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幾個孩子來到這,她斷是不出讓他們出去住的事的。
郝憶幾人見蔣雅慧態度堅決,也就點頭同意了。二嫂挽留到這個份兒上,再堅持住外面就有點不識好歹了。
吃過飯,蔣雅慧把幾個男孩子安排在一個房間休息,郝憶自己一個小點的房間,東西都是新的,正中她下懷。
第二天,在昭輝的帶領下,幾人正式開始了暢游M國。
而此時在京都廠房里的翟明陽卻一臉灰敗,灰暗無光的眸子盡是后悔。好好的廠子怎么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這樣了呢?
半年前郝憶退出服裝廠后,有一段時間廠子的效益一度達到了年前的兩倍。聽了李鳳嬌和歐陽書妍的建議,降低成本,擴大經營,把目標放大(放棄小客戶)。
情緒高亢的幾人無暇顧及和考慮現實問題,想象力已經穿過時空的隧道進入了成功的那一幕。
一度處干大腦缺氧狀態(膨脹了),致使廠子失去一些老客戶,信譽也受到質疑。
每天忙于在外地跑市場,累的跟孫子似的,也拉到了幾個一次性客戶(質量問題)。
回京調整再次執行原來的規章制度和質檢。由于盲目擴大經營和擴張規模致使資金鏈短缺,貨物積壓。天天愁的焦頭爛額,無權顧及別的。
幾次去找郝憶卻被告知人去了M國,歸期未知。
只得把前段時間被李鳳嬌辭掉的王經理再次請回來坐陣。過程可謂曲折。
車間工人工資也不比以前高,干活的積極主動性降低,辭職不干的也大有人在。一時,被一些細小要工作耗費了大部分精力,而使全局的工作失去了平衡,更不能在業績方面使員工信服。也是,工資從原來加上獎金最高可以拿到一百五十元到現在幾乎砍半,擱誰身上也會不憤。
失去權威和威信的他,著實很尷尬。
經過這次教訓他算是明白了一句話:有什么樣的實力就得接受什么樣的現實。
就像郝憶說的自己生病了卻讓別人去吃藥管用嗎?
關鍵問題還是在自己身上。你一個老板卻干著辦公室主任的工作,管理層的意見不聽卻偏信放權于相當于的人員。
慢慢回想郝憶的經營管理,目標明確,嚴格控制量,管理精細,心口一致(誠信),看似平穩且不斷有突破。
再看葉辰那邊雖起步晚,早已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和行業口卑,吸納人才,不盲目,有計劃。穩中求勝,從車間生產到入庫銷售,一切都井然有序的進行。
田向東的倉儲銷售才能也被發揮的淋漓盡致。高額工資也讓他干勁十足。這擱以前是他完全不敢想的。
還有一位技術不錯的打板師傅,主動辭職跳槽到葉辰那,一身才華有了施展的空間,發展的也挺好。
關鍵還是物盡其用,發現員工的長處,并安排到適合他的崗位上。
這些郝憶一直做的都很好,只是被他們這些老是扯后腿的打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