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各種感言匯總在一起了,如果大家在猶豫要不要看,可以通過這些感言總覽故事梗概。
顯然,看完感言后會被劇透得體無完膚……
!本書讀者群:777401029
#上架感言#
起初我是不想寫感言的。
30個收藏,評論區都是認得的人。除了身邊認識的親朋好友外,估計多半是機器人關注這部小說,寫感言的意義似乎不大。但轉念一想,把上架感言放在最前頭,似乎能彌補小說簡介的不足,興許能再拉到幾個讀者,因此還是寫了。
說正題。
不知不覺,已經寫了兩個月的小說。
這兩個月慢慢將簽約前潦草的大綱完善了,總字數也敲定。
《劍逍傳》,實際想取名《劍逍》,奈何已經有了這樣一本搜不到的書,只得另尋他題。當時沒細想,就在“劍逍”后面加上了“傳”字,現在想來,這個“傳”,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原本的想法,從群像變成了單人,在群像不吃香的現在,可能是因禍得福吧。
為什么會選擇武俠呢?冷門,點擊量都寥寥無幾。
說來有各種機緣巧合。那天正聽著葉倩文的《珍重》,看到一條評論,說她唱歌很有江湖的味道。又想到《瀟灑走一回》也是她唱的,就忽然想寫武俠了。
好在這樣的一時興起到至今尚未消退,希望能堅持到120萬字的完本。(笑)
再說小說本身。
仙、百苦教、臘柴人、茶莊和文壇閣這些比較重要的勢力,包括以后還會出現的“貪歡笑”,都順利地在20萬字內寫了出來。
第一卷取名“烈火之女”,主要寫的就是蘇暮槿的出生,在逃離蘇青伏追捕的同時結交江湖勢力,和在危難時刻服下燦繭,徹底釋放日仙饋贈的火焰之氣之事。看著現在的字數,只剩10萬字讓我安排后續的劇情,心中未免有些不安。
到第二卷,才是介紹中的:蘇暮槿因“神子”身份卷入天下紛爭,征戰四方的故事;第三卷則準備回到我比較擅長的小場景敘事中,寫蘇暮槿在戰后游歷四方,住入茶莊后的經歷的詭異事情——這部分或許更傾向懸疑和推理;最后一卷,準備用她和仙的決戰收尾,至于這位仙的身份,說出來就沒意思了。
四卷,一卷30萬,以我的速度,可能要到三月底才能結束,應當是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了。
最后,因為手速太快,電腦有時會反應不過來,可能會出現連續兩個相同相同的詞組(如上),我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奇怪的原理,不過如果大家看到了,不要見怪……
—————
#第一卷·烈火之女·完結感言#
寫完終章后,我對自己說,洗個澡,洗完來寫感言,結果洗了很久。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所以我還挺不希望第一卷就這樣結束的,否則要開啟新的一卷。
但又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因而結尾是遲早的。
我就開始思考:究竟怎樣結尾才最適合。
最主要有兩點:
一、要不要把和黎忼大戰之后的事情細細講明?之后我想明白清楚了——沒必要。一場戰爭的勝利,無非就是收拾殘局,歌功頌德,隨后我們的主角蘇暮槿,她的江湖地位和名望會大幅提升。這樣的事情人人都能想到,而我也寫不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花樣,索性就直接跳過,等到下一卷的開頭,用幾百字一筆帶過,就夠了;
二、有關常巫的身世和接下來的行蹤。她是這場大戰少數的受益者,也在這場大戰一結束就離開了鷹雀谷,前往東方去完成所為的“大事”,神秘,吸引人。但這部小說主要還是以蘇暮槿的視角來寫,叫都叫《劍逍傳》,所以常巫這個神秘的姑娘在蘇暮槿看不到的地方做了什么,我覺得不是小說的重點。蘇暮槿看不到,那就盡量不寫——這是我一開始定下的一個標準(雖然偶爾會插入幾篇類似“番外”的章節,不過那和主線息息相關,我也就只好打破這個規矩)。所以,常巫的事,我以后可能會用幾章來寫,也有可能用別人的轉述來說明。她很重要,但對蘇暮槿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思來想去,我就直接把黎忼的死作為結尾,突然但不算突兀,總得來說還是挺滿意的。
縱觀第一卷,還是有許多問題的,說一個我的心頭痛,那就是何俊伊和張途。
蘇暮槿在三從方的那段時間,我自認為筆墨花費太少——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蘇暮槿和何俊伊之間關系的描寫太少,導致兩個女生間親如姐妹的關系不夠明顯。因而,就我自己看來,何俊伊的死少了些本該有的悲情意味;張途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主動幫蘇暮槿的男人,一個自己所愛的女人因保護蘇暮槿而死的男人,他有很多情感可以挖掘,但他和何俊伊情感的鋪墊有些淺薄,導致整個人物形象有些難以直立。
也正是如此,我不得不刪減一些張途在第二卷的戲份。
還有許多小問題,再次就不一一贅述了。
晚上就直接開始寫第二卷,在上架感言中也說了,第二卷將的是蘇暮槿一戰成名后,被迫卷入天下紛爭。這一卷會出來一個我很喜歡的人物,希望能把她塑造得受人歡迎。
—————
#第二卷·山河破碎·完結感言#
又到完結時,相信看到這里的人還會選擇繼續看下去,多的話也就不說,很感激大家能接受我時常出現的錯別字,以及一些語法上的錯誤。
這幾個月經歷了許多事情,因此在十一月中旬,選擇將雙更改成了單更,明年開始應該會恢復正常(希望)。
因為時間已經很晚,就不想在寫很多,隨便說說。
副標題標題取為《山河破碎》,想講述大尚分裂之后的情形,但筆力不精,多有疏漏,最終結果并不算很理想,但好在,總體劇情是按大綱發展。
都說“行百里者半九十”,雖然現在才剛過“半”,遠沒到“九十”的程度,但在寫作中途,我隱約有了“九十”的感覺——我很想馬上把這部小說寫完,再去動手寫其他東西。
在我的心里,無論是蘇暮槿的命運、笪千潭的將來,還有那位神秘失蹤的笪千潭的妹妹笪千鈺,他們都有了最后的結果,換句話說,這個故事在我心中已經結束,如今做的只是把發生的細枝末節寫出來。
這實在算不上一件有趣的事,就像對著一本書,然后把里頭的字打到電腦上一樣,是一件苦力活。
好在堅持下來,算得上2019年最值得慶祝的事。
按照慣例,最后說說下一卷的大體內容。
首先,我們的主角蘇暮槿要暫時休息了,青炎毒可不會讓她輕輕松松地擺脫,接下來,將隨著任蔚的視角,看她怎么幫蘇暮槿尋找解毒方法,這是第三卷上半部分的內容;下半部分則是蘇暮槿恢復后,按圖索驥,探索烈成炬的秘密,在期間入住茶莊后發生的一些事情。
這么看來,下一卷的內容格外充實,希望能在30萬字左右搞定。
再次謝謝大家!
提前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
—————
#第三卷·茶莊史話·上·完結感言#
上半卷和茶莊毫無任何關聯,所以我覺得,這將是非常重要的完結感言。
張奇孛,就像我在最后幾章說的,他是“孛”。
在古代漢語詞典中,“孛”被解釋為“彗星或彗星出現時光芒四射的樣子”。他是黑夜中的引路人,而依皇代表的正是即將席卷整個九州的黑夜。
用常見的話來說,他就是看過劇本的人,也是本作的智商天花板。
弒父,是一開始就想好的劇情,所以在第三十三章,我用了許多筆墨來描寫外面的雪山,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從公主等人一開始討論雪山究竟像什么,然后確認雪山像狼——狼則是天哮的象征(想必這也沒必要解釋了……),到最后雪山崩塌。
唯一的懸念,可能是:究竟是天哮消亡還是預示有人將死亡?
當然,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張奇孛殺死親父張湖益,之后再將龍脈傳遞給蘇暮槿。自此,他用一個人的生命、一個人的功力,換回了蘇暮槿。
對應之前的黃粱以命換命。蘇暮槿沒那么容易活下來,她的未來,建立在無數人赴湯蹈火的基礎上。
弒父劇情很早就想好了,終章也是在這一卷剛開始寫的時候就先寫完,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張奇孛為什么要弒父?
顯然,他弒父是為了清火刃的繼承權,可就算他拿到清火刃的繼承權,那蘇暮槿怎樣從他那里得到繼承權?
我甚至想到過一個非常離譜的方法:張湖益不愿交出性命,因而張奇孛用藥將他迷暈,再帶到蘇暮槿身邊,隨后握住蘇暮槿的手,讓她用刀來“殺”死自己的父親。
這顯然是個滑稽的橋段。但我想了很久,沒想到到底該怎么解釋。
故事就這樣在未完成中開始寫了。
直到今天,剛才,動筆寫《大業(二)》的時候,我先是想了一個地名。張奇孛要去父親那,那么,他父親在哪呢?
我打出了“喚龍潭”三個字。
只能說是緣分使然,這三個字沒有任何緣由的出現在我腦中。
打出來后,我便開始思考,為什么要叫“喚龍潭”?隨后想到了“龍脈”一說,又想起很早以前寫過的,方謝曾和黃北說過,用“性命換力量”的方法。
這么一來,一切都非常契合地聯系在一起,美中不足的是,若我能早點想到“龍脈”的說法,這一卷的完成度會比現在更好。
依皇、獨孤厲的事情就不談了,反正馬上就要寫到。
最后還是說回張奇孛這邊。
七十一到七十四章的名字都叫“大業”,何為大業?是從“業障”這個詞語想來的。
“業障”有許多意思,大家看到這個詞,應該都會想到佛教。我最初也覺得僅此而已,有一天查了一下,發現一件讓人激動的事情。
“業障”還有“舊時家長罵不肖子弟的話”。
這么一來,最后幾章的標題就有著落了。
但叫《業障》太突兀,用《大業》代替《業障》,我自認為是很好的選擇。擺脫了一些佛教的氣息,但和“業障”的各個意義都完美結合,最后還有“大業”的本意——張奇孛弒父救神子,這是否是他心中的大業?
值得深思。
—————
#第三卷·茶莊史話·下·完結感言#
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我很早就想寫茶莊的故事,甚至說,寫這篇小說,就是為了把茶莊的故事寫出來。可真到上手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只是喜歡“茶莊之主”以及“母體傳承”這個概念,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完全沒有確數。
所以這一卷是從蘇暮槿和路渝穹相遇開頭,而非直接寫她到茶莊的事,也算給自己一些緩沖的時間。(雖然寫完相遇后還是沒想好她去茶莊到底會發生什么……)
好在后來理清思路,寫起來順暢了許多。
本質上,茶莊的故事是個倫理問題,當自己的愛人有自己母親、奶奶甚至更多親人的靈魂時,到底該如何處理。只不過因為是網絡小說……有些細節沒法討論。最核心的部分被一帶而過,我覺得挺可惜的。
顯然,歷代路家莊主都為權力而放棄了倫理,他們選擇隱瞞此事,將逆向生長的夫人藏匿,等待下一任莊主出現,再把這個故事流傳下去,直到路渝穹。綜上來看,路渝穹是個很特殊的人,或許之后還會有他的戲份——畢竟他去狄禪宗。
說到“逆向生長”,看過《海伯利安》的讀者應該會有印象,其中有個故事就在說妻子越長越年輕。高中看的,已經記不清故事到底說了什么,但這個點子我記憶猶新。
不是因它有多奇特(或許很奇特),主要是,它和我初中想到的點子撞在了一起……
初中的某天,我夢見了鵝毛大雪。
我坐在馬車上,兩個像捕快一樣的人坐在身邊,一左一右,我們似乎要去什么地方,忽然,馬車停了下來,大雪掩埋的木牌露出尖尖一角。右邊那個高高瘦瘦的家伙用鬼片中看到鬼的驚悚語氣低語:茶莊根本不存在!
然后我被他嚇醒了……
后來我就在想,茶莊到底是個什么鬼東西,便想到了“母體傳承”這樣奇葩的“詭計”。
結果在高中的時候讀到《海伯利安》,發現有異曲同工之妙,自然印象深刻。
正好推薦大家看看《海伯利安》,很出色的一部小說——僅限第一部,聽說后面有爛尾,我也就沒看了。
說回故事本身。
這一卷是懸疑+推理的結合,不過推理部分,大家就一笑而過吧。雖然我在終章把之前挖的坑都解釋了(——路深昴和陳源等人是誰殺的,前者是路平,后者不知道),不過相信也沒人能猜得到……所以,就當懸疑小說看就好了!
好像等大家讀完后再說這句話已經遲了。
一開始我打算把路渝穹和路紫鳶小時候的事作為路渝穹的回憶寫出來,但發現好像篇幅不夠,所以就算了,或許以后會當外傳寫吧。十年前,有許多人可以寫:有還是大人的虞甄宰、關系曖昧的路平和艾宓、路忠泰和路謙毅哥倆的趣事、路迪瀟、路天茈……
最后按慣例,簡單說明下一卷的內容。
下一卷也就是最后一卷,毫無疑問是蘇暮槿和依皇決戰。
不過決戰,打來打去,總歸就那些花樣。大家應該發現了,按理來說實力很強的顯仙居然只和蘇暮槿打了三章,而烈成炬、黎忼、赤格丙他們都不下四章。不是因為他很菜,只是……實在懶得寫了。
本來小說里就沒什么功法名字,不像其他小說能大吼著招式名,打得有來有回。突然很佩服自己,打一架能寫到上萬字……
所以下一卷的重心不在決戰本身,而放在依皇身上。
就是說,可能很長時間見不到我們的主角了。
謝謝大家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