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在人擠人的大街上,裴毓笑得很高興。看著旁邊的攤子上擺的許多東西,每個都好奇的去摸摸,遇到喜歡的,秦梧掏錢給她買下。許多攤主笑著打趣,真真是一對恩愛的小夫妻。二人只是笑笑,卻未反駁。
燈會自然少不了花燈。
裴毓看中了一個繪了牡丹的花燈,老板的想法很獨特,不讓猜燈謎,也不讓用錢買。旁邊放著文房四寶和一架琴。
若是姑娘想贏了花燈送情郎,或是小伙想送花燈給心上人,那么繪畫和彈琴二選一。
秦梧走到文房四寶的桌前停下,墨已磨好,畫紙也備好了。正提筆準(zhǔn)備畫,卻聽見一陣?yán)p綿的琴音。回首一看,裴毓正在撫琴。二人相視一笑,秦梧干脆換了個方向。對著裴毓作畫。二人一彈一畫,相得益彰,引得旁人駐足。
秦梧每畫一筆,用要抬首看一眼裴毓,像是要把她永遠(yuǎn)印在眼里,刻在心里。
一曲終了,秦梧也落下最后一筆。
“恭喜這位公子,小姐,這盞花燈你們可以帶走了,畫也可以一起拿走。”花燈會辦了這么多年,像一人伴奏一人作畫的場景不多見,兩個可真是恩愛啊。
秦梧小心將墨吹干,仔細(xì)將畫軸一卷,遞給裴毓。又接過老板手里的燈籠。
“謝謝老板,祝你生意興隆。”
裴毓雙手將畫抱在懷里,秦梧一手提著燈籠,一手小心隔開擁擠的人群。
兩人就這么逛著,從月牙逛到月圓,從月圓逛到月落。人越來越少,不少商家開始收拾東西。兩人逛到了路盡頭。在一棵樹冠龐大的樹前停下。
這棵樹是有名的姻緣樹。有專門的人,在花燈節(jié)這天,將一個又一個的小燈籠掛到樹上,照亮寫著少男少女關(guān)于愛情的祈禱,煞是好看。
此時燈還亮著。
裴毓摘下面罩并懷里的畫一起遞給秦梧,走到樹下,從懷里掏出面紗,戴上。手指開始舞動,樹下的女子時而抬腕低眉,時而輕舒云手,下腰,回眸,轉(zhuǎn)圈。伴著滿樹的燈光,照亮了秦梧的一生,直到死去,秦梧都忘不掉那個為他撫琴,為他舞動的女子。
一舞畢,秦梧上前,輕摟還在喘息的裴毓,隔著面紗,落下一個冰涼的吻,一觸即離。
“吾名袁閣毓。”袁是國姓。
“我知道。”
“當(dāng)今皇帝的第六女。”
“我知道。”六公主,四妃之一淑妃之女,三歲識字,五歲成詩。京城有名的才女,帝親自賜的名。
“也是來年三月和親鄰國的公主。”
“我知道。”
“我亦心悅你。”
“我……知道。”
荒涼之間,也不知是誰掉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