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老房子
快下班的時候,時花韻接到‘貪歡粥鋪’老板周大叔的電話,他說聽了廣播感覺最近幾天到他店里喝粥的一個人很符合尋人啟事。
這個老人每天中午過來,吃完還打包很多帶回去。剛才趁著人少,和老人聊了幾句,老人說他姓齊,最近被騙了很多錢,覺得自己活了大半輩子,太失敗了。越聊周大叔越發確定他就是齊康順老人,所以趕緊給時花韻打了電話。
“周大叔,他現在還在您那里嗎?”時花韻的聲音忍不住發顫。
“他喝完粥就走了。”周大叔說道:“不過和他聊天的時候,他說他最近住在青林區,不過我記得那片平房已經廢棄了……”
“謝謝周叔!”沒等周大叔說完,時花韻就掛了電話沖進江桐辦公室報告了此事,江桐馬上聯系了張警官。
“我們,也過去找找吧。”時花韻建議道:“那片平房區域挺大的,多點人方便找。”
江桐眼里閃過一絲疑惑,但他沒有發問,點點頭,叫上一些同事一起前往青林區。
時花韻開著車帶路,直奔青林區。
青林區,位于江余市郊區,是江余市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平房小區,現在是沒人居住的、被完全廢棄的小區。
青林區,是十年前時花韻一家最落魄時候居住的小區。
驅車半個小時,高樓霓虹被遠遠拋在后面,眼前出現一片蕭條的平房。夕光斜垂,顯得這片安靜的地方更加落魄。
道路年久失修,水泥路早已開裂,車子開不進小區,大家只能徒步進去。警察還沒過來,江桐一行人打算先進去找人,兩兩一組,進去前江桐反復叮囑安全事項。
時花韻和江桐一組,進了小區,仿佛一腳踏進十年前。
低矮的房子緊緊擁簇在一起,墻皮多已剝落,露出鐵紅色轉塊。有些完整的墻皮被寫上了大紅色的‘拆’字,然而這片區域最終沒有被拆遷改建,而是被徹底地放棄了。一些房子前的院子里都是荒草,房子與房子間的小道隨處可見盆罐鞋頭等垃圾。
時間遺忘了這里,人們拋棄了這里。
江桐看見時花韻一路上開車的表情就有一些不對勁兒,到了這里神情更是奇怪。他默默跟在她身后,看她在平房之間‘熟悉’地竄著。
熟悉?江桐驚詫于腦海閃過的這個詞匯,時組長怎么會對這里熟悉?這里過去可是著名的貧民區啊,當他想問一下的時候,發現前面已經沒有了她的身影。
十五排、十六排……二十七排,時花韻的身子鬼使神差地帶著她到了這里。她猛然定住腳步,站在二十七排房的行道口向里看,她曾經生活過的房子就在二十七排中間一戶。
一步、兩步……每走一步,微微拂起的風都將她帶回過往,一幀一格的回憶在腦海浮現,黑白的畫面逐漸有了顏色和聲音……
第一次住進來的時候,一家人雖然疲憊窘迫,但收拾屋子互相鼓勵的加油聲里,夾雜了樂觀的笑……
撕碎成績單的那天,吃到的奶油蛋糕其實是咸的…那天時花韻還第一次發現站在她面前的哥哥,已經高大得像一面墻,幫她擋住媽媽的訓斥……
爸爸第一次被沒收推車時在外面喝得很醉很晚,回來時撞到了鐵皮門,‘咚’的一聲。看著倒在地上的爸爸,媽媽第一次露出手足無措的樣子……
……還有無數次,一家人抬頭享受的漫天星空,原來落魄時光里也有這么多珍貴的愜意。
不知不覺,時花韻站在了老房子前,右側的大木梯還穩穩當當地放置著。
時花韻無意識地伸出手摸門,鐵門‘吱呀’一聲開了,緊接著一聲蒼老又警覺的“誰在下面?”從頭上頂傳來。
被嚇得一哆嗦,時花韻抬頭,看見屋頂上一個老頭正彎著腰看著她。
齊康順爺爺?!時花韻看清了那張臉,比起尋人啟事上的老人,這張臉消瘦了更多,但看上去還算精神。
找到人了,時花韻松了口氣,拿出手機給群里發了位置共享。然后熟練地爬上梯子上了屋頂。
“齊康順爺爺,”時花韻拍了拍手上的灰:“大家都在找您……”
“你是誰?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老人看上去有些警惕。
“我是江余市電臺的工作人員,您兒子因為您失蹤報警了,然后警方到我們電臺……”時花韻還沒解釋完,發現齊康順老人根本沒在聽,并且突然兀自笑了起來。
“齊爺爺?”時花韻很納悶;“您在,笑什么?”
“小姑娘,你身手挺不錯,現在小年輕沒幾個會爬這種大木梯了吧,你還爬得挺利落。”齊康順老人笑著答道,眼神贊許,似乎在表揚她。
“啊?”齊爺爺的話讓時花韻非常迷糊。
齊康順坐回自己放在屋頂的塑料小馬扎,微微瞇眼哼起了小曲。
“齊爺爺?”時花韻向前靠近了齊康順:“齊爺爺,跟我下去吧?等會兒您家人就過來了……”
“明星啊,”齊康順嘴巴微微一動:“我沒臉啊……”
時花韻沒聽清,問道:“齊爺爺,您在說什么?什么明星?”
“我兒子,齊明星,這名字還是他媽媽取的呢,希望他長大可以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齊爺爺睜開眼睛,坐直了身體,冷不丁問道:“小姑娘,你覺得這梯子做得怎么樣?”
“嗯?很好?很結實?”時花韻一時之間被問懵了。
“那肯定,我做得木工,是最好的。”齊康順老人頗為得意。
“這架木梯是您做的?!”時花韻驚呼。
“是啊,我做的,”齊康順老人說道:“沒想到啊,過了半輩子了,還這么結實……”
“當時我也才二十多歲吧,帶著阿蓮,也就是我老婆,從村里到了城市。”齊康順老人漸漸陷入回憶里,自言自語:“那時候村里很多人來城里打工掙了錢回村子蓋了大房子,我也抱著同樣的想法來了,想著掙大錢,讓阿蓮過上好日子……我們來到城里第一個落腳點,就是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