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趕花會
今日的煙柳巷熱鬧非凡。人潮洶涌,整條街巷的亭臺樓閣上都是演出的各樓各院的紅牌,有唱曲兒的、有跳舞的、有書法繪畫的、有表演茶藝的,絲竹聲,奏樂聲、叫好聲不斷,遇到心儀的姑娘臺下起著哄的要也再看一眼。也有文人雅士愿當綠葉,執琴伴奏,有的三五一隊吟詩作唱。
有笑的,有哭的、有不甘的,那又如何,這街巷,只容得作樂的。管你是笑還是哭。
前街炒得火熱,后街有些許冷清。煙雨橋旁,垂柳樹下,走過一少年。少年年紀尚淺,眼眸嘴角不自覺地泛起純真。本就不喜吵鬧,身邊那些狐朋狗友非要拉著過來看熱鬧,還嘲弄互相攀比著昨日見過哪家新姑娘有多漂亮。
走著走著,像逆流而上的魚,躍到了高山清潭。走上一座拱橋,青石板鋪的橋面,反射著月亮的光輝,映著少年的衣袍。兩岸旁的垂柳互相纏繞著炫耀自己新抽的嫩芽,盞盞荷花燈從火熱的上游飄下,起起伏伏。
清透的歌聲,從橋的那頭飄來。清澈,動人心弦。歌聲中,沒有淫奢,沒有愁怨。
這淡淡的歌聲,引誘著好奇的少年,瞇起鳳眼英氣十足,快步走向傳出歌聲的院落。雖不比前街的熱鬧,但也有兩三常客,或站,或坐,飲酒聽歌。
進院入目便是紅色的長廊,長廊中擺放著桌椅,面向院中的小臺。臺下有一個青衣少女,抱著琵琶,簡單的彈著一二音,唱著京城舊曲。小臺上擺著茶桌,桌上一壺,一碗,白瓷茶杯諾干盞。臺上之人,梳著垂掛髻,簡簡單單頭上無金銀,只裝點了初春的海棠。
小爐燒著熱水開了,女子不慌不忙,拆開一包祁門紅茶。執壺,燙一遍茶碗,放入茶葉,再洗一遍茶。初春,還是有些寒冷,壺中熱水倒入茶碗騰起白色霧氣。高高提壺,清水繞著碗邊沖泡茶葉,浮浮沉沉。
稍等片刻,女子隆起衣袖,白皙骨節分明的手輕拿起木勺,緩慢地在水面畫圓,從內到外,避開茶葉,只留勺中茶水。到碗邊再轉一圈,依次倒入面前的茶盞。湯色紅艷,茶盞內茶湯邊緣形成金黃圈,身旁的侍女用深紅的托盤,端到長廊的桌前。紅艷的茶水在清透的白瓷盞中蕩漾,偶有幾瓣櫻花,漂浮其中。
聞之香氣馥郁,嘗之滋味醇厚。少年出身世家,平日里在府中也嘗過不少茶,這祁門紅茶不算極品,但也數精品。放下杯盞,侍女又挨個收回盤中。一輪,一輪。聽小曲,身邊又有美人作伴,飲茶飲酒,好不快活。
府中小廝找來,耳語一番。少年恍悟,這么久了,竟然忘了回去的時間。讓小廝掏出十兩銀子,壓在桌上。往外走了兩步又折回來,三兩步跨到臺上。
“你叫什么名字?我下次再來尋你。”
女子一愣,莞爾一笑“奴家叫藍鳳,客官叫我小鳳就可以。”
走出院落,少年又停住,回頭想看門匾,卻發現這院子沒有門匾,怎是無名。
暗自笑了笑,回府的路上,在轎中回味,這院子甚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