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敖順大怒,吼道:“齊天大圣豈是你這個下方小神能夠褻瀆的,居然還說懲戒,我看你真是膽大包天了!耕父你信也不信,本王現在就可以發起大水,一舉淹了你的豐山,讓你惶惶如喪家之犬,無處安身?”
敖順怒聲高喊,與見玉帝時的唯唯諾諾截然相反,把龍的嚴威全都發揮出來了。
耕父神趕忙又把身子低了低,但牙根卻是咬得緊緊,對敖順的仇恨升騰到極點了,試問世間誰人不重面子?而敖順如此質問自己,把自己面子都丟盡了,他豈能不恨?
但耕父神何其精明,也是幾千年的老魔了,心機深沉無比,自然是可以抑制住怒氣的。他連忙求饒:“龍王饒命!龍王饒命!”
敖順已經賺足了威嚴,他是精明之人,知道該收了,況且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耕父神的神通高不可測,自己也非對手,于是他把怒容和語氣平緩了一些,道:“你現在就把孫悟空放了,本王可以既往不咎!”
“這……”耕父神仍舊沒有立刻答應,有些猶豫。
這時,東海龍王對另外南海西海兩龍王使了個眼色,三人便心意契合,各從口中噴出幾道水柱,是各色真水,真水噴出,引起泡沫水花無數,自空中飛灑而下,落在下方幾座小山之上,小山立即爆炸開來,爆出轟鳴,激起九色煙霧。
這一招干脆利落,正是為了恐嚇耕父神,施展完后,三個龍王也不說一言,一切盡在不言中,各自心知。
耕父神驚恐更甚,心中略微衡量,自知不是對手,便連連道:“小神遵命!小神遵命!”說罷單手大張,五指分開,兀自虛盤,數道魔云黑氣縈繞幾圈便現出了一個鐵籠,里面禁錮的正是孫悟空。
這個鐵籠血火環燒,陰魂煞氣守護,僅僅是一個晚上,就已經把孫悟空折磨得筋疲力軟了,此時可看到籠中的孫行者嘴唇艾白,身體疲軟,哪還有西天取經時的靈動。
耕父神口吹一條黑氣,輕輕一蕩,鐵籠便消散無蹤,又把孫悟空送出,北海龍王已化出人形,兩手接住,神情間竟充滿憐憫。
“小神告退!”耕父神是片刻不想留在這里了,片刻不想見到四海龍王,免得氣死自己。魔云轉向,閃入群峰之中不見。
四個龍王皆化作人形,東海龍王是青臉紅須,西海龍王是須發皆白,南海龍王是須發橘黃,北海龍王是須發濃黑,他們的頭上都生有彎角。
孫悟空已很是衰弱,法力稀缺,是無法靠自己運功療傷了,四海龍王見此也是很焦急憂慮,直接在虛空之中,各人依東西南北方位站定,各施法力,頓時一圈一圈的、各種顏色的法力被揮灑出來,在孫悟空周身環繞流轉,形成一個巨大的九彩光圈,療愈著孫悟空的身體和元神。
耕父神的那個鐵籠乃是先天靈寶,上古之時雷公曾到人間作惡,便被這個鐵籠禁錮過,單靠法力道行雷公也是無可奈何,由此可見這個鐵籠的厲害了。
在四龍王的法力療救之下,孫悟空恢復得很快,半個時辰后,嘴唇已無半點蒼白,人也已經醒轉,但仍有些迷糊,見此情況一時不解,把猴手放在額頭間觀察了起來。
四龍王把法力內收,頓時九彩光圈消失,孫悟空從虛空中緩緩降下,此時他完全回想起了事情的經過,想起自己被耕父神抓起,關進籠子里,頓時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咬牙切齒了一番,而后習慣性地想取出金箍棒,然而還哪有金箍棒。猴子猛然焦急,連忙到了昨日插棒鎮壓周天的那處,四下尋覓了一番卻見不到金箍棒的影子了。
“大圣,大圣!”四龍王見孫悟空一醒轉變如此焦急忙碌,皆感不解,追上去問道:“大圣尋找什么?講與我等聽聽,我等可以幫你呀!”
孫悟空四下蹦跳著,尋找著,同時說道:“俺的金箍棒不見了!金箍棒昨日插放于此,卻為何不見了?”
北海龍王從始至終的目的就是得到金箍棒,用以鎮壓北海海眼,如今金箍棒不見,他自然也很是焦急,連忙問孫悟空事情的來龍去脈,孫悟空也一一道來。
現場找不到,孫悟空便立馬念動咒語,感應法寶所在的位置,然而結果令他幾乎絕望,因為在他念咒之時他只感到意識中一陣浩渺迷茫,捉摸不定,哪里有法寶的半點訊息。孫悟空不甘心,又連續念了幾遍,結果仍是如此。
“難道是耕父取走了金箍棒?”焦急之中,敖順說道。
“不可能,”孫悟空立時打斷,“俺的金箍棒乃是定海神鐵所造,它與俺共處了上千年,是相依相融,不分彼此,即使被人盜走了,又消除了上面的印記,多多少少也還會有些感應的,況且豐山就在此處,并不遙遠,自然更容易感應了。而且俺在上面留下了元神烙印,那耕父神即使神通再高,也要費些時間方能抹除,一夜之間不可能成事。”
孫悟空說得不錯,昨夜周天借用了月華之力,又用了捆仙索,仍舊抹除不了悟空的元神烙印,最后用上那個白玉瓶方才成功,可見其元神烙印的強大。
但孫悟空哪里想得到,他的金箍棒已經被“分化瓦解”,依靠咒語也斷然感知不到的。
“那會不會是來了其他修士,把金箍棒取走了?”
“大圣,有沒有可能是你昨天鎮壓的那個小怪取走了?”
“大圣,現在該如何是好?”
一時之間,四龍王也很著急,紛紛出言。
孫悟空雖然還帶有些許猴子的野性,但也是粗中有細,此時也是在仔細思索,這里人煙荒僻,他可不相信昨日正巧有其他人來了,并能把自己的金箍棒盜走,如今看來,周天很是可疑,所以左思右想后,他對四龍王道:“幾位老龍王,依俺所見,那被俺鎮壓的小鬼應該是一條線索,僅僅一夜他應該沒走多遠,俺老孫想懇請你們差遣水兵,把這方圓千里搜尋搜尋,定要找到那個小鬼!”
“好好好!”
四海水兵如此之多,別說搜尋方圓千里,就是萬里也不會如何費功夫,再說金箍棒對于北海龍王而言是至關重要,四龍王當然速速應承了。
而后,四龍王各自回去,孫悟空也相隨而去。
卻說周天得了阿彌陀佛的偈頌洗心,元神意識皆甚是清明,睡眠質量很好,一夜飽睡,醒來已是紅日三竿,天光明媚,林間鳥雀歡鳴,蜂飛蝶舞,一派和樂安好的光景。
周天的初衷是到昆侖求道,哪料到一路上有這許多變數,現在總算安定下來,他自然是繼續往昆侖趕路。
昆侖山在西邊,那里山勢如龍,群峰橫貫,據說大小山峰有數千座,而且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名傳四海的昆侖派便在其中,中乘神仙很多,大乘神仙也不在少數,是第一等的名門正派。昆侖山如同一道屏障,把中土與西地分割,山外是一片方圓數千萬里的大漠,穿過大漠便是西地了,那里是佛教的圣地,那里的人崇佛者多,崇道者少,而中土則是信道者居多,不過佛教宗派也有很多。
如今周天修成變化之術,他直接化作一陣風吹走了。然而終究還是變化術不成熟,飛行速度比不上騰云駕霧,而且頗為耗費法力,飛了幾十里就要停下休憩,于是他又改回駕云趕路了。
大約飛出了一百余里,前方是一片丘陵,地形渾圓,由七八座小山丘環繞而成,那些山丘雖然低矮,但山上卻樹木蔥蘢,綠意盎然。
周天注意到當中有人煙,聽到了一些人聲,更令他驚喜的是還有微微的法力波動,這說明那里有人施展道術。周天雖然在道行上并無增進,但擁有了捆仙索和金箍棒玄鐵這些高級靈寶,而且又修了八大變化,六根感應上也會更為靈敏,十里之內的法力波動是能夠感應到的。
周天有些好奇,便下了云層,落身在那片丘陵上,這時才發現原來這里是一個小鎮甸。圍著小鎮兩旁的是長滿灌木叢的峰巒,放眼望去此地似乎頗為偏僻,其實不然,因為這里是一個中轉站,前后連接著一條坦蕩的官道,每天都人來往返不絕。鎮里有茶亭,有藥鋪,有客店,臨時的攤檔也很多,賣傘的,賣竹帽的,賣燈籠的,應有盡有,本該是非常熱鬧的,然而今天卻是一番“蕭索”景象,很多攤檔都收歇了,人流很是稀疏。
周天兀自走在大路之上,顧盼著這里的情況,說實話,雖然他修道,理應看透世俗繁華,但他卻始終未曾看透,對之常常懷有一種濃郁興趣。
周天運起真元細細感應,感知到了法力波動的來源,便循著線索找去。果然,轉過幾條道路,繞過叢山的圍繞之后,視野為之明朗,前頭是一座臺柱形的矮山,山頂距離地面僅有十丈左右,雖矮,但林木蒼翠,花草繽紛。
周天感應到法力波動正是來源于此,他仰頭望了望這座小山,隨即法訣一引,身形化作煙氣,一瞬便上得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