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既然已經說了出口,柳寧也就開始著手準備了。午休剛剛過半,距離下午的課程,還有段時間。柳寧沒有吵醒正再學堂里休息的穆天賜和劉虎,而是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備好紙筆,研磨好墨,在紙上寫著底稿。關于八仙過海和八仙祝壽的故事。
雖然柳寧到現在還不能確定大楚的文化底蘊和中國歷朝歷代有的差別在哪里,但是總有些共通之處。比如《東游記》這本書,在大楚民間還是有些流傳的。柳寧也曾在沈秀才的臥房里看到過。里面是有著八仙這些個人物形象。講述的是八仙修煉成仙的故事。只不過沒有八仙過海和八仙祝壽這兩段。
既然大楚都有八仙的故事成書在流傳,那么推出個八仙過海,八仙拜壽的故事不也算是順理成章嗎。不過考慮到既然是作為祝壽節目來的話,那么篇幅不宜太過冗長。得控制下時間。所以柳寧想著將兩段故事融合到一起。故事的內容就改成八仙聽聞某位德高望重之人將要過壽,便相約著準備了壽禮,前往拜壽。不曾想著,路途之中卻被一片汪洋大海攔住了去路。八仙紛紛掏出各自法寶,擲入海中,準備渡海。眾仙剛踏上渡海之途時,卻因法寶如水,引得一番動靜,激怒了海底龍王。龍王差遣龍宮三太子率一種蝦兵蟹將前來攔截眾仙。試圖阻攔眾仙去路,期間眾仙與龍宮所屬斗智斗勇。就連眾仙之一的藍采和都被龍王三太子設計掠走。其余七仙大怒出手,將這大海攪得天翻地覆。最終還是八仙技高一籌。不僅奪回藍采和,還順利度過這片汪洋大海。最終,歷經艱苦的八仙來到這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府上,獻上賀禮,為其祝壽。
故事的情節,大抵也就是這些。柳寧趁著午休時間,將大概的情節想清楚了,粗粗的寫了下來。只等放學后,回到穆府,再將中間情節好好潤色一番。明日好交給沈秀才。只要沈秀才對這個祝壽故事感到認可,那便可以開始讓在穆府培訓中的。柳寧和穆天賜仔細挑選的說書人開始排演。經過一番訓練。柳寧對自己挑選的說書人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這個喚做金六子的年輕人,無論是聲線,還是敘述故事時對感情的把控能力,都讓柳寧感到十分滿意。
能在穆府里挑選出來這么一個適合說書的人,柳寧覺得有些意外,可又在情理之中。穆府家大業大的。其中能人不乏少數。只是有時候需要一個機會,和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不然,想要在合適地方選用合適的人選還是有些難度的。
柳寧能發現金六子的說書天賦,也只是湊巧。那日正和穆天賜逛著庭園,閑聊的時候,聽到一人的自言自語。當時,作為穆府雜工的金六子,聽從著管事的安排,正在給庭園里的花圃澆花。無聊之時,自說自話的解解悶。柳寧聽到金六子的聲音,覺著很有磁性,聽著很是舒服。便讓穆天賜將他喚來,嘗試著講段故事來聽聽。沒成想。這金六子講的故事效果出奇的好,而且,面對穆天賜這個小少爺沒有絲毫的怯場。所以呢,柳寧便向穆府討來金六子,給他安排了些說書的培訓。就目前為止,表現的還是很不錯的。正好,也能借這個機會讓他展示一下受訓的成果。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首先要做的,還是得先將故事潤色。拿給沈秀才看。若是沈秀才不滿意,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排演。
............
柳寧又熬了夜,張氏和柳柱看著兒子深夜還在奮筆疾書的樣子,很是心疼。可也知道,學業不是那么輕輕松松就能收獲成功的。雖是心疼,卻也沒有去阻攔。所以,柳寧早晨來到書塾時,頂著大大的熊貓眼,不斷的打著哈欠。顯得很是疲憊。
趁著上午的課程還沒開始,柳寧直接去找沈秀才了。準備先將準備好的八仙過海拜壽的故事交給沈秀才檢驗一番。
沈秀才接過柳寧送來的祝壽故事稿子,看到柳寧一副疲憊的樣子,關切的吩咐了幾句,注意休息的話,便仔細端詳起來。
不得不說,到底是默寫過《西游記》的人物,整個故事的文筆還是很不錯的。讀起來還是很引人注目的。不論是對整個故事的情節框架的構筑,還是八仙與龍宮三太子之間的對話,亦或是其中斗智斗勇片段的描繪,寫的都讓沈秀才挑不出毛刺來。對于整個故事來說,沈秀才還是很滿意的。只是,沈秀才總覺得好像欠缺些什么。
沈秀才放下故事稿子,對柳寧說道:“你這小子,從哪里找來的故事?”
柳寧嘿嘿一笑:“恩師覺得是否滿意呢?”
“整體上,對這個祝壽故事,為師覺得還是不錯的。立意也很符合慶壽這個場景。只是,為師總覺得有些欠缺。卻又很難說出是哪里?!?p> 柳寧點點頭,說道:“恩師說的,學生也感覺到了。學生昨晚寫完故事后,想了想,如果只是單純的將這故事通過說書的手段來表現出來,確實多少有些欠缺。學生想著若是在這故事的末尾,加上一件應景的禮物,會不會表現的更加合適一些?!?p> “你有什么主意?”
“學生見過恩師所作的畫作。學生覺得很是美觀。恩師不妨辛苦一下,繪出一幅八仙拜壽的畫。在故事結束之時,將畫送上。學生想著,這樣效果應該很是不錯?!?p> “作畫?”沈秀才沉默了。雖然作畫算是沈秀才除卻讀書之外最大的興趣之一,但是,已經好半年沒有作畫的沈秀才不能確定現今的自己還能不能畫出讓人滿意的作品出來。
柳寧見沈秀才面有猶豫,出聲問道:“恩師,怎么了?學生有什么說錯的地方嗎?”
沈秀才搖搖頭:“栓子,你的想法很不錯,雖然有些不按常理出牌,不過確實挺不錯的。只是,為師已經半年未曾作畫,實在不能確定還能不能畫出讓人滿意的畫作。”
“恩師,學生不過是提出一個想法,并不一定非得以畫作作為結尾。這只是一種選擇。恩師不妨先嘗試一番。若是覺著畫作不能讓人滿意,咱們在換種方式來?!?p> 沈秀才思索一番,點點頭,說道:“恩,既如此,為師就先試試?!?p> 這時,屋外傳來一陣鐘聲,這是書塾開課的鐘聲。沈秀才拿起課本,對柳寧說道:“作畫這事,為師再考慮考慮,壽禮,就選這說書節目了。栓子,過幾日排演好了,為師先看看效果如何。好了,開課了,先去上課吧......”
“是......”
............
幾天的時間,一晃眼,也就過去了。在柳寧的重點監督指導下。金六子全力訓練著《八仙過海拜壽》。終于,到了該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這日,柳寧放學后,匆匆回到穆府,將金六子帶到書塾。領到沈秀才提前準備好的房間。房間里一張長桌擺放好。長桌上放著一塊拍木。一把折扇。桌后是擺著一張矮凳。這是說書人的地方。而在長桌下,放著三排矮凳,矮凳旁是一張張小茶幾。茶幾上放些空盤子。
整間屋子被穆天賜和劉虎按照柳寧的吩咐布置成一個小的舞臺。在這里,要做的不僅是將說書祝壽預演給沈秀才看,同時,也是為了測試金六子會不會怯場。舞臺表演畢竟不同于面對面展示。還是頗為考驗金六子的心理素質。如果在這個小舞臺上,金六子都有怯場的表現,那么將來的那些大舞臺,就更別指望了。
很快,金六子上場了,臺下,坐著一些平日里和穆天賜,劉虎交好的學生。以及坐在正中央最前方的沈秀才和柳寧兩人。
眾人見金六子上場了,也就停下彼此的交流。金六子剛上場時,看著面前的人群,心里多少還是有些膽怯的??呻S著故事的緩緩開場,金六子很快就進入了狀態,生動形象的將故事娓娓道來。講到精彩處,還會拍一下響木,或是敲一下折扇。臺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心緒跟著金六子的敘述,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都飄忽起來。
故事結束了,眾人的心思卻還沉浸在那跌宕起伏的海上斗法場景里,久久沒有緩過神來。
畢竟是柳寧修改的故事,很快,柳寧便回過神來。第一個鼓起掌來。為第一次上臺預演的金六子喝彩。這表現已經出乎了柳寧的預計了。不得不說,效果很是不錯。
隨著柳寧的第一個鼓掌喝彩,其他人也都從故事中清醒了過來。跟著柳寧,紛紛鼓掌。金六子下了臺,訕訕站在一邊,低著頭,不敢看為他喝彩的眾人。
沈秀才低頭說道:“為師真沒想到,這故事竟能說的這般精彩。看樣子,這次的壽禮,也就不用想其他的了,就這個了。栓子,你這孩子,真能給為師帶來驚喜......”
“恩師過獎了,不知恩師的畫作如何了?”
“原先不知如何下筆,下筆后又很難成作。這回聽過預演后,為師有把握,畫作能成啊......”
“那學生先行恭喜恩師了......”
“你這小子。好了,十月初三,你且隨為師一道拜壽......”
“多謝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