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量大,鄭興民昨天就直接要求屠宰廠把大貨車借用一天,租金照付。聽說是慰問部隊的,屠宰廠供銷科長案桌一拍,爽快地同意了,而且無須租金,按照供銷科長的話說,就是:“都是一家人,要什么租金”。
前來接應的鄭興國開著他的大切諾基也趕來就早餐了。早飯豐盛之至,不僅有營養早餐——八寶粥,還有N市特色早點,再配上牛奶、豆漿,八個人(包括兩位大貨車司機)吃得肚子溜圓。
飯吃飽了,金律師因為還有文件需要處理,跟大伙打了招呼后先行離開。
鄭爸爸說離出發還有半小時,讓幾個人先休息休息,大伙坐沙發上打開電視邊看邊聊。
文竹則在收拾碗筷,鄭興國在一邊幫忙收拾,小李和小涂很有眼色地跟過去一塊幫忙。
門鈴“叮咚叮咚”地響起,有客人來了。
鄭興民看了鄭爸爸一眼,鄭爸爸老神在在的樣子,仿佛知道是誰。鄭興民也就沒問,直接起身去開門。
門口站著三人,一人在前兩人在后,前面的是一位漂亮大方的女子,穿著職業裝,臉上帶著職業笑容。后兩位是男子,身上背著大包,手中拿著鐵架。鄭興民一看這裝束和架勢就明白了,這三位是記者。
果然,領頭的女子看到鄭興民,就大方地開口做自我介紹:“你好,我是方菲,N市電視臺新聞記者,這兩位是我的搭檔大李和小田。”
鄭爸爸在里面對鄭興民說:“興民,讓他們進來吧。”
鄭興民側身,請三位記者進來。
三位記者進入客廳,對在客廳里的幾位禮貌性地微微一笑,然后對鄭爸爸說:“您好,您就是聞凱集團董事長鄭聞凱先生吧,我是方菲,N市電視臺新聞記者。”說完禮貌地伸出手,鄭爸爸也熱情地伸手握了下對方的手。
“你好,昨天就知道你們要過來,吃過飯了吧?”鄭爸爸請三位坐下,鄭興民到客廳旁的飲水機里倒了幾杯茶水送來。
“吃過了,謝謝。”方菲不愧是一個見過大場面的記者,面對一個集團老總也依然鎮定淡然,她有禮貌地道了謝,接過了鄭興民遞過來的茶水。
昨晚在接到明天要跟車去部隊采訪的任務后,方菲馬上就查看起手頭的相關資料,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幾個人個個都是頭頂桂冠的顯耀人物。
鄭聞凱,W市聞凱集團董事長,全國百強企業排名靠前的企業董事長,公司資產幾十億,在這次的抗洪搶險中募捐到了1.8億資金,全部用作后勤保障和災后重建,民間聲望極高。
鄭興國,鄭聞凱先生長子,現為N市某部英雄連連長,去年引起全國大討論的見義勇為戰士,三等功獲得者,這次抗洪搶險的英雄模范。
文竹,鄭興國未婚妻,某名牌大學研究生,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央視新聞聯播曾經報道過,國家五個一系列作品SH市課題組的提議者和《心靈雞湯》系列書籍的主編。
鄭興民,鄭聞凱先生次子,某名牌大學經濟系畢業,在校其間就與文竹的哥哥文軍注冊了全國首個網吧,并做成了一個連鎖產業,鄭氏集團的接班人。
這個家里每個人都是一個傳奇,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專訪,這樣的機會可是很難得的。方菲激動不已,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新聞采訪做到最好。
八點,四輛車出發。小李和小涂分別跟一輛大貨車,鄭家三人再加上文竹和方菲坐上了大切諾基。大李和小田開著他們的采訪車跟著。小車在前面引路,帶著后面兩輛貨車向鄭興國所在部隊方向而去。
鄭興國的車上五人聊得是熱火朝天,畢竟年輕人多,這話就止不住地往外冒。尤其是鄭興民,從來沒有去過部隊,對部隊的向往導致他的問題特別多,一個接一個的,鄭爸爸那鄙視的眼神越來越明顯:“怎么生了這么一個二百五的兒子。”
兩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去了,轉眼就來到了部隊大門前。經過部隊哨兵的認真檢查后,四輛車駛入了部隊營地。
前來迎接的張政委和郭團長早在接到哨兵的電話后就下樓等候了。
當四輛車停好后,大李小田迅速搭好架子,架上攝像機,話筒接上電源,遞到方菲手上,攝像頭打開,一切準備就緒。
攝像機對著與張政委和郭團長握手的鄭聞凱先生,前面是拿著話筒的主持人方菲,她微笑著對著鏡頭說話:“現場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N市電視臺新聞記者方菲,我現在正在×××部隊進行現場采訪。我身后是來自W市的全國百強企業——聞凱集團董事長鄭聞凱先生,他在這次我市的抗洪搶險中為我市募捐了高達1.8億的資金,并全部用作搶險后勤保障和災后重建,現在他又和公司的員工們前來我抗洪搶險英雄部隊進行慰問。”
鏡頭一轉,方菲已經來到了鄭聞凱先生的面前,“請問鄭先生,這次您是怎么想到來慰問我們這些抗洪搶險的英雄們的?”
鄭爸爸微微一笑,說:“在剛剛過去的抗洪搶險斗爭中,我和我的孩子們都參與了,我們設身處地的感受到了軍人們的堅強和偉大,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面對這些與我的孩子一樣大的軍人們,我自然會喜歡他們。
還有,我們聞凱集團和N市在災后重建中有許多合作項目,昨天我們又和政府簽訂了一個軍民合作項目,這個項目就是要為解放軍指戰員們解決困難,讓他們感受到更多來自社會,來自我們的關愛。”
“在部隊領導的誠摯邀請下,我決定來部隊看看,也帶我的孩子們來看看,們感受一下部隊的精神,讓他們知道受人點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
在鄭爸爸的話語聲中,一箱箱的礦泉水、肉干等物質被戰士們一一搬下,抬進了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