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宿債難消
路途不遠,卻因意濃的“嬌弱”顯得格外漫長。
她走走停停,一會兒嫌日頭曬,尋樹蔭歇腳。
一會兒說繡鞋硌腳,扶著小檀蹙眉。
漸離始終落后一步,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垂眸靜立,如同路邊一株沉默的青竹,耐心地等著。
風吹動他洗得發白的道袍下擺,拂過地上的塵土,他卻站得筆直,纖塵不染。
有那么一刻,意濃歪頭打量他沉靜的側臉。
晨曦勾勒出他清晰的輪廓,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陰影。
這專注等待的姿態,竟莫名地讓她想起了書生。
宋知意。
那個總帶著溫和笑意、慢條斯理講故事的說書先生。
一個念頭倏地閃過——
這干凈得不像凡塵中人的道士,和那洞悉世情卻隱于市井的說書人,五官輪廓間,真的很相似。
她紅唇微啟:“道長,你是天生就是道長嗎?”
漸離頓時感到有些無措,怎么會有人這樣問?趙府嫡女理應非常懂禮儀才對。
“趙小姐,您想問什么?”
他壓下不解,溫和問她。
意濃眸子里是明晃晃的調戲,“道長,是天生就是道長嗎?”
漸離微微皺眉,末了,長嘆一口氣,似無奈。
“不是,我幼時由于身體弱,父母便把我送上了山。”
真的很像。
那說書先生亦是如此,總是耐心回答她那些天馬行空的問題。
她唇角勾起一絲玩味的笑,旋即又隱去。
不過皮相罷了,這世間相似的皮囊多了去,內里是仙是魔,誰又說得清?
就像她自己,頂著趙家嫡女的皮囊,內里卻是從地獄爬回來的惡鬼。
*
終于,巍峨的朝元閣出現在眼前。
依山而建,飛檐斗拱,氣勢恢宏。
朱紅的宮墻,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莊嚴肅穆的光芒。
這里是皇家道觀,香火鼎盛,往來皆是達官顯貴,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檀香氣,也彌漫著一種無形的、與皇權緊密相連的威壓。
守門的小道士見到漸離,恭敬行禮:“師兄。”
目光卻忍不住好奇地瞟向他身后那個身著華服、容色絕艷卻眼神疏離的少女。
漸離微微頷首,引著意濃繞過香客如織的前殿。
又穿過幾重回廊,走向后方更為幽靜肅穆的殿宇。
越往里走,檀香的氣味越發沉厚,誦經聲若有似無,四周也愈發安靜,連腳步聲都顯得格外清晰。
意濃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這里的一切都透著一種秩序井然的“干凈”。
漸離在一座名為“清虛殿”的大殿前停下。
殿門敞開,內里光線略顯幽深,只有長明燈跳躍的火光映照著中央巨大的三清神像。
神像下方,一個須發皆白、身著紫色法衣的老道正閉目盤坐于蒲團之上。
他面容清癯,身形瘦削,周身卻縈繞著一種沉靜如淵、深不可測的氣息。
“師父。”
漸離在門檻外便停下腳步,躬身行禮,聲音恭敬而清朗。
老道緩緩睜開眼。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漸離身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慈和。
隨即,便精準地落在了意濃身上。
更確切地說,是落在了她皓腕上那只古樸詭異的節陰鈴上。
那目光銳利如電,瞬間穿透了意濃刻意維持的慵懶表象,仿佛直抵靈魂深處。
意濃心頭一凜,面上卻依舊掛著那抹漫不經心的淺笑,甚至挑釁似的,將戴著鈴鐺的手腕微微抬了抬。
鈴鐺在幽暗的光線下,反射出一點冰冷的光澤。
老道的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漸離,”
老道的聲音低沉而緩慢,帶著一種奇特的韻律,在大殿中回響,
“你此次下山,可有所悟?”
漸離恭敬回答:“回稟師父,弟子愚鈍,尚在參悟中。不過此行,弟子帶回……”
他頓了頓,看向意濃。
“這位姑娘身攜一奇異之物,陰邪之氣甚重,弟子見識淺薄,不敢擅專,特帶回請師父法眼一觀。”
“嗯。”
老道淡淡應了一聲,目光卻未曾離開意濃。
“這位姑娘腕上之物,確非凡品。”
他頓了頓,目光在意濃臉上逡巡,“只是……姑娘本身,更令貧道意外。”
意濃心中冷笑,面上卻一派天真無辜:“哦?道長此言何意?莫非小女子臉上有花?”
老道沒有理會她的戲謔,只是對漸離道:
“漸離,你且去后山靜心池畔,默誦《清靜經》三遍,滌心靜慮,再回來。”
“師父?”
漸離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師父極少如此明確地指派他做這種看似無關的功課,尤其是在有客在場時。
“去吧。”
老道的語氣不容置疑,帶著師長的威嚴。
漸離看了看意濃,又看了看師父,終究不敢違逆,再次躬身:
“弟子遵命。”
他轉身離去時,目光與意濃短暫交匯。
意濃沖他眨了眨眼,笑容里帶著一絲狡黠,仿佛在說:
瞧,你師父也覺得你礙事了。
漸離心頭那點微瀾似乎又動了一下,他迅速垂下眼簾,快步離開。
空曠的大殿里,只剩下意濃、小檀和老道三人。
檀香的氣息濃得幾乎化不開。
老道揮了揮手,小檀只覺得一股柔和卻不容抗拒的力量將自己輕輕推出了殿門。
厚重的殿門在她身后無聲地合攏。
*
殿內光線更加幽暗,只有神像前的長明燈跳躍著,將兩人的影子拉長,投在冰冷的地磚上。
老道站起身,紫衣無風自動。
他沒有再看那節陰鈴,而是直視著意濃的眼睛。
那目光仿佛穿越了數百年的時光塵埃,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悲憫與沉重。
“愉妃娘娘,”
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古鐘敲響,在這寂靜的大殿中激起無形的漣漪,
“兩百余載光陰流轉,您……何苦執著至此?”
意濃——
或者說,風樂愉——
臉上那層慵懶的、漫不經心的面具瞬間凝固,隨即如同冰面碎裂,露出底下深藏的寒冰與恨意。
她瞳孔驟然收縮,周身的氣息瞬間變得陰冷刺骨,仿佛從地獄帶來的寒氣瞬間彌漫了整個殿堂。
長明燈的火苗猛地搖曳了一下。
她緩緩抬起下頜,唇邊勾起一抹極其艷麗卻也極其冰冷的弧度,聲音如同浸了寒泉,一字一句地反問:
“道長,您看錯了。愉妃娘娘?”
她抬起手腕,節陰鈴發出極輕微的一聲脆響,
“早就死在萬箭穿心之下了。現在站在您面前的,是趙家嫡女,趙意濃。”
她向前踏了一步,鮮紅的裙裾拂過冰冷的地磚,如同盛開的彼岸花,在這莊嚴肅穆的道家殿堂里,顯得妖異而格格不入。
“我啊,不過是循規蹈矩,入了這輪回罷了。”
她的語調輕飄飄的,帶著刻意的天真,眼神卻銳利如刀,直刺老道。
“您瞧,我這新身份,新皮囊,可還過得去?”
老道深深嘆息一聲,那嘆息仿佛承載了太多的無奈與因果的重量。
他目光掃過那枚緊貼她肌膚的節陰鈴,緩緩搖頭:
“皮囊可換,宿債難消。”
“娘娘,您帶著這來自九幽之下的‘節陰鈴’,便是強行將自己困在了陰陽夾縫之中。”
“它鎖住了您的怨,您的恨,卻也鎖住了您真正‘新生’的可能。它……”
“是您不入輪回道的印記,亦是您行于陽世的枷鎖。有此物在,您什么都做不了。”
風樂愉聞言,非但沒有被戳穿的惱怒或沮喪,反而低低地笑了起來。
那笑聲在空曠的大殿里回蕩,帶著幾分凄厲,幾分嘲弄,最終化為一種冰冷的決絕。
她抬起手腕,將那只古樸的鈴鐺舉到眼前。
幽暗的光線下,鈴鐺表面似乎有無數怨魂的虛影在無聲嘶吼。
她的聲音輕柔得如同情人低語,卻字字淬冰:
“所以啊,道長……”
她的目光從節陰鈴上移開,再次投向老道。
那雙被霧氣籠罩的眸子里,此刻只剩下燃燒了近百年的復仇烈焰:
“我這不是……來找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