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村
賈詡五人組之所以跟在安全身后,是因為安老伯說村中大小事基本都是安全處理,只有在安全不知如何處置之時安老伯才會出面。
賈詡眾人身后也跟著一串小尾巴,那是因為賈詡三拳兩腳就將安寧村的娃娃頭安康撂倒。
可能只有安老伯知道安康原名叫什么,他是安老伯一行人在逃難路上拾到的孤兒。安老伯帶著族人南遷之時,看到有個七八歲的孩子赤手刨坑。于心不忍之下,吩咐族人幫他將親人埋葬,從此他便認了安老伯為干爺爺,并且改名叫安康,跟著安老伯南遷。因兵禍亂導致家破人亡,安康心底十分的仇視當權者。
賈詡小隊早晨商議民生十問時聽到下人議論,有孩童將王府發放的面餅丟棄后,賈詡敏銳地覺得此事或許關系到此地民生,若是查清或許能得到燁世子的獎許。
無法過后,賈詡小隊就找了幾個村里的奶娃子帶路去找安康,小伙伴們見到安康時主動上前打招呼,可迎面而來的是一口吐沫和對親人的國罵。賈詡年幼也是父母雙亡,可跟著爺爺賈管家,從沒受過這等惡氣,二話不說掄起拳頭就往安康身上招呼。
兩人滾打在一起之后,引路的小孩們害怕安康吃虧就大喊起來,招呼村里的小伙伴。奈何,村中留守的盡都是些奶娃子,稍有力氣的都去田間地頭幫忙去了。
當啃著白面餅的奶娃子們到達現場時,安康雙手被扭到背后,賈詡用膝蓋緊緊壓著安康的后背,使得安康趴在地上動彈不得。
“還罵不罵?”賈詡憤怒的質問安康。
安康趴在地上緊咬牙關,一言不發。
安康七歲跟著安老伯南遷,現在已是十二歲了。可昨天起村里的人都和趙燁一起吃飯,自己昨天到現在一口飯都沒吃,每日還跟著安全去秋收,早已經餓得頭暈眼花全身無力。
賈詡過了十月便是十一歲,父母早亡和爺爺相依為命,也算是孤寡之家。當初趙燁說學舍孩童不得超過十歲,賈詡剛好十歲,各方面都達標順理成章的進了學舍。從小跟著爺爺吃喝不愁,時常還跟著端王府的護衛廝混,身體素質遠比安康好了太多。
兩相比較,安康被撂倒是必然的。
聽到打斗聲后呂枝、呂蔓小組急忙趕來,呂枝一手一個的將兩人掰開,嚴厲斥責兩人一通之后押著兩人去找趙燁。
到了祠堂遇到毛泉,被告知趙燁剛剛睡著。
趙燁這十年來日夜顛倒從不愛惜身體,所以身體素質極差。先前幾日在安寧別院中忙活教材和學舍之事,剛有停歇又帶著學舍諸人來到村中實習考察,覺得有些累就去午睡了。
大家都不知道此事該如何處理,只好靜默無聲的守在趙燁房外。
“怎么回事。”清幽婉轉的聲音從側方傳來。
只見楊素和劉蓮兒兩人迎面走了過來。
“賈詡和村里的孩童打架。”毛泉說。
楊素問“燁哥兒呢。”
“剛剛午休,燁世子奔忙甚久,難得休息。小人不敢打擾,特在此地等候。”毛泉恭恭敬敬的回答。
“跟我來吧。”說完楊素便帶著眾人往祠堂正屋過去。
將幾人都帶往祠堂正屋時,劉質和安老伯正在閑談,兩人都知道楊素在端王府地位如同趙燁一般,都起身問候。
幾人落座后,楊素才開口“這兩少年在村中打架。燁哥兒已經睡下,我尋思著些許小事不用麻煩他。”
聽到楊素這般說,安老伯騰的就站起來“安康,咋回事?”
安康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
“今早聽見王嫂子說這小子將王府發放的食物丟棄,我等覺得不妥,想去問問他為何糟蹋糧食,卻不想剛見面他就辱罵吾娘,氣之不過便動了手。”賈詡倒是干脆,一骨碌的將事情原委說了個底掉。
聽賈詡說完,安老伯霍然舉起拐杖,迎面的就要朝安康身上招呼,賈詡見勢不妙,急忙上身擋住。
“安爺爺,我們先聽他有什么話說。”賈詡抱著腦袋說。
安康怒目圓睜,對著賈詡大喊“誰要你擋著。”
安老伯放下了拐杖,站到祠堂正中央說“安康過來,對著列祖列宗跪下。”
安康愣了愣,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安老伯,不必如此。”楊素在旁邊開口。
轉頭看了看四周,安康上前兩步到安老伯身邊,對著祠堂的靈牌跪了下來。
安老伯平心靜氣的說“我知道你心中有怨氣,當初如果朝廷大軍及時回援,你家或許不會有那變故,對吧?自昨日你便粒米不進,我原本想著你也大了,多看看身邊,多想想安寧村……應該會有所覺悟。”
“你也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現在我給你兩個選擇,你且想明白了再回答我”安老伯面朝靈牌深深嘆息。
此時安康宛如失了魂一般,滿腦子想的都是“我原本就不是安家的人,爺爺是要趕我走了嗎。”
“要么現在去后堂吃個餅,跟著這位小哥一起去看看,去想想。要么現在回家悶點飯,去幫你爹爹秋收。”安老伯用手中的拐杖重重的杵了杵地面,嚴厲的說。
“爺爺……”跪在地上的安康淚流滿面,低聲抽泣。
“你自己思量吧。”說完就不再理會安康。
轉而對楊素說“我安氏一族扶老攜幼遷徒幾千里,終于得到王爺庇護,這幾年才有可以容身的地方,有可以耕作的土地。安康雖然不是我親孫兒,可我視若己出,與親孫無異。若有冒犯的地方,還請郡主懲罰老頭子。”
說完,安老伯深深的向楊素鞠了一躬。
楊素急忙起身,不接受安老伯的道歉。
“賈詡,你可知錯。”楊素轉頭嚴厲的對賈詡說。
賈詡立刻回答“賈詡知錯,小的不該沒詢問清楚就去驚擾安康小哥,更不該揮拳而上。”
“知道錯了就道歉。”楊素開口。
“安爺爺,這事是我錯在先,還請不要責罰安康小哥。讓他吃點東西和我們一起去吧。”賈詡對安老伯說。
看了一眼眾人之后,用拐杖輕輕碰了碰安康的腿“起來,你自己看著辦吧。”
……
吃了兩個餅,一碗肉湯之后王廚娘不再給安康添食“吃多了會撐著,去跟著他們跑跑吧,戌時末再來。”
說完,王廚娘收拾了餐具回了后廚。
“你看你,年歲比我大,吃得比我多,力氣怎么和個娘們似的”賈詡在旁譏諷地開口。
安康也不示弱“那會兒是我沒吃飯,要不現在再試試。”
“還想挨揍?可別被揍得哭鼻子又去找安老伯。”賈詡調笑的打趣安康。
“誰哭鼻子了!”安康氣急敗壞的說。
賈詡說“我才不和你打呢。有本事去和呂布掰扯掰扯。”說完便指了身后的一個小孩。
呂布他爹以前從軍的時候跟著戰友學了打鐵的本事,受傷退伍后在昆明城開了個鐵匠鋪子,而呂布從小就跟著父親打鐵練武。
聽到賈詡說自己,呂布端著一個小本子上前“先別說打架的事,我來問你幾個問題,一問、原籍何處,為何搬遷。”
“原籍洛陽,躲避戰亂和安爺爺一起過來的。”安康老老實實的回答。
用筆記下之后呂布又說“二問、身旁可有相互幫助之人,可有朝衙管事照應。”
“身邊自有……‘家人’……照顧,不曾有朝衙之人來過。不是說打架嗎,你問這些作甚,你怕我背后找人報復啊。我才不會那么無恥。”安康說完就擼起袖子,準備和眾人開戰。
說完之后發現賈詡一伙人都在奮筆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