉擇時,老土的辦法不一定不對。”
畢竟是多少前輩先人所嘗試無數次流傳出的經驗與經典。
“決定的方式很簡單。”徐朝明從口袋里取出了一枚硬幣。
K哥一看,泄了氣,也不知如何能更好,只好攤回座位。
剛哥也不知是被氣笑了,還是無奈到妥協:“又來…!”

三四五七璟
很謝謝我的朋友小少爺和哦77,如果不是他們說相聲一樣的當我面讀我的書,我不會有沖動,在斷更幾年后,重新鼓起勇氣開始更新,也謝謝我的嫡長閨,每一次都支持著我寫作,無條件的挺我幫我,真的很感謝,如果還有人會閱讀這本書,請相信,無論前路如何,我都會努力寫完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