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又一次控制了張卓,然后開始解壓《一級能源鎧甲鑄造圖紙》。
接連不斷的意識流來了:
[對大多數用戶來說,軀體表面的復雜度都很高,多臂或者多足是常見的,這讓帝國研究者很難設計全身覆蓋的鎧甲。]
[而且用戶穿越之后,在異世界孤身一人,通常難以進行高技術水平的鎧甲鑄造,更不可能為下屬批量制造強力的鎧甲。]
[最后,帝國研究院從純能結構編碼這個角度進行了深入研究,開發了能源鎧甲系列。]
[能源鎧甲鑄造相對來說更加簡單,可以在非常簡陋的條件下打造,因為整個鎧甲,主要依靠特殊的能量回路工作。]
[首先,用戶需要按照自己的主要軀干大小來準備鑄造材料,一級能源鎧甲需要的材料是宇宙中比較容易獲得的金屬———鐵。]
[鐵的純能傳導效率十分普通,但是獲取簡單,可以大規模裝備。]
[標準情況下,鎧甲覆蓋主要軀干時保證厚度不低于用戶體外晶核最大長度。]
[鎧甲分為兩個部分,正面和背面,組合起來必須完全包裹用戶軀干主體,由于本用戶種族為泛人類,請用戶按以下鎧甲基底方案進行鑄造。]
一張十分簡陋的圖出現在張卓腦海中,黑黝黝的,像是個鐵質的背心,這背心正面有個鵝蛋大的洞。
擁有全向視角的張卓卻又看到,背面與側面只見有縫隙,像是緊貼著穿戴者的背部把背面那一整塊切下來了,只剩下正面和側面連在一起。
仔細一看原來背板頂端掛在兩根肩帶上,這樣穿好正面鎧甲后,直接自己可以把背板掛上去,就是不知道怎么把背板固定好。
[確認基底正面孔洞可以放下體外晶核,同時整體穿戴合身時,即可認為基底鑄造完成。]
[鎧甲基底鑄造完成后,首先要在基底上熔接純能入口,以防純能高頻率快速傳輸導致爆炸]
[熔接純能入口需要一種特殊編碼的純能結構,使用大腦精神微電場構造成功后,用精神微電場把它送到基底正面孔洞的內表面上,這種純能結構接觸到鐵之后會進行自我復制,然后對鐵質基底孔洞內表面進行基礎晶化。]
上一條意識流消失后,熔接純能結構的結構圖出現在張卓腦海中,還是一樣的奇怪排布的純能光點,跟之前的都不一樣。
[構造盡量多的熔接結構,把它們分散布置在整個孔洞內表面,直到內表面被自我復制的熔接結構布滿,看不到基底為止。]
[然后把體外晶核放入正面孔洞中,用精神微電場引導體外晶核內的純能接觸并導入熔接晶面,加速熔接結構的自我復制。]
[熔接結構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從正面孔洞的內表面,一直蔓延到整個鎧甲基底,然后通過不光滑的接觸面進入背板。]
[這個過程中,熔接結構會感應到不完全接觸,然后在接觸面緩慢放熱,熔合焊接背板和鎧甲基底正面,熔合結束后,鎧甲就不再可脫落。]
[在熔接結構數量再次提高后,鎧甲基底整體會被純能流熔鑄一遍,排出可能存在的雜質,平整表面,貼合用戶軀干,并且使基底完全緊密包裹體外晶核。]
[等到整個鎧甲基底完全被熔接結構占領,整個鎧甲表面都微微發亮時,就可以開始依據體外晶核構建鎧甲的能量回路。]
一張非常復雜的能量回路圖出現在張卓腦海中。
就好像幾十上百根光線從鎧甲正面中心位置流淌出來,兩根一組的分散到鎧甲的各個部位,這些光線的末端幾乎恰好分布到整個鎧甲的表層,然后每兩根光線都在末端連接了一個復雜的圖案。
就像是從體外晶核上生長了大量的荷葉一般,這些荷葉‘浮’在鎧甲表層,占據了整個鎧甲表面。
對張卓來說,不幸的是這些光線的數量如此之多,待會系統強行控制他進行100遍啊100遍時,他會很痛苦。
而幸運的則是,所有特殊圖案都一樣,這避免了張卓進一步的痛苦。
等這張復雜的圖在所有細節上都展示完畢,下一個意識流又來了。
[這些能量回路分為三個部分:表面防御結構、純能傳導結構和技能‘破釜沉舟’的發動結構。]
[而用戶構造時,首先在表層構建所有的‘荷葉’防御結構,盡可能的密集覆蓋。表層結構‘荷葉’構造完成后,會在各自中心部位自行凝聚一個微型晶核,這個晶核將作為能量中轉站,在遭受攻擊時中轉巨量純能給防御結構。]
[構建‘荷葉’防御結構,需要用特殊編碼的純能結構建立一個環狀起始結構,這個環狀起始結構會自動的依次延伸出六根線狀結構,而這六根線狀結構都需要用戶按照圖紙引導改變延伸方向。]
[六根線狀結構延伸停止后,其中一根線狀結構會額外向內生成一個觸點。]
[在‘荷葉’的微型晶核凝聚完成之前,可以調整荷葉的位置,直到微型晶核凝聚之后,荷葉會固定在鎧甲基質的表層。]
[基于構成‘荷葉’的能量中轉站和它周圍的能量回路,帝國深入研究的純能力場技術得以發揮。]
[每一個‘荷葉’防御結構都會生成一個特殊力場,這些力場會激發純能在鎧甲外部一厘米處生成一小塊護盾,而鎧甲上所有‘荷葉’生成的力場和護盾會相互結合,最終形成一個整體。]
[整塊護盾任何一個點,都會在能量降低時吸收能量中轉站和周圍的護盾維持自身,這樣護盾成為一個整體,對任何一個點的攻擊都需要耗光整個護盾的能源,除非攻擊強度太大,護盾來不及補充。這個護盾對能量或者物理實體攻擊的防御效果都非常好。]
[由于鐵質鎧甲中能量回路的能量傳遞速度有限,護盾通常可以防御瞬間輸出低于50單位純能的攻擊或者同等威力的物理攻擊,但是會同等的消耗體外晶核純能含量。]
[成功構建所有‘荷葉’并等待它凝聚好微型晶核之后,開始構造第二個部分,純能傳導結構。]
[這個結構包括大量的能量導軌,當防御回路被觸發時,相應的傳導回路會迅速將能量從體外晶核傳導至防御回路。]
[而能量導軌的構建很簡單,分別從‘荷葉’防御結構的中心微型晶核頂點和荷葉邊緣的觸點編造出能量導軌的起始結構,隨后兩根能量導軌都會自我復制延伸。]
[此時需要精神微電場將它們約束在一起,并按圖紙引導方位,直到導軌與體外晶核的一個面成功接合。]
[當‘荷葉’防御結構被攻擊觸發時,連接‘荷葉’中心微型晶核和邊緣觸點的兩根能量導軌會產生純能勢差,體外晶核會立即對產生勢差的部位供應純能,維持護盾。]
[相應的,當‘荷葉’防御結構沒有被觸發時,會從微型晶核對體外晶核反向充能,提高體外晶核的充能速度。]
[第三部分則是戰斗技能‘破釜沉舟’的發動結構,這部分能量回路會接受用戶體內傳導到鎧甲的‘氣蓋世’純能流,并將其導入到體外晶核]
[這個發動結構不算復雜,它被構建在體外晶核的每一條棱線上,當用戶引導‘氣蓋世’純能流接觸到棱線時,純能流會被棱線吸收導入晶核。]
[晶核吸收的‘氣蓋世’純能流達到一定量之后,就會超載整個鎧甲的能量回路,臨時吸收大量純能。]
[接著晶核會轉化成熔融狀態的純能流,然后被所有棱線產生的長管狀壓縮力場從正面的頂點融開鎧甲發射出去。]
[棱線發動結構的構造十分簡單,在正面以外的所有晶核頂點上構造多棱線起始點,然后它們會沿著棱線自動延伸,自動對接。]
這三波意識流結束后,張卓腦海中依次出現了三張圖,第一張是‘荷葉’的環狀起始結構,同時還展示了線狀結構自動延伸后的轉向位置和方向。
第二張圖是能量導軌的起始結構,展示了起始結構在微型晶核頂點和‘荷葉’觸點的搭建過程。
第三張圖是棱線發動結構,展示了棱線發動結構在體外晶核頂點的搭建過程。
信息量極大的三張圖之后,解壓終于結束了。
幸虧張卓冥想幾次后精神穩定性和強度都提高了很多,不然根本不能支撐這種程度的‘系統傳功’!
天已經黑了,火堆也只剩微微光芒,又累又餓的張卓爬下樹來添柴,把火燒大。
必須在100遍之前補充能量,不然要累死。
趕緊拿出鹿后腿肉烤起來,這時再看那只熊掌,拿過來就著火光一看,居然沒有直接燒掉,簡直是張卓運氣好......
扯掉熊掌背面的焦黑,把露出的肉撕下來吃,發現有點腥膻,但是餓暈了的張卓也沒怎么管,假裝自己在吃頂級大廚做的美味熊掌。
又把熊掌掌心的焦黑撕掉,發現幾個筋狀肉墊還挺好吃,不知道是不是烤化了,一咬就斷。而那塊大的掌心肉吃起來也有點腥,沒佐料就是這點不好。
把熊掌草草吃完,又啃了一些烤熱的鹿肉,吃了一個紅果補水。
再把燒斷的小樹又放進火堆,加了些柴火,張卓就爬上了樹。
沒一會,系統就開始了100遍。
等100遍結束,已經是深夜,張卓啥也沒說,啥也沒想,直接坐在樹枝上靠著樹干就睡著了。

無對象理論
昨天花了一下午時間做封面背景圖,挑了畫家希施金畫的森林,自己加了一個星球在天上,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