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我還是小型工作室負責人時,我看報道說起優衣庫品牌在原材料的問題……
“可能做生意做久了會明白……”亮陷入自己生意上的成本計算,這個問題也與同窗生徐志文討論過。
“很多中國人可能最上頭是滿腔熱血的愛國情懷,以及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被任何一個國家取得他們心里的滿足。”徐志文他的理解,很多人聽到優衣庫創始人那番談論就又開始了。
“你仔細去想想這位創始人想的話……”徐志文知道大概事情,也很理智的和這位商人說的一樣。
“他為什么那樣子說?”很多人很氣憤的是我不使用新疆棉,卻沒有理解一個商人最終的想法。
“新疆棉在中國XJ,被評價為最好的棉花。”徐志文自己是中國人,他并沒有附和中國網絡上一直堅持必須使用新疆棉的言論。
“中國除了新疆棉還有絲綢,日本的制造也是從它本土出發。它有的條件雖然比不上自稱天朝的中國,也能自然按自己心意滿足本土制造業。”都說中國的絲綢多好,棉花多好。
“就好比很多中國不法分子用網購平臺時,為什么不說?”指的某些平臺,讓人無法相信你這個是幫助人還是在讓受害者增多。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如意的地方,你可以說別的國家。為什么不能自身找找自己的不足……”
“仿佛一個沒有家教的孩子,跑上餐桌失了禮數!”徐志文指的是中國網友就是那個沒有家教的孩子,都不想明白事情就開始說回很久之前的那一套。
“當時抵制是你,現在抵制的還是你!”就得在網絡上耍耍嘴癮就滿足自己的心情。
“商人想的是成本,和收益。”就比如這個新疆棉的事情,中國說自己的棉花做好。
“對,最好!多買一些……”中國網友是這個意思的話,那么商人就要考慮清楚。
“難道中國產了世界所有的棉花!”徐志文說了這樣一句類似反問的話,中國有壟斷全球棉花產業嗎?
“這個中國做不到,它沒有辦法讓世界的棉花滅絕。就單單使用新疆棉,中國也應該沒有這么大野心!?”
“從彼時的目光,不應該那么狹小。從長遠處考慮后面該怎么做?”
面對他人的言論,應該做到觀望的態度。做自己不聽旁人的風,安然便是自己問心無愧。
“所以,電視上看看就好!”
“她應該說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看懂市場他人各自所需,不需要捕風捉影。也希望不要覺得各自所謂的壓力,也愿中國能與其他國家企業有未來機會發展可能。”做為某個位置,這是她的職責!只是說了不要“怕”壓力,也沒有提到其他鼓勵人心的話。
“這也是我和志文開玩笑,經常提到!”多年后的亮自己有企業,志文也和他有貿易往來。
“如果有壓迫,我可以換個馬甲!”徐志文這樣說,亮也笑嘻嘻。
“如果要合作,你可以在香港、澳門設立項目關聯。或者設個小的公司,也就避開了政治……”亮做為多年好友,他的想法是上有政治下就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