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妃的話更提醒了楊廣,過去一直以為突厥是國家最大的威脅,根本沒有考慮到其它小國,這真是決策上的一大失誤。
雖然小國不足以構成太子的隱患,但如果舉力南征,那也是后顧之憂,突厥基本已平定,但吐蕃和高麗這兩個掣肘之癰,一定要拔處。
這次回去以后,一定要向父皇建議,平定這兩個小國,大陳盡管陳主昏聵,但畢竟在南方許多年,又有天塹阻隔,病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大陳也只是開始呈現衰敗跡象,一旦遭遇入侵,在危難時刻,上下同心,那可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張貴妃這女人落在這樣的昏主手中,真是暴殄天物,她居然有超過許多男人的見識,雖然是個女人,但楊廣并沒有太多狹隘的思想,這更堅定了他滅掉南國,將張貴妃攬入懷抱的理想。
“娘娘金玉良言,使我等茅塞頓開,我等回去以后,一定轉達我主。”
不僅楊廣對張貴妃之言心驚肉跳,就連高穎和楊素等人也是心內打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貴客跋涉萬水千山,這次一定要多留時日,多在我大陳走走看看,看看我南國如畫江山,今日難得一聚,請大家盡情品嘗我南國美酒,不醉不歸。”
隨著張貴妃話音一落,一眾宮娥立即端來酒壺,為每一個人的酒杯斟滿瓊漿。
楊廣一時好奇之心萌生,起身離座道:“貴妃娘娘,我等雖深在邊陲小國,亦聽聞大陳天子文韜武略,才思飛揚,譜得好曲,作得好詩,乃是千古一帝,不知我等是否有幸親耳聆聽?”
陳同最得意的就是自己那些作品,無時無刻不想在別人面前賣弄,何況提出要求的還是外國使節,焉有不滿足之理,頷首示意。
于是樂曲再次響起,歌女們唱起了他的得意之作《玉樹后庭花》。
悱惻纏綿的音色繚繞著滿大殿的酒香,彌漫在空氣中,這些北方人在自己的國家何曾聽過如此牽扯人心扉的靡靡之音,盡管心都揪緊了,但還得裝出一副沉醉的樣子,面帶微笑。
高穎心里發出陣陣冷笑:“真是亡國之音!”
楊素則在心里暗自慶幸:“幸虧南國是陳同的君主,此乃天助大隋!”
而楊廣則暗道:“國家多事之秋,陳主卻又如此閑情雅致,也真是千古一絕。”但楊廣卻并不對這纏綿的音樂嗤之以鼻,他也是一個愛好者,是一個對女人和陳同有共同語言的知音,唯一不同的是,他覺得只有在全部實現了心中理想后,放可如此肆無忌憚的享受。
歌罷,眾人難免再次發出贊嘆之聲,就在眾人的稱頌中,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奇異的聲音,就像潮水從天際奔涌而來一樣,鼓噪著,那聲音幾乎壓著了絲竹之音。
眾人無不驚詫,被這突如其來的怪相所震驚,一時忘了酒宴之樂,不約而同的把詢問的目光轉向殿外。
可惜殿門距離他們的座位有一段距離,看不清外面的境況,陳主也震驚,急忙示意太監出去查看。
很快太監回來稟報,說是有好多鳥,從鐘山方向黑壓壓的飛來,連天色都遮擋著了。
陳同張大著嘴巴不知所措,尤其那聲音似風非風,越來越大,就像海潮一樣,似有翻天倒海的無窮力量,但蘊含其中的又不是令人心潮激蕩的感覺,而是一種無法言表的詭異,聽著有點不寒而栗的感覺。
而就在大家愣神的當即,群鳥已經飛臨三閣上空,那鳴叫的聲音聽得真真切切,帶著凄惻的哀鳴,圍繞著三閣,久久盤旋。
張貴妃見主上臉色大變,忙笑道:“陛下今日在此盛情款待遠方客人,感天動地,怕是鳥兒們也不甘寂寞,想要來參加盛宴,把這里當成鳳凰棲身的梧桐樹了。百鳥來儀,真是亙古未有,預示著我大陳欣欣向榮,國泰民安。”
眾人自知這群鳥來的古怪,尤其是那聲音聽起來好凄涼,并不是什么好兆頭,但誰也不愿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
或許就連陳同自己也不同意張貴妃的說法,但處在這種情況下,誰又會把不吉利的話說出來,眾人更是齊聲附和張貴妃的說法,氣氛又再次變得喜氣洋洋。
再回官驛的路上,楊廣的心久久無法平靜,出宮的路上,他已不再像進去時那樣小心翼翼,擔心被人發現,四處打量著。
那豪華的宮室,那白玉鋪成的地面,那珍珠裝飾的錦簾,那從未見過的各種器皿,那滿宮的奇花異草、雕欄玉柱,無一不時時縈繞在腦際。
尤其是張貴妃那楚楚動人的一顰一笑,那舉手投足間道不盡的風韻和無限柔情,那顧盼生輝的明眸,那薄紗包裹著的······
楊廣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越想越覺得渾身血脈噴張,越想越覺得難以自持,越想越有種魂兒出竅的感覺。
張貴妃實在太美了,那是一種無以言表的美,是用任何文字無法描述的,只有真正懂女人的男人才能體味得到那種美,而且也只能是體味,根本無法用語言描述。
不要說陳宮的佳麗,就是天下所有的佳麗和她相比,都不值一提,這樣的佳人,那個臃腫的昏君怎么配得上,真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陳同在文辭方面的造詣倒是讓楊廣刮目相看,但那管什么用呢?女人因男人而美,不是因為男人的幾首艷詞就能令女人這朵花綻放,只有男人豪壯的氣質才會令女人出自內心的折服,才會令女人這朵花盡情地綻放。
普天之下你,除了我楊廣而外,再也沒有人陪擁有這樣的美人,再也沒有人會讓張貴妃心悅誠服,甘愿奉獻一切。
楊廣注意到,在宴會期間,張貴妃的眼神好幾次總是有意無意的流連在自己身上,他相信一定是自己勃發出來的勃勃英氣吸引了張貴妃,一定是自己皇家高貴的氣質讓張貴妃聞到了某種氣息。
氣息!楊廣陡然驚醒,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只要被對方的氣息吸引,必定心有所牽,心有所盼,自己作為使團的一個副使,名不見經傳,張貴妃卻多次留意,這難道不是某種信息么?難道自己這次居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張貴妃?
楊廣是一個善于把握機會的人,他不會讓任何機會從自己面前溜過,于是,楊廣找來負責接待的虞誠。
虞誠既然是楊素早已安插在這里的,雖然官職不高,但干他們這一行的,可不是孤膽英雄,一定會使盡各種辦法,和南國的臣僚套近乎,一定早就編制了一張關系網。
雖然他不可能接近張貴妃,但楊廣相信,他一定有辦法聯絡到張貴妃。一定會把自己的下情上達。
虞誠當然不好過問楊廣此舉何意,便答應盡力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