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武俠

木刀門下

第三章、陷入僵持

木刀門下 墨守新規 3093 2020-02-27 22:35:44

  從空氣中水滴開始凝聚,到青色令牌浮現,再到最終一座冰城聳峙于縉云關前,不過才一盞茶的時間,其中由水化冰更是幾乎瞬息完成。

  “嗚~~~~”

  北牧進攻的號角第三次響起,仿佛陷入夢境一般的戰場清醒了過來,兵士們又繼續著彼此的攻伐廝殺。

  只是交戰雙方心態似乎已經有了不同。

  冰城如同神跡一般出現在北牧陣營中,北牧兵士事先應該也是毫不知情,不過這種超出常人認知的事情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大困擾。作為自幼信奉星辰大神牧瀚的北牧子民,很自然的就把這理解為是牧瀚大神在庇佑自己,神情大為振奮,口中“烏落拉”的呼喝愈發大聲;

  縉云關兵士的動作則明顯有了些遲疑,在向城下推石射箭的時候,總有人時不時抬頭看一眼那座莫名出現的冰城。

  在城關上的魏無傷也神色凝重,在發現冰城上方隱約出現了一些影影綽綽身影后,急喚傳令官:

  “傳令守備輜重營,馬上去庫房中將所有木縵、皮簾等物翻找出來,掛于城關之外!”

  “傳令關上所有守備步卒將盾牌架于垛堞之上,防備對方弓箭的攻擊!”

  “傳令所有在輪休中的一萬倆千兵士,一炷香內整裝完畢,關下隨時候命,延誤者軍法處置!”

  三項命令下達完后,魏無傷呢喃道:“北牧此次的底牌好大啊,不過怎么會。。。。”

  站立一旁的慕容云倉走了過來,向魏無傷道:“大哥,這幾天下來,我們能夠以三萬對陣對方十五萬軍隊還穩占上風,所倚仗的無非縉云關作為北陸雄關的城堅壁深,但對面冰城一立。。。。”

  慕容云倉接著向冰城的方向指去:“主要是對方冰城所立的位置,冰城距我們城關剛好倆百步左右,紫檀弓弓力強,正常這仍是屬于我們的射程范圍內;但冰城高約八丈,比縉云關還要高上一丈六尺,倆百步再加上這一丈六尺的高度差,除了少數修習了內家真氣或是臂力極強的兵士外,絕大部分的弓箭手無法將箭射到冰城之上;而我們卻正在對方的攻擊范圍內。”

  再看向城關之下那些如同虎狼一般嗷嗷沖關的北牧兵士,慕容云倉更是搖了搖頭。

  魏無傷微微抬起下頜示意北牧中軍帳營處,道:“更重要的是,對方可能還有一位掌控冰息原令可以制造冰城的原令之主。”

  慕容云倉不禁奇道:“原令之主?”

  魏無傷看到對面冰城上北牧的兵士還在源源不斷的集結過程中,估計還要一段時間才能集結完畢,便向慕容云倉解釋道:“原令之說,最早是出自三才門所著的《近代武學散談》一書。”

  “書中收集整理了近百年間發生的十幾起匪夷所思的事件,每件事都超出了正常自然規律,但是背后卻又存在人為操縱的痕跡。尤其有意思的是,幾乎每次,都有人看到類似的令牌出現在現場。”

  “所以書中做了個猜想,假設了一種可以調動天地規則的物體,并稱呼其為原令;掌控這些原令的人,則稱呼其為原令之主。書中還對不同的原令進行了命名、分類和分級,冰息原令就包含在其中。”

  “據書中描述,冰息原令是一種可以瞬間大范圍聚氣或者凝水化冰的力量,二十二年前曾經出現過一次。”

  慕容云倉神情一動道:“二十二年前?澤州百族叛亂?”

  魏無傷轉頭看了慕容云倉一眼,點頭道:“之前有聽說過?”

  慕容云倉道:“嗯,不過過去太多年了,很多細節都不清楚,只知道從那以后澤州只剩下五大種族。。。這件事跟冰息原令有關?”

  “沒錯,當年澤州還生活著近百個小種族,名義上雖附屬我大弘王朝,但因為地處西南一隅,島、澤眾多,不易管理,所以之前一直以當地自治為主。

  但是二十二年前百族突然集體叛亂,而且叛軍深諳兵貴神速的道理,其他城池都不去攻打,聚集軍隊乘坐數千船只沿洛河急速北上。

  事發突然,沿河的城鎮都毫無防備,叛軍一路毫無抵擋,不到五天便進入了中州境內,離亙陽都城也只剩一倆天的水程;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若是讓他們攻到亙陽城下,說不定還真有機會拿下都城。

  不過就在這時,洛河居然在一夜之間被冰封三百里。“

  慕容云倉吸了口涼氣:”三百里!“

  魏無傷接著說道:“叛軍的所有船只都被凍在洛河上無法動彈,整個冰封持續了長達十天之久。正是這十天時間,給予中州軍隊充分的調動和準備時間,最后集結大軍將這股叛軍圍而殲之。

  奇怪的是,當時是十月初冬季節,氣溫并不算低,而且即使在深冬,洛河干流也從未發生過大面積冰封的情況。

  官府的說法是叛軍違逆天道君威,上天以冰罰譴之,不過鬼神報應之說虛無縹緲,也只能作為糊弄搪塞普通百姓之用;那場戰事之后,近百個小種族被強行整合為五大種族,名義仍為自制,但由朝廷派出的五大監查使協同管理,而作為澤州之前最大的種族,同時也是主導叛亂的燭方族,則是近百萬族人被全部處死。”

  慕容云倉靜靜的在旁聽著,似是被百萬人族滅震撼到,一時沒有言語。

  魏無傷接著道:“針對類似洛河冰封的事件,書中提出了原令的假設,雖然沒有被明確證實,不過這種力量應該是真實存在的。”

  慕容云倉聽完后,對原令的來龍去脈有了大致了解,他提出了自己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大哥,北牧如果掌控了這種力量,我們還守的住縉云關嗎?”

  魏無傷沒有做聲,右手習慣性的在佩刀“斬玄”之上一下下輕按著,佩刀與貼身軟甲之間又發出了有節奏的“叮叮”聲響。

  月升半空,夜色漸深,冰城上方的北牧兵士已經差不多集結完畢。

  最前面一排的兵士手持方形皮質大盾,將冰城的正面擋住,之后則全是手持角弓的弓箭手,一排一排的陣列林林總總將近倆萬人,將整個冰城全部布滿。

  只聽陣列中傳出一聲清脆的號令:

  “射!”

  近倆萬名弓箭手幾乎同一時間將手中的箭矢射向了縉云關,漫天的箭支如同烏云過境一般,遮天閉月,將灑向縉云關的月光全部截斷,整個戰場瞬間暗了下來。

  縉云關上的木縵皮簾等物還未掛上城關,不過城墻間隙的每個垛堞處都已豎立起一個個鐵盾進行輔助防護,鐵盾是大弘標準制式生產的,均是按照城墻間的空隙距離設計,卡在垛堞處剛好嚴絲合縫。

  但是對于縉云關守兵來說,倚恃城關居高臨下的欺負來犯之敵才是自己的習慣操作,即使已經收到提醒,但在看到自斜上方襲來的箭雨之時,很多守兵還是有些不習慣的恍了下神。

  倆百步的距離,只要兩到三息的時間,容不得一絲恍惚,夾雜著冰寒氣息的箭矢直接射中了那些還未來得及閃躲的縉云關守兵。

  第一波箭雨,直接導致倆千多名守兵的傷亡,超過了自開戰以來縉云關守兵的傷亡數字總和!

  在關上守兵連綿的慘嚎聲中,沒人敢再大意,守備步卒和紫檀弓手全部縮身緊伏在城墻和鐵盾內側。木縵皮簾等物也從倉庫中逐步取出,掛在了城關前方。

  有了這些防護,后續箭雨的殺傷有所降低,不過縉云關也沒辦法發起有效還擊。

  就像慕容云倉先前分析的,即使紫檀強弓手冒險起身回射,射出的箭大多也落在距離冰城最上方還差五六尺到一丈的位置,極少數能射上冰城的箭矢,也都是強弩之末,綿軟無力。

  巨型十字弩憑借著強勁的機括力道,可以將弩箭送至冰城之上,給對方造成殺傷,但是弩車數量只有幾十架,也是杯水車薪。

  此外,最大的問題在于,防御關下北牧兵士的進攻會變得艱難起來。

  在對方連綿不斷的箭陣壓制下,無論是推檑木、澆火油的守備步卒還是引弓射箭的紫檀強弓手,都必須在盾牌掩護之下才能勉強進行常規的守城動作;而關下的北牧兵士則是壓力大減,有幾個單梯的兵士甚至已經攀上了城墻墻頭。

  但被縉云關上的重甲槍兵壓制了下去。

  縉云關的重甲兵可算是關上最堅固的一道守備力量,所穿的甲胄均為特制。其名為墨硯甲,材料主要來自平州盛產精鐵礦石的墨硯山,每一套甲胄都需要平州的精工巧匠花費二年之功,才能打造煉制而成。

  整套鋼甲近六十斤,甲片厚實凝練,普通的刀砍劍擊最多在重甲的表面帶來些許劃痕,防護效果極佳;而且全身都被甲胄所覆蓋,頭盔上還另有勾連的面甲,可以護住雙眼以下的面部,幾乎毫無攻擊弱點。

  在北牧箭陣的攻擊下,重甲兵僅需低頭微作閃避,箭矢射中墨硯甲時,除了“當當”作響之外,連一絲印記也沒有留下。

  受限于甲胄的重量,重甲兵不便于協助守備兵士推檑木滾石守城,僅是手持丈許長槍侯于一側。

  待北牧兵士在城墻上露頭時,數支長槍便如巨龍一般暴射而出,數百斤之力將北牧兵士連人帶盾一并狠狠的撞下城墻。

  雖然爬上城頭的北牧兵士越來越多,但始終無法突破重甲兵的長槍防線;即使個別北牧兵士僥幸避開長槍的攻擊站到城關之上,但是手中長刀也無法破開重甲防御。

  而且一旦北牧兵士攀上城頭同縉云關守兵廝殺,為避免誤傷自己人,冰城上方的箭矢也無法再遠程壓制。在陷入關上一眾守兵的圍攻之后,北牧兵士撐不了倆合便再被拋下城關。

  雙方陷入了一種特殊的拉鋸膠著狀態:冰城上的北牧兵士攻擊縉云關上的守兵,縉云關上的守兵攻擊關下攀城的北牧兵士,而被攻擊的一方卻又都沒辦法還手。

  就在這種攻擊鏈之下,雙方傷亡數量都在不斷增加,縉云關對北牧的戰損比已降到不足一比二,輪休的一萬倆千兵士正在逐步的將關上傷兵有序替換下來。

  雖然短期內暫無破城之虞,但持續這樣消耗下去的話,縉云關堪憂。

  魏無傷看著關上傷亡的兵士不斷被抬下,表面上雖沒有太多表情波動,但是緊握“斬玄”的右手青筋暴露,又再看向那座徹底改變戰場局勢的冰城。

  月光灑射下,在泛著清冷光輝如同白璧的冰城上,若有若無的水氣不斷的升騰而起,冰城上的弓箭手還在繼續不斷的向縉云關進行弓箭壓制;

  而在冰城外墻面上,既掛著密密麻麻的箭矢,還留有巨型弩箭沒入冰城后留下的一個個細長深洞,似乎還有隱隱的光亮從中泛出。

  一直在盯著冰城的魏無傷突然雙眼一亮,急對慕容云倉說道:“久守必失。云倉,我去探一下冰城,縉云關先交給你,我去去就來。”

  “交給我?”慕容云倉錯愕道。

  魏無傷用力按了下慕容云倉的肩膀,然后轉身自縉云關城墻一躍而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依安县| 塔城市| 达拉特旗| 九台市| 长治市| 白沙| 侯马市| 临城县| 扶风县| 余庆县| 保靖县| 浦北县| 九台市| 凤山县| 玛多县| 南丹县| 宁蒗| 东山县| 卓尼县| 丰城市| 民勤县| 永泰县| 林周县| 汤原县| 南丹县| 夏河县| 宁陕县| 平陆县| 沅江市| 宝鸡市| 潼关县| 林周县| 即墨市| 灵璧县| 阿克陶县| 怀安县| 盐边县| 开平市| 兴城市| 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