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簪纓世族

第四章 信陽侯

簪纓世族 天香夜羽 3222 2019-10-03 23:50:00

  后世有句話說信陽侯陶回甚是妥帖——別人家的孩子。

  信陽侯陶關暮在元福初年因平東南海患有功,以兩千三百戶受封信陽侯,后又陸續有戰功,終于在元祐初年成為萬戶侯。

  后起之秀、大器晚成……這些名號一股腦兒全安到了陶關暮頭上,當時洛城三杰里最出名的衛震方被自家爹爹扔到北軍大營里歷練,也曾與無數將門子弟一樣站在城頭上癡迷看著大軍凱旋,暗暗拋下了自家爹爹立誓拜這位常勝將軍為師。

  只是可惜,陶關暮雖有收他與劉護、周廣安之意,卻在平東南夷時染上急病,撒手人寰,襲爵的長子陶夔是個只知道讀書的呆子,兵法上一竅不通,在朝中領了個閑差,奉命游山玩水而去,寫了幾百首閑詩,娶了位溫婉妻子。

  走到蓉城時,西南有大震,陶夔不幸罹難,撇下牙牙學語的兒子與妻子而去,陶關暮僅有一子,信陽侯夫人紅者眼眶罵他,最后對方襲爵的兒子道,不要學你爹,往后娶妻定要將人放在心尖尖上來疼才好。

  陶回好風雅,卻不似父親那樣全副身心都沉到文學上,他更仰慕只存于家中老仆口中的祖父,他愛讀詩書,更愛兵法,寫過“蒼茫天地闊,渺渺水云連(1)”,卻更想親眼見見隴右、安西的風光。

  十五歲便寫出天下傳唱詩篇的信陽侯終于在十七歲那年投筆從戎,他從軍的方式與衛昀很是相像,或者說,正因衛昀看了信陽侯手記才效仿他隱姓埋名去了隴右。

  他在隴右待了四年,第三年時陛下便知道了他身份,除卻升了官職,更特意賜給他母親許多封賞,陶回也終于回了趟家,臨近冬季,北遼南大營頻侵隴右,軍中文書到的比他還早,他咬牙推門進去,想了一肚子的話在見到母親那刻忘了個一干二凈。

  陶回跪在地上抱住母親痛哭,陶母一邊抹淚一邊問他在北遼過得如何,他卻一言不發,只跪在母親腳下,抱住母親的腰流淚。

  最后是陶母看見門口傳令的親兵才一腳將他踹開:“干你該干的事去!給我早點回來!”

  一年后陶回調任瀘州營主官,上任前回信陽住了兩月,陶母問他,何時成婚啊?有哪家姑娘是你中意的,為娘去為你提親。又說,阿郎啊,你都行過冠禮了,總要找個人替你操持家里才好啊。

  陶回正色道:“海內未靖,孩兒當效仿祖父先平國患、再理家事。”

  陶母只靜靜看著他不說話,陶回嘆口氣,老老實實道:“我整日忙于軍務,別說中意的姑娘,姑娘都沒見過幾回,除了賣酒的大娘便是幾位將軍的妻女,阿娘你要去哪家給我提親。”又道:“況且祖父在我這個年紀也未娶妻……”

  “別提你祖父!他要是早娶妻生子,還能多看你爹幾年,也不至于將他養成那副浪蕩樣子!”

  “阿娘,人都走了,又是長輩……”

  “我不管,反正你下回不能一個人回來!”

  陶回硬著頭皮答應,回到瀘州營就忘了個干凈,他到了沒幾個月北遼便亂了起來,王庭換主,先前簽的合約也全都不作數了,他與陳步云一道在天水對敵,忙里偷閑得辦了衛子沨的喪事。

  陳步云嘆道:“千年永定,百年無戰事之城啊。”

  陶回則道:“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2)”

  有衛廣陵深入大漠圍魏救趙,天水一戰打得并不艱辛,陶回在次年二月同衛廣陵一道攜遼太子回洛城述職,在冰河邊上被一個破衣爛衫的瘋子攔住,后者看了他兩眼,恍然道:“是你啊……”

  “先生這是何意?”

  “昌平公主的夫君原來是你。”

  陶回正要笑他,卻發現瘋子早沒了影。

  外臣入宮向來都是挑少有人走的小路,免得沖撞內眷,陶回教小黃門引著往里走,冷不防看見路那頭有個身著錦衣的女子騎在馬上過來,料想是哪位妃妾,慌忙跪下行禮告罪。

  女子擺擺手:“無妨。你叫什么名字?本宮怎么不知洛城又多了位將軍?”

  “末將陶回,無意沖撞長陽長公主殿下,殿下恕罪。”

  “原來你便是陶回,聞名不如見面,果然好風度!”又道:“本宮不是長姐,豈因你沖撞本宮便罷你的官?”

  小黃門低聲提點:“這是先帝三公主,昌平長公主。”

  陶回知道錯認了人,心里惴惴不安,昌平長公主卻很無謂:“父皇亦說過本宮與長姐面容相似,你初到洛城,不知者無罪。快去吧,皇兄還等著你過去問話。”

  北遼那邊形勢自有衛廣陵與周廣安去說,衛凜召見也不過以示看重,問了幾句話后話鋒一轉:“聽聞徐違你至今還未娶妻?可有中意的姑娘,說出來讓朕聽聽,朕為你們指婚。”

  還未等陶回推辭,便說:“朕的三妹,昌平長公主也尚未婚配,她又性秉溫莊,度嫻禮法,你以為如何啊?”

  “昌平長公主自然極好,臣,臣……”陶回結結巴巴說不出一句話來,衛凜神情振奮,過來拍拍他肩:“朕就知道你也傾慕她,朕這就寫詔書,昌平長公主出降信陽侯陶回為妻,你趕緊在洛城置下宅院,朕要去找太史令給你們挑個吉日良辰完婚。”

  陶回走出未央宮時,忽然想到冰河邊那個瘋子,昌平長公主……確實英姿颯爽,美艷動人啊。

  五月初七,陶回與昌平長公主完婚,他在軍中友人不多,登門拜賀的大多是衛氏宗親,長陽長公主衛珺也隨衛廣陵過來賀喜。

  那晚陶回對昌平長公主道:“長陽長公主與你果然有分別,陛下都未必有她那番威勢,與她說話時心里生不起半分不敬之意。”

  昌平長公主笑得直不起腰:“長姐對你說什么了?”

  “要我好好待你,若敢教你受半分委屈,她自由千萬種法子教我生不如死。”

  “長姐就是這樣,刀子嘴豆腐心,你見多了便知道了。”

  次日一早,昌平長公主去給陶母奉茶,陶母看了看她,對侍女道:“去,請家法!”

  兩個侍女抬來一根一丈多長、碗口粗細的木棍,陶母道:“這便是我冼家家法,往后徐違敢對你有半分不敬,你只管打他,他不敢還手。”

  后來昌平長公主有孕時悄悄問陶回:“婆母是怎樣一個人啊,你多用我講講她,我想我們的孩子也像她才好。”

  “阿娘是俚人,冼家是東南水方的大族,父親當年游歷至此被賊人盜了馬匹、盤纏,外祖惜才,命全族丁壯去尋馬,又留他在府上小住。”

  “冼家當時有兩寶出名,一是外祖的千里馬,據聞是山中馬王之子,日行一千、夜行八百;二便是阿娘,她是外祖掌上明珠,俚人男子沒有不愛慕的。結果某日父親帶著阿娘,騎著外祖的千里馬走了,再沒回去過。”

  昌平長公主道:“那等孩子大些了,我們同婆母一起回水方看看好不好?若是個女兒,最好像婆母那樣,若是個兒子,則要像你這樣,既有祖父的勇武,又有父親那樣倜儻。”

  “都好,怎么樣都是好的。”

  元和二年八月,昌平長公主誕有一女。

  或許是未足月降生的緣故,侯女未出滿月便高熱不退,衛凜特意請了徐廣志過去診脈,太醫令欲言又止:“小姐患的是時疾,又喂不進湯藥,再這樣下去,即便褪了高熱,也會有損神志,更甚者,會形同癡呆啊!”

  陶回與昌平長公主抱著幼女在宗廟內跪了一整天,祈求先祖庇佑,最終只等來信陽傳回的急報:萬河水患,已有千余百姓罹難。

  昌平長公主給他打點行囊,輕聲道:“過些時候再回去不好?阿懿現在病得這樣重,你怎么忍心這個時候走?”

  “阿懿不過一人,萬河之事若不及早處置,可關系到信陽數萬黎民,孰輕孰重?”

  陶回放緩了語氣:“那邊的少司命靈驗的很,我為百姓回去,乃是積福積德,少司命有所感應,必定會照拂阿懿。再者,我也可在信陽尋覓良醫。”

  元和二年十月,南陽侯荊威起兵,同月,信陽侯陶回戰死橫山。

  唉,答應了阿琀要早日回去的,如今也只能爽約了。

  阿懿的病總不見好轉,也不知道徐先生是否有找了新的方子來試,管用否?倘若少司命有靈,看到我為大齊、為百姓如此,大約也會讓阿懿平安無恙的。

  可惜阿懿是個女兒,若是個男孩多好,我雖不在,到底還有幾個故交,日后他去隴右也好、天水也罷,有他們庇佑,早日建立功勛,也能保護他阿娘。

  只怕他也像我這樣戰死疆場,教他母親傷心。

  還是女兒好,日后嫁得近些,還能常回去看看她阿娘。只可惜往后她沒有父兄扶持,難嫁到什么好人家,不過只要待她好、將她放到心尖尖上,即便家境清貧些、身份低微些又有何妨?

  唉,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3)

  元和二年十月,橫山郡主高熱無藥而解,世人一時稱奇。

  注:(1)【蒼茫天地闊,渺渺水云連】為利用“九歌——計算機詩詞創作系統”所作。

  (2)【彼爾維何……獫狁孔棘】摘自《詩經·小雅·采薇》。

  (3)【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摘自宋·蘇軾《洗兒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大名县| 米脂县| 梁山县| 金湖县| 凤城市| 灌云县| 宾川县| 南通市| 湖北省| 开远市| 乐安县| 信丰县| 资阳市| 凤山市| 盱眙县| 保德县| 富阳市| 五华县| 伊春市| 深州市| 乾安县| 乳源| 府谷县| 化德县| 沿河| 延吉市| 甘南县| 乌什县| 区。| 如皋市| 文山县| 本溪市| 西丰县| 许昌市| 北川| 泰州市| 磐安县| 丹江口市| 军事|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