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畢竟是經過風浪的人,對事情顧慮得比較周全,這皇宮中雖然有禁軍保衛,但兵力并不十分強大,一旦陳陵率領東府所有力量前來圍攻,勝負難料。
童建業的大軍駐守江防,一時半會兒根本趕不來,皇宮的安全存在極大的隱患。
王太后想到此,立即命禁軍統領加強戒備,保護好各宮室,以防止陳陵率軍前來進宮。
太子是這個國家的皇位繼承人,只要太子在,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組織起大軍討伐叛逆,所以在這個時候,太子的安全尤為重要,王皇后考慮到皇宮的防守力量不是特別強大,而陳陵進攻的首選目標肯定是皇宮,所以又下令讓太子回到東宮,即使事情急迫之下,也可以相機跑出去,集結力量反撲。
陳同雖然有一百個不愿意,特別是不想把危險留給自己的母后,但禁不著王太后反復陳說厲害,加上自己的傷也的確很重,留下來反而是累贅,只好在一幫太監的簇擁下,返回東宮。
王皇后的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現在就只等毛遠前來主持大事,自己還要到前面去,丈夫入殮的時間已經確定,不可能改變。
“太后,你到前面去吧,這里就交給我。”陳堅看著太后焦慮地神色,知道她既牽掛著父皇的入殮儀式,又擔心著陳陵隨時會前來進攻。
“不急,我過一會兒再去,再等等毛大人吧。”王太后其實比任何人都焦急,按照時間算來,圣上入殮的時間差不多到了,文武重臣也會陸續前來向先皇道別,可皇宮發生的事情還沒有外傳,大家都不知道,如果自己不再場,難免會引起別人的猜疑。
王太后不斷向外面張望,可依然還是不見毛遠的身影,她實在不放心把這場平叛的指揮權全部交給陳堅,雖然他勇武,但那只是匹夫之勇,并沒有什么謀略,而毛遠則不同,他任過五部尚書,跟隨先帝處理過許多緊急之事,處事果斷,有豐富的臨場應變能力,只有他的到來,才會讓自己放心。
就在王太后心急如焚的時刻,毛遠終于出現了,來不及喘口氣,連覲見之禮都來不及施,老遠就說道:“太后,事情我都知道了,微臣聆聽你的懿旨。”
“毛大人,你來得正是時候,既然事情你已經知曉,我也就不再浪費時間了,為了盡快平定陳陵這個逆賊的反叛,我已經命人通知童建軍率軍前來,而后宮的安全我也讓禁軍加強戒備,現在我把整個京城的軍事指揮權交給你,陳堅作為幫手協助你。”
“微臣遵旨。”毛遠這才叩首說道。對于這個臨時軍事指揮權,他知道其實自己肩上的重任,這次討逆之戰,是關系到國家安危的重任,是關系到政權落入誰人之手的問題,特別是先帝剛剛駕崩,朝中正是忍心浮動的時刻,更不能掉以輕心。
“太后請放心,微臣必當竭盡全力,捍衛先帝的遺囑,消滅陳陵,絕不容容許這種叛逆圖謀得逞。”
“毛大人,不僅我和太子會感激你的一片忠心,就是先帝在天之靈也會欣慰,這里的事就拜托你了,我還要去前面主持先帝的入殮儀式。”王太后說完,又轉頭吩咐陳堅道:
“懷王,我知道你素懷忠義之心,你一定要服從毛大人的調遣和安排,與毛人人緊密合作。”
“太后放心,我謹記太后懿旨,一定全力協助毛大人平定陳陵這個逆賊。”
王太后交代完,這才帶著自己的侍女急急奔向前殿。
“懷王,太子身負重傷,現在在哪里?”毛遠在來的路上,太監已經把事情向他說了個大概,但卻沒見到太子,剛才也沒有來得及問太后。
“毛大人,太后擔心陳陵進攻皇宮,所以讓太子先會東宮了。”
“哦,是這樣,但東宮的防衛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擋陳陵的進攻,一旦陳陵知道這個消息,必定會派人進攻東宮。”毛遠不無擔憂地說道。
“毛大人放心,太子回東宮的消息陳陵必定不知道。”
毛遠可不敢去賭陳陵的心思,何況他堅信這皇宮之中必定也有陳陵志同道合之人,萬一走漏了消息,陳陵只要拿下太子,這個皇位就是他囊中之物。
“倪勇,你立即趕去尚書省,讓五兵尚書從臺省挑撥兩千軍隊,秘密地火速趕往東宮護衛。”
“是!”倪勇轉身欲走。
“回來!”毛遠叫住倪勇。
“你傳我的命令,讓尚書省立即派人前往江防前線,嚴令各將領嚴密監視江北敵情,以防北方乘機偷襲。”
聽著毛遠的部署,陳堅也不得不佩服他考慮事情周全。
而逃回東府的陳陵,也從驚魂未定中漸漸穩定下來,這次弒兄未果,他十分清楚自己面臨的處境,要么這樣靜等太后和太子發兵來捉拿自己,自己甘愿領罪,要么奮力一搏,或許還能創造輝煌。
陳陵可是一個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要他就此罷手,俯首認罪,那可不是他羈傲不馴的性格。
陳陵也正在召集他的幾個親信商議如何應對,他把自己在宮中的事大略說了一下,手下那些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
“你們這是怎么了?一個個平時豪言壯語,事到臨頭,卻如此膽小怕事。”陳陵怒睜著虎目,呵責道。
“啟稟濟王,我等不是膽小怕事,我們追隨濟王,原本就希望有一天濟王能夠榮登大寶,與我等共享榮華富貴,可是這事出突然,我等毫無準備,還請濟王示下。”
謀士譚林見主子發怒,趕忙起身辯解。
陳陵此時也覺得自己確實有些沖動了,要是事先有所安排,以不至于在宮中孤掌難鳴,落得這般騎虎難下的局面。
“依我看來,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太后和太子肯定正調集軍隊要對付我們,我們既然不能坐以待斃,就只能奮起反抗,現在,只要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我們主動進攻,消滅太子一伙,一是固守東府,伺機反撲。”另一個主要謀士戴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個建議一提出,下面的人頓時七嘴八舌爭論不休,有人認為東府的軍事力量薄弱,如果要強攻的話,無異于以卵擊石,自取滅亡,一動不如一靜,莫如固守東府,再做下一步打算。
有人認為應該趁太后那方還沒有來得及充分準備,立即發兵進攻,打其措手不及,爭取主動。
而有人則知道深深懂得陳陵剛愎自用,一般都是以自己為主,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只是隨聲附和,等待陳陵自己最后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