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她閑聊
拉著阿香進屋坐下,吳莎就去把昨天買的布料拿了出來,里面有兩塊男用的料子,她把深色地拿了出來給了阿香。
“這是給表哥買了,我就不沾手了。這一塊是拿來送禮的,等會兒裁出來了,我給殿下做一身新衣服。”她說著,又從里面拿出一塊桃色的,上面還帶著梅花紋,“瞧,我就是說的這塊可以給燕子做身衣服,小姑娘穿肯定好看。”
“不用,這塊一看就挺貴重。”阿香連忙推脫。
“便宜的我還不好意思給呢。”吳莎大氣地說,又把剩下的布料一塊塊放好,說:“我這回來都沒帶什么衣服,本來昨個想在鋪子里買成衣的,想想離過年還有段日子,趕一趕還是能做幾身衣服出來,就沒花這個錢。對了,我還得去買幾雙鞋子。”
“不用買,我那有納好的鞋底子,安個鞋面就能穿。”
“我腳大,怕不適合。”
阿香朝她的腳看了一眼,的確比她備著的鞋底子要大,頓了片刻后就說:“不打緊,納鞋底挺快的,府里其他婆子也肯幫著做,不要花錢去買成衣。”
“她們肯幫?”
“一雙兩雙是肯的,多卻也不行,她們也靠這個賺些小錢呢。”
“聽說阿香姐繡活好,能做些荷包帕子賺錢。”
“都是一些小錢,幸好府里事少,楊管家也沒有攔著我們賺點零用。”
“你是賣到相熟的店家?”
“是,是賣到了云記布莊,我都是賣到那兒。進了郡王府后,不好隨便出入,還是楊管家幫我帶過去的,價錢也比以前賣得高了。”
“云記布莊呀?那兒的布多嗎,若說跟你認識,能不能便宜幾分?”
“你的這些料子,一看就是云記布莊沒有的,那是家很小的布莊。也不怕妹妹笑話,我的繡活若是拿到大繡莊去,還不夠好,只有云記布莊這樣的小鋪子會收。”
“若是不好,表哥怎么會讓你做殿下的衣服?若是往上比,那定然是有比不過的時候,比一般媳婦好就成了。不過做針線傷眼睛,以后呀,也用不著做那么多。”
阿香紅著臉點點頭,差不多的話楊管家也跟她說過。吳莎一看哪有不明白的,心下暗想,那小子倒會心疼人。兩人一邊閑聊一邊裁起了布料,忠上見兩人在楊管家的屋子里做活,就去了徐喻明跟前侍候著。這間院子沒有正院那般大,兩人在這邊聊天的聲音,邊上的房間也聽得見。徐喻明傍晚醒來時,就隱約聽到有人在說話,嘰嘰喳喳的倒是熱鬧。
“是誰在說話?”他問道。
忠上就坐在床踏板上,還沒有發現徐喻明醒了,聽到他說話便不由起身,回道:“是吳娘子和周娘子。”
徐喻明又聽了一會兒,因為隔得遠也聽不清她們在說什么,不知不覺便又睡著了。
阿香姓周,府上的人都叫她周娘子,也只有楊管家叫她阿香,她的女兒如今跟著她姓周,旁人都叫她周小娘子,也有人打趣她時會叫她楊家小娘子。
燕子做童養媳這些年,在婆家天天吃不飽穿不暖,楊管家去接她時她正發著燒在山上砍柴,她婆家本來不肯放了她,是她一急之下暈倒了,他們知道她病了怕花錢,索性就把她給賣了想拿錢另去買一個好的來。
燕子被楊管家買了下來,送到了阿香身邊,心下對這個陌生的伯伯很是感激,后來知道了這個伯伯可能會成她的后爹,一點也沒有排斥還有幾分期待。可她做過別人家的童養媳,說不定會讓人丟臉,平時就總呆在屋里,不敢出去見人。她本就怕生靦腆,阿香平常也總勸她,盼著她不要太安靜,女子是要溫柔一些,但不能軟弱。她就是太軟和,若她從一開始就能硬氣一些,燕子就不會被賣,還吃那么多苦了。
阿香直呆到傍晚,才一臉輕松地從楊管家院里離開,她覺得吳莎真是個頂好的人,下一次一定要帶上燕子一塊兒來跟她說話。吳莎等她走了,捧著裁好的布料回了徐喻明的屋子,進屋卻沒發現能放的地方。忠上見她來了,就出了屋子去院里走幾步。吳莎也不攔他,四下看著什么地方能放她的東西,一轉頭卻發現徐喻明醒了。
“要喝水嗎?”
“不聊天了?”
兩人同時開口道。
吳莎不由一笑,說:“不聊了,吵著你了?”
“那倒沒有。”徐喻明回道,朝她看了過去,“你怎么老問我喝水呢?”
“水多重要呀,人可以不吃飯,但不能不喝水。再說了,除了問你喝不喝水,我還能問什么,問你要不要去放水?”
弄明白了她話里的意思,徐喻明本來是想喝水的,都不知道要怎么開口了。他有些無奈地瞇了一下眼,感覺躺得有些背疼,就想要起身,手剛在床上一撐,力氣就消了大半,胸口又隱隱作疼。
“還是想喝水的吧。”
吳莎上前一手抓住他的手臂,一手從他的后背穿過扶住他的肩,把他扶了起來,又拿過放在床尾的被子墊在他身后。等他坐穩了,吳莎為他倒了一杯熱水,他喝了半杯就不想喝了,垂著頭有些難受地皺著眉。
“可是哪里疼?”
他搖搖頭,一時沒力氣說話。吳莎把杯子一放,握了一他的手,又探了一下他的額頭,感覺體溫還是正常的,人也有意識,還沒有必要去把康大夫叫來。
“你慢慢呼吸,心里不要急。”
他沒有出聲,好半晌才睜開眼,虛弱地看著她,“總歸是不會死了吧?”
“不會,還會健健康康的,娶個漂亮婆娘生一打娃。”吳莎打趣道,說到這個腦中倒是一閃,目光落在他臉上,問:“你那親事,要不要上個折子問問陛下的意思?”
徐喻明沉默了半晌,垂下眼說:“等我病好了再說吧。”
徐喻明有一門親事,還是王太后定的,定的是太后親妹之女所生的謝家姑娘,比徐喻明小一歲。后來王家出事,太子自盡,謝家并沒有受到波及但也低調不少,這親事就沒有人再提起。但是親事是有明旨的,朝中沒有人不知情,就這么消無聲息地算了也說不過去。
吳莎在京城的時候,也沒聽說謝家給女兒重新挑選婚事,兩邊也不知是個什么心思。

路邊的老貓
五一快樂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