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夏天,又到了畢業的季節,徐子良走在校園旁的林蔭大道上,回首往事“哎!快畢業了,我又該何去何從,大專的三年整個都荒廢了,到離校的時候才后悔啊,可惜沒有后悔藥,呵呵……”,一聲常常的嘆息,道不盡畢業時的迷惘。
最終還是走出了這蝸居了三年的學堂,沒有談過戀愛,易沒有認真學習,可謂是正真的荒廢。
“出去以后還不知道該干些什么喃,這可真是宅出了一種境界了啊”
一步踏出,終將真正的踏入社會,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渾渾噩噩的的過著,也許沒有那份意外,終將如此走完一生吧!可惜,人生沒有如果,亦沒有重來。
回家省親的途中,遙望窗外那飛逝的風景,充斥著憂郁,無奈和生活的壓力,壓的人難以喘息,充滿疲憊。
“媽,我回來了!”一聲無力的呼喚,充斥著整個狹義的房間,帶著淡淡的憂愁輕輕的回蕩著。
“寶貝,回來啦,餓了吧!飯馬上好咯!”一聲平淡溫馨的話語溫暖著子良的內心,撫平了那滿是疲憊的身軀。其實,我們要的并不多,僅僅只是親人的慰問和回家有一個溫暖的懷抱,而我這些都不缺。
然而走向社會,面臨著太多的無奈、壓力,因為成長了,長大了,所以知道了壓力,理解了父母賺錢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