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炮灰農女(38)
“走吧,先去銀樓看看。”秦大娘摸了摸貼身放好的布包,眉間有些不舍。
秦能有一絲猶豫:“要不,算了吧。”
“不行。”秦大娘聞言,神色變得堅定起來:“不過是一根銀鐲子,哪里比得上院試重要。去年你只是差了那么一點,你那先生也說你在私塾用功,哪能因為一點銀錢耽誤我兒。”按照正常時間,院試三年兩考,去年一次,下一次該是明年了。今年天家開了恩科,時間是緊湊一些,可等于是又多了一次機會。
秦大娘捏了捏手里的布包:“早知就……”
“娘。”秦能忙喚了一聲。
他們是直接被姜家三房放在鎮門口的,現在進進出出可是不少人。
秦能知道娘的心思,只是他這個時候不和姜春柳掰扯開,往后那將家人只怕像水蛭一樣吸附在他的身上,而那個時候他身上帶著功名,做什么都束手束腳,不像現在,想查可以但沒有那么容易,且時間過去,有些東西也查不見。
失去了姜春柳銀子的支持雖然讓他倍感拮據,但這只是一時的。
對于院試,秦能還是十分自信的。
“娘,您放心。等日后,這樣的鐲子,您拿出去賞人都拿不出手。”賞人的東西都比現在這個老銀的手鐲好,那日后得多富貴。
對秦能的承諾,秦大娘絲毫不懷疑。
母子二人避開了人,進了銀樓,沒多時出來。
秦能臉上帶了一絲喜色,秦大娘有些許感傷。等秦能去了私塾找先生商量作保的事情,秦大娘在鎮子上轉了起來。
鎮子不大,有心的話,很容易撞見人。
但鎮子也不小,真的這么繞上幾遍,也是挺累人的。
“難道走了?”秦大娘皺眉,她是想跟著姜家人看看的,順便也搭乘便車,給了秦大牛銀子后,那手鐲已經是她最后值錢的東西了。
可日子還得過,姜家能那么快發家,手里肯定藏了東西,要是能漏一點出來,也夠她日常開銷了。
結親的事情她是不想的,就姜艾青那丫頭片子,山里的野豬都不怕,真要發起瘋來,他們兩母子都不夠看的。
她就想要一點財而已,不過分吧。
姜艾青是不知道秦大娘在打她的主意,就是知道了也不在意,老虎嘴邊的毛當是誰都能拔的?
她是不在意秦家的,也不會特別關注那邊。
倒是姜來南,在新宅子幫忙的時候,偶爾和他那么大的人偷溜出去玩,家里人見狀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幾個大孩子在一起,不外乎瞎逛瞎轉說說閑話。
有關秦能和姜家老院兩孫女的事情,他是聽得一個正著。
“姐。”為了表示尊重,哪怕姜老三腿腳不便,在打聽到鎮上有兩個私塾后,還是同陳氏一起親自帶著姜來東和姜來南兩兄弟去見夫子。
姜老三在詢問過兩家私塾都不錯后,特意避開了有秦能在的那個私塾。
他雖然氣老院,也不喜歡兩個侄女的做派,但更厭惡秦能這樣的人,故而十分不愿意讓自家孩子與他在同一個地方讀書。
姜艾青沒進去,姜來南很快也出來了。
“怎么你一個人?”姜艾青往院門口看去,沒見其他人出來。
“陳先生留哥哥問話呢。”陳先生就是這家私塾的先生,聽說在考舉人的時候數次不中后,非常干脆地放棄回這里開了一個私塾。因而比起秦能所在那個私塾的先生年輕了二十多歲。
姜艾青看了看姜來南。
姜來南就笑:“爹娘陪著大哥,我來陪二姐。”
“好。”姜艾青嫣然一笑,伸手摸了摸姜來南的腦袋。姜來東能被單獨留下來,要么受重視要么不過關,看來南的態度,顯然是前者。兄弟二人一起進學,最怕一人特殊,好在姜來南并不太在意。
要說姜來南不聰明嗎?
并不是,相反他更加機靈多變。
能說夫子這樣錯了?
也不是。
只是姜來南到底年紀小,性子不定,反而是姜來東這樣沉穩能坐得住的。
陳先生看起來十分喜歡姜來東,一聊就是好久,姜老三和陳氏中途被送了出來,就是這樣待客的態度也非常好。
一家人喝著茶,等著姜來東出來。
等他們離開私塾,已經快到飯點了。
他們是一大早吃了飯出來的,中間因為牛車的事情有所耽擱,是以在和秦家人分開后立馬去找了經常賣野物的酒樓打聽私塾,隨后去買了拜師所需的入學禮,在私塾呆的時間有些超出預計。
姜艾青從身后的背簍里某處一個油紙包遞給姜來南。
“爹娘,大哥,這是二姐在過路攤子上買的紅棗米糕,可好吃了。”紅棗米糕被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拿在手上十分方便。
姜老三用袖子擦了擦手,姜艾青忙遞了一個水壺過去。
姜老三拿在手上笑了笑,沒說鄉下人不用這么講究,只她給了就拿過來。
幾個人都只吃了一小塊墊墊肚子,蓋因為姜艾青不讓多吃。
雖覺得不比多花冤枉錢,那陳先生對姜來東是看重的,為此還送了一套文房四寶,可該給的束脩并不能少。
單今天買的肉條,一人十條,還有其他四禮就花了四五兩的銀子,以后每月一兩銀子包食宿,這還不算筆墨紙硯這些消耗,還有書籍這些。
陳先生是當做閑聊說了出來,也是給姜家人心里打個底。
哪怕有姜艾青在,可先前不過是家里沒辦法,哪能真的無所顧忌地用閨女以命相拼才得來的銀子。
兩個孩子的束脩,像是巨擔壓在姜老三身上。
姜老三壓力很大,這份壓力讓他更強烈地盼望腳傷快點好。只是壓力再大,也沒有強加在姜艾青身上的想法。
酒樓的飯菜很好吃,姜艾青也沒有點多,她沒有大肆揮霍的喜好。
吃過飯后,去了醫館。
老大夫見了姜老三,又看了看三房一家人,同第一次見到的狼狽樣不同,如今每個人都穿著全新或是八九成新的衣服,因為吃穿不愁,氣色更是紅潤。
老大夫著重看了看姜老三,撫須笑道:“要是一直這樣好著,說不得不需三個月就能好。”
姜老三大喜,千謝萬謝過老大夫,一家人拎著藥出來。
陳氏因為心情好,接下來都不用姜艾青說,一家人開始逛起鎮子來,新宅子缺的東西太多了,鍋碗瓢盆原先都是緊著用,現在卻是不行,更別說其他什么東西,除了能方便攜帶的,其他都讓對方送到楊柳村去。
陳氏是一點也想不起來,到時候那么多東西送回去會是多大的陣勢。
就是想起來,也不在乎了。
偌大的宅子都建起來了,再扣扣索索掖著藏著,也要別人能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