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舍眾人紛紛舉手說話,趙燁在一邊安靜傾聽。不過多時,基本學生們都有各自發言,其中所思所想皆各不相同。
等學生們稍歇,趙燁開口“大家都認真了解村民生活,我很欣慰,此次考核也算基本完成,接下來我們便來商議一番如何幫助百姓改變生活現狀。”
“賈詡,你來說說。”趙燁喊起了一旁認真聽講的賈詡。
賈詡起身“小子覺得朝衙或許可以設立賑濟所,資助錢糧給有困難之人度過難關。”
“嗯。”趙燁只是點頭,并未評價。
“若能借款給急需之人,也是改變民生之舉。”
“施粥之所也應該設立,災民四起,餓殍遍野”
“我也覺得可以在村村寨寨設立賑濟所,能扶持百姓生計,閑事還能幫助眾人勞作。”黃忠舉手表述。
黃忠說完之后,身旁學舍之人紛紛應是。
趙燁揮揮手,將眾人議論聲壓住“無論誰里賑濟所或是設立施粥所,都是良善之舉。”
“可賑濟錢糧何處可得?”趙燁反問堂中眾人。
賈詡開口“朝衙主持,勸說富庶之家資助。”
“你愿意資助嗎?”趙燁問賈詡。
賈詡昂著頭回答“當然愿意。”
趙燁轉頭問毛泉“你愿意嗎?”
毛泉抬頭看了眾人一眼,微微搖頭。
堂中頓起雜音。
“諸位稍安,讓毛小哥說說。”趙燁開口。
堂中一片寂靜。
毛泉起身朝眾人拱了拱手“論私,我家的資產乃自家辛苦所得,為何無償捐助不相干之人。論公,毛家雖說略有薄財,可普天之下不幸者萬萬,我毛家怎幫得過來。”
毛泉深深鞠躬之后落座。
“劉全”趙燁說“若是現在你手中有兩個饅頭,可愿分給村中百姓一個。”
劉全起身“自是愿意的。別說一個饅頭,就算兩個饅頭都分給旁人也無怨言。”
“若是你入學之前手中有兩個饅頭,可愿分給旁人一個?”趙燁又問。
“不愿。”劉全低頭回應。
趙燁又問“為何又不愿了呢。”
劉全吶吶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先人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接濟天下’。何為窮,何為達”趙燁說。
“比之眾人,我端王府便是達,理應接濟眾人。可若比之天下呢,我端王府只不過區區山城藩王而已,維系云貴百姓已是千難萬難。怎做到接濟天下……就算當今圣上……”趙燁深深嘆息。
“燁哥兒慎言。”楊素在旁提醒。
“眾位若有一日衣食無憂,可愿接濟身旁困苦之人”趙燁抬頭問話村民。
“愿意”堂中村民齊聲回應。
揮了揮手趙燁對安老伯說“若有一日,安寧村能谷滿倉,米滿缸,可愿接濟鄰村苦難之人?”
安老伯深深凝視堂中族人“愿意。”
趙燁拔高了聲調“若來日,我云貴大地博物多產,我端王府也愿意接濟周邊各州縣”
“我云貴高原如何才能博物多產?”趙燁問。
“只需村村寨寨富足安康”趙燁答。
“村村寨寨如何富足安康?”趙燁問。
“人人寢有所居、餓有所食、寒有所衣”趙燁答。
“如何才能寢有所居?”趙燁問。
一位矮壯漢子在人群中起身回答“灑家會些磚瓦木活。”
趙燁鼓掌。
“如何才能餓有所食?”趙燁問。
一位中年大伯舉手回應“我知道些方法,能稍稍提高谷糧產量。”
趙燁鼓掌,大喝一聲“好”。
“如何才能寒有所衣?”趙燁又問。
坐在前排的一位老奶奶哆哆嗦嗦的站起身子“老身會些養蠶采麻之法,也會些織造之術……”
突然間掌聲雷動,堂中群情激奮。
其實世間萬物之理是相通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等食堂安靜下來之后,趙燁又說“奶奶一人會桑蠶,便能使全家不會挨凍,呂蔓兒,若是你跟著奶奶學了養蠶制麻,可能使得你一家寒有所衣?”
“能!”脆脆的聲音堅定而干脆。滿頭花白的老奶奶都能做到的事,呂蔓兒覺得自己一定能做到。
“有朝一日,百人跟著奶奶學得桑蠶之法,定能使得千人不受寒凍。”趙燁說。
“有朝一日,千人跟大叔學得磚瓦木活,定能使的萬人寢有所居。”
“賈詡,在學舍你可有學得何事?”趙燁問賈詡。
賈詡臉色通紅“跟著李敏將軍學得騎馬挽弓”。
這可不是學堂開設的科目之一,不過趙燁此時將眾人情緒點燃,不好斥責賈詡。
“你學得馭馬挽弓之法,有朝一日可敢上陣一戰”趙燁問。
“敢!他日定當驅除寇虜,復我華夏。”賈詡緊握雙拳,扯著脖子回應。
楊素攙扶著趙燁,瘸瘸拐拐我走到老婆婆身前“婆婆可愿來學舍教授我等桑蠶之法,以御萬民之寒。”
“愿意愿意……”老婆婆顫顫巍巍的起身回應。
趙燁環顧眾人,朗朗開口“如何能有百人學得耕作之法,飽千人之饑。如何能有千人學會織造之術,御萬人之寒。”
趙燁轉身回望安老伯“安老伯,可愿讓村中孩童進我學舍,學習復興之法。”
安老伯急忙起身“愿意,愿意”
趙燁后退幾步,面對眾人“小子趙燁,力有不及,還望諸位相助。”
食堂眾人紛紛起身,躬身行禮趙燁。
至始至終,劉質在一旁沉默不語,趙燁說的話世人皆知,可心底總覺得略略有些不妥。
《四書五經》中的《大學》,原文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千百年來讀書人秉持的信念,不學典籍怎能正心,操持五行八作如何修身。不能正心修身,何以齊家治國平天下。
窗外立著一男一女兩道身影,此時纖細的身影緊捂雙唇,淚眼婆娑。高大的身影攙扶著女子,亦是臉色鐵青緊咬雙唇。
“三姐,燁哥兒長大了啊。”男子開口說話。
“唔。”女子低聲抽咽。
深深凝望堂中趙燁一眼“三姐,我這就回揚州吧,我一定能幫得上燁哥兒的。”男人低聲詢問。
“待我修書。”女子眼神堅定的說。
男子攙扶著女子離開祠堂,潛伏在黑暗中的侍從紛紛現身護衛。
“回安寧別院。”馬車中蕭淑的聲音傳出。
楊素攙扶著趙燁,看見堂中數百人朝著自己躬身行禮,鼻尖稍有酸麻。自己出生不久就被蕭良帶去峨眉山隱居,何曾見過這般世面。
身邊身高還不及自己的弟弟怎有這般的能耐,能得堂中眾人信服。
矮小的身軀似乎蘊含暖暖的能量,不由自主就想親近過去,而透亮的雙眸此刻熠熠生輝。楊素翹起嘴角稍稍貼近趙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