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個準什長各自拿了一個卷軸,李響隊的什長拿來后,坐在圈中間仔細的看著。
什長看的摸腦袋,似懂非懂的樣子。
隊伍一個尖嘴猴腮的人扭著脖子斜著眼的瞄著卷軸,李響一看就認出來這是群毆最先被淘汰的。
因為見勢不妙自己立馬走出圈,所以印象深刻。
“這是《孫子兵法》軍行篇的一段。”那人輕聲的說道。
說完伸頭看了看坐在太師椅的大胖子,發現閉著眼,便大膽起來。
“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意思則是交戰而后取勝,即使天下都稱贊,也不算上最高明。”
“我還以為打贏了天下人都說好呢。可這為啥說算不上高明?都打贏了還不厲害?”準什長說道。
“能打勝仗的將軍不一定有什么過人的智慧和能力,只要不出現閃失便是勝利,那么贏是注定的,你說值得稱贊嗎?”
“注定贏的事沒啥好說的。”周圍幾個七嘴八舌的說著。
“其余各位有啥建議沒?沒的話那我開始寫了。”準什長說道。
李響搖搖頭表示沒意見。
李響背后的一個人也在小聲的說著,李響回頭一看,準什長捂著耳朵,一副不聽不聽,王八念經的樣子,看的讓人忍俊不禁。
然后斜對面的一個準什長周圍沒一個獻策,急的上躥下跳,畢竟這年代讀過書的就少,習得兵法的更少。
“你這廝分明是要加害于我,‘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這幾個字老子還是認識的,豈能是你說的那般意思。皇上的命令都不聽,那還是人嗎?你這分明是謀反!”一個準什長氣急敗壞的吼道。
李響望去,只見這位意猶未盡還未說完,便被衛兵架走了,玄武義軍表面是義軍,其實不就是叛亂,這不是老壽星上吊——活夠了。
時間一到,什長們陸陸續續的提交了卷軸,大胖子和幾個仕長在那仔細看著,好的放在籃子里,不好的直接扔在地上。
片刻。
大胖子站起來宣布:“兵法是死的,但人是活的,這山川江河,幾百年過去早就變了樣,只會這小小的兵法可不行。下面合格的隊伍‘一隊’‘十二隊’‘二十七隊’‘二十八隊’‘三十三隊’‘四十一隊’‘四十六隊’‘五十一隊’的什長們出列。”
八個什長連忙站了出來。
“現在開始搶答,一共八道題,第一個回答合格的兩分,第二個回答合格的一分。只有第一個回答錯誤第二個才可以回答。”
“第一個,玄武州絕大部分地方都是沙土地,很少有丘陵高山,遠不如朱雀州適合伏擊作戰,但玄武州有一個地方易守難攻,結合陣法可以一當十,究竟是那個地方?那個陣法?”一個仕長站起來說道。
“玄武州天山郡的天山山脈的武玄山,因為像一個翻過來的玄武而得名。更具體說是東面易守難攻,其余各面只不過較為陡峭,但飛鳥異獸也常有出沒。而東面成葫蘆嘴,入口極狹,只需二十人以盾墻陣配合玄武軍的冰陽功便可以一當十,相比較防御戰,更適合置死地而后生。”一隊隊長若爾所思的說道。
“好!好!好!”大胖子十分興奮的拍著巴掌,連說三個好。
“一隊獲得二分!”
“第二個,玄武州水源稀缺這是大家都了解的事,如果敵人占領了水源,如何在缺少水源的前提下及時補充水分。”另外一個仕長站起來說道。
“這個俺知道!”二十八隊隊長急忙答道。
“咱們這有一種植物叫‘莫托花’,含有大量的水。”
“不對,莫托花水分較多,但吃完容易拉肚子,飲鴆止渴。”大胖子說道。
這大胖子確實有兩把刷子,當副尉確實說的過去。李響心想。
“用長矛將劍懸掛起來,將水壺放在下面接露珠。”一隊的隊長又答了上來。
“一隊獲得一分,共三分!”
“第三個,先人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兵勢猶如離弦之箭,如何劣勢下重振兵勢?”仕長第三個問題提了出來。
“何為‘勢’,孫子兵法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勢便是一個軍隊的刀鋒,刀厲不厲害便看刀鋒。重振兵勢猶如磨刀,小敗需小勵,大敗需大賞,避其鋒芒,奇兵方可致勝。”
“一隊獲得二分,共五分!”
“第四個,先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遠距離無法久戰,如何破解?”
“以戰養戰!”
“一隊獲得二分,共七分。”
“第五個間諜是哪五種?”
“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分別同行作間,用敵人內部作間,用地方間諜作間,用假消息作間,用偵查作間。”
“一隊正確,獲得一分,共八分。”
幾百人無不佩服一隊隊長,這分明是從過軍的,啥都懂,一個佰夫長而已,就有這樣的人才。
“第六個……”
“十二隊獲得二分。”
“第七個……”
“四十六隊獲得二分。”
一隊什長仿佛不在搶答,畢竟分數已經夠了,
“下面是最后一個問題,世人皆以龍姓為尊,可二世同室相戈,昏庸無能,為了一個女人放棄了這大好河山,放棄萬萬子民。三軍之眾,是以當今皇上為主還是咱們的秦帥為主?”
李響一看這問題就知道是表決心了。簡單,但選擇錯了就會像那個憨憨什長一樣,消失不見。
幾百人沉默片刻,齊聲吼道:“誓死追隨秦帥!”
大胖子似乎心滿意足,拍了拍巴掌宣布
“一隊什長獲得文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