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雖說南臨長安,但二者之間的距離,也是非常之遠。
慕容三生從臨安成去長安,中間需要經過一座名為衛安城的城池。
衛安城,顧名思義,護衛長安之城。
而后,需要經過大唐的護城河,雖說稱之為河,但用海來形容,更為合適。
河面寬約十萬丈,其中島嶼數以千計,盛產稀缺的礦物。
自唐太祖建立大唐之后,圍繞護城河,以八卦方位,建立了八座城池,分別位于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方向。
后集合所有的六級陣法師之力,耗費數十年的時間以及海量的資源,使這八座城池,成為了護衛大唐的第二道屏障。
陣成之后,太祖放言:“我大唐于此陣有愧!雖布成,但以我大唐目前之國力,不足以發揮此陣全部威能,百分之一已是極致!天元大陸之上,此陣可排前三!”
此話一出,世人皆驚。因為按照太祖的說法,此陣的威力,絕對強大的逆天。
后來大唐與十萬大山的驚天一戰,讓世人知道了,太祖之言,不虛!
幾百年前,十萬大山的兇獸大軍因此陣法損失慘重,后獸王出手,以通天之力,硬抗八卦之陣。
那時的大唐剛立國不久,一國之中,除太祖之外,無人能與獸王抗衡,此八卦之陣雖說逆天,但終究底蘊不夠。陣法不能全速運轉,導致威力不夠。
但即使不是全力運轉之陣,依然能夠硬抗獸王。
獸王,萬獸之王,那可是天元大陸上,站在頂峰的人物,其修為深不可測。
由此可見,此陣確實如太祖所說,擁有著逆天之力。
在十萬大山第二尊獸王出現之后,太祖果斷撤掉陣法,孤身迎戰,若不是十萬大山之中發生巨變,那么此時天元大陸上,或許會有大唐的存在,但絕不會是如今的局面。
也是從那次大戰之后,此八座城池在大唐的地位,越發重要。每座城池之中,都有一個修為深厚的修士坐鎮。
據傳,每座城池之中,都有一個超大型傳送陣,可以一次傳送十萬大軍。但這也只是傳說,無人見過此陣的開啟。
它們就像是八把隨時都可以出鞘的利劍,南迎大秦,西擋茫茫草原,東臨佛國,北拒十萬大山。
慕容三生于第十三天的傍晚,才來到衛安城外??粗矍暗男蹅ブ?,不禁心神震動。
“這就是衛安城嗎?果然當得起衛安二字!”
就見,遠方的一個城池,城墻高達幾十丈,墻體全部是由黑金巖制城,城墻之上,護衛五步一崗,全身都籠罩在特制的黑色盔甲之中。
黃甲,大唐的主力部隊,都會配備的盔甲,全部由玄鐵打造,且都加持過陣法,可以承受聚氣中期的全力一擊,盔甲胸前刻著一個“黃”字。故此部隊又稱為黃甲軍。
加入黃甲軍,有一個硬性條件,那就是必須是聚齊境。
比黃甲軍更厲害的,是玄甲軍,玄甲軍全部是由凝型境修士組成。玄甲的防御力,遠不是黃甲可比,盔甲的胸前刻著一個“玄”字。
當然,玄甲軍的數量,比黃甲軍要少的多。此時的城墻之上,每隔二十人就會有一個身著玄甲的修士。
除了黃甲軍和玄甲軍外,城墻之上,每隔十丈,都有一尊靈力大炮,炮管兩尺粗細,其上的陣法,更是復雜無比,威力驚人!
慕容三生跟著人群,慢慢的排隊進城。
收入城費用的,是身著黃甲的士兵,但兩旁卻是站著四個玄甲士兵,面無表情,只是不斷的掃視著過往人群。
繳納入城費用之后,慕容三生便來到了衛安城中,此時的夜幕剛剛降臨,衛安城中,卻是一片燈火輝煌,十幾丈寬的道路,人們來來往往,顯得有些擁擠。
酒樓,商鋪之中,都是熱鬧非凡。
每隔半個時辰,都一會有一隊全副武張的戰士,在城中巡邏。衛安城中,禁止私斗。這是一條鐵律,無人敢犯。以前有兩個修為高深的修士,不聽勸阻,最后被鎮殺當場。
慕容三生找了好幾家酒樓,才找到了一個空位,于是點了幾盤小菜,一邊吃一邊聽著周圍人們的談話。
酒樓,是消息流傳非常靈通的一個地方,這是慕容久遠告訴他的。
“你們聽說了嗎?護城河中,引渡者又出現了?!?p> “對,我也聽說了,聽說這引渡者,每兩百年就會出現在護城河上,每次出現之后,天元秘境就會開啟?!?p> “天元秘境之中,雖說造化無數,但也是異常的兇險。聽長輩說,引渡者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他們要引渡死在天元秘境中的亡魂。”
“可現在距離上次天元秘境開啟,還不到兩百年,但是現在引渡者已經出現了,那是不是意味著天元秘境要提前開啟?”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等可要好好準備一番,保命的東西要多備點才好!”
“那快吃罷,吃完之后,去看看有什么好東西?!?p> 慕容三生聽到旁邊一桌人的交談,也是特別的感興趣。特別是他們所提到的一個詞,引渡者。默默把它記在心中。
吃完飯后,慕容三生在此間酒樓,要了一間客房,用作休息之地。第二天一早,便接著趕路。
出了衛安城后,便會來到一個渡口。渡口之中停泊著大大小小二十多艘客船,每艘大客船可以容納五百人左右,小客船也可容納百人左右。
渡口旁有有一三丈高的石碑,其上寫著凌云二字。
凌云渡口。
此渡口以前的名字已經被人們忘記了,凌云渡口是它后來的名字。
相傳幾百年前,一個修道者被心魔所困,修為無法寸進,甚至有著瘋癲的危險。一天,他來到了此渡口,盤膝而坐,癡癡地望著遠方的河面,一動不動。
一望便是三個月,某天晚上,此處出現了大霧,大霧把整個渡口全部籠罩,也籠罩了那個修道者。渡口上的人們不知為何會起大霧。
但當大霧消失之后,那個修道者的身影也消失不見。
又過了三個月,某天清晨,一座石碑從天而降,直直的插入渡口旁,其上書寫這凌云二字。
與此同時,消失幾個月的修道者也再次出現,不過此時的他已除掉心魔,修為更進一步。
“本座道號凌云,原本以為大道無望,但此渡口助我脫離苦海,再次有凌云之機,故留下石碑一座,了去此間因果!”
也就是從那時起,渡口的名字,被人們改為了凌云渡口。
慕容三生付了一筆船費,登上了一艘小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