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會就在第二天,幾代先帝在二月初二祭祀典禮結束后會選妃入宮為皇嗣開枝散葉。選妃條件也極為苛刻,經過層層篩選比拼才情極為突出才能入宮。最后演變成女子間的才藝展示,設置討趣的玩法,公子們就會在這過程中留意心儀的女子,若有機會便會交談了解,過后便請媒婆上府提親。
人一多久會有相互比較,閨閣中的少女也會鉚足了勁鉆研自己的才藝。但是往年風頭最盛的就是蘇將軍府大小姐蘇晴和定國公府大小姐李懷靜。
最有看頭的也是這兩位美人的才藝,蘇晴擅長詩琴,李懷靜擅長琵琶和舞。兩人不相上下,但是李懷靜比蘇晴多參加三年迎春會更矚目。
李琴瑟覺得今天女兒有點不一樣,絕對不正常。起一大早居然在挑首飾?女兒何時在意這些東西?平日里都是從簡單調從不惹眼。
蘇相思換上淡紫白金線仙云交領寬袖長裙,在披上月白柔紗大袖,背面從底部由多至少向上蔓延淺紫色小朵薔薇花,寬袖上的花枝也綴滿姿態各異半開花骨朵。在別上薔薇花鑲細珠的同款系列絹花。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小家碧玉溫柔出水。
松香心里懷疑小姐是不是昨天被刺激瘋了,瞧瞧,不早點對慕世子下手后悔了吧。
迎春會沒有那么多規矩,男席和女席只隔五尺寬的小河,相互展示才藝時候也能看得清楚。兩邊涼亭多能容下十人,還會搭上牢固大布棚擺上點心茶水供眾人休息。空地上擺放五個大桌椅擺上筆墨紙硯任由在場的人發揮。
為了現場不單調,無趣。四季園無償提供稀缺盆栽花卉賞玩。
還未到午時以后世家小姐和公子到會場,無意間隔河對望觸碰到對方眼神,眼里含羞移開目光。
蘇晴和蘇相思提前半月就重新定做新的衣裙首飾。蘇晴從頭到腳就一個仙字,而蘇依玲就是純良。蘇依玲就聰明在不會刻意去效仿蘇晴的氣質搏眼球,而是另走一條很少人選的路。
蘇老太太領著女眷到宴席時人不少極熱鬧,全是精心打扮過的千金大小姐,快要把園中的景色比下去。這樣的席面上,每件首飾和衣裙都是精挑細選,既要別致高雅也不能庸俗累贅。
“大家都別據著,各自玩去吧。”蘇老太太也知道大家心里的小九九,難得出來一次就讓她們放開了玩。
得了準話分散開,蘇相思沒有相識之人,只能老實跟在李琴瑟身旁游走夫人間。更有夫人主動和李琴瑟搭話順帶看看未見其人先聞其人的三小姐。
蘇相思乖巧跟在身旁,多笑少說話,要是夸了她在紅個小臉。一圈轉下來,大部分夫人是碰了面。其他人也算是見過蘇三小姐。
李懷靜和閨友在涼亭里歇腳,心思一直在凌嬌身上。她喜歡慕錦塵知道的人不少,現在遲遲沒的定下婚事也是在等他點頭。可是不管再怎么努力慕錦塵從不給她點回應,她等得起慕錦塵,可是家里人等不起。
看到凌嬌身邊的夫人走開,和閨友打過招呼朝她走去。無論如何也要給慕夫人留下好印象。
而蘇相思這邊不是沒有看到李懷靜,好像和嬸姨很熟稔。李琴瑟小聲給她介紹各小姐和夫人,沒看見她有反應順著她目光看去,心里了然,毫不在意道:“定國公府家的孩子出類拔萃,也是做兒媳的人選。”
蘇相思心里一抖,兒媳嗎?
李琴瑟撇一眼還沒反應的女兒不繼續說,逼急了反而適得其反。
陸續有太監端著筆墨紙硯輪流到各位小姐前,每位小姐都要在紙條里寫上要表演的才藝和落款。到時候由皇后和皇上一同抽簽幾個表演的順序。沒有抽中的也可以自發表演,最后選出最精彩的賞珍寶或者應一個請求,帝后允諾一個請求是最吸引人的,有人不甘心就可以主動站出來相互比拼,在選勝出那位。
或者,入宮為妃。
琴棋書畫歌舞女紅插花這幾樣閨閣女子自小開始都要練習一樣,胸有成竹就很快寫好紙條。蘇相思就有點犯難,她擅長的不太方便拿出手,抿嘴沉思一會寫了一個,落款寫上名字。但愿入畫手氣好別抽中她。
隔著小溪隱約能聞見對面女席飄來的胭脂水粉清香,風流倜儻的公子哥自然知道今天除了再皇上王爺面前自己的策論點,還有母親千叮嚀萬囑咐的大事。
大多夫人相互攀談之間就能大致了解某個閨閣女子的脾性,即使中意了也要看自家兒子的意思。
女席和男席擺放桌子是讓每個人可以隨時揮墨,三五兩群一起評點。
公子哥們遇上兒女情長還是會臉皮薄,要是直勾勾望著對面的人難免會嚇到。只能偶爾張望偷看讓自己心動的女子。
慕世子就不一樣了,進場到現在就一直站在亭子里背著雙手面向女席不動如山。雖好奇慕世子看上的事哪位女子也不敢貿然去打擾。臉上明擺著‘生人勿進’
這些所謂的賞花品詩他沒有任何興趣,破天荒早到這來等。昨夜從蘇茗瑾那回來,氣得睡不著。氣那小妮子竟然不給他任何解釋的機會,也不能硬闖進她的屋子里。
蘇相思剛到會場時候,慕錦塵就很快看到她。李琴瑟帶她到哪目光就追隨到哪,一顰一笑都收進眼底。眾多女眷里就只看到她,也只想看到她。
看到母親在和李懷靜說話時慕錦塵眉心一跳,不管她們在聊什么,這要是被思兒看見就不妙。
下一秒,思兒果然看見了,越是面無表情,慕錦塵就越不明白她的想法。
思兒不理他,他就去一直找她,只要理他就還有機會。心里繞幾個彎已經有打算,而且有信心抱得美人歸。這么一想揚唇輕笑,把對面姑娘們迷得心跳加速。
蘇晴已定親,她看向對岸時大家都以為是在看楊洵。只有她自己知道心底想的那個人,每年迎春會有不少的官臣想要把庶女送進瑜王府,但是瑜王什么人物,正直大義不沉迷女色。
自從元宵會之后就再也沒能和瑜王見過一面,雖從書信上表明了心意解釋了當晚的情形化解兩人之間的隔閡。但是蘇晴心里從沒安定過,來到行宮一直想辦法能和瑜王說上一句話。
別家夫人都是讓女兒多瞧幾眼少年郎,而宋氏只讓蘇依玲如何在皇上面前表現。一直灌輸她是要進宮為妃享受榮華富貴,對面的少年看歸看但絕不能心動。
心動又怎能是蘇依玲所能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