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三件事
“家安拜見南夏王?!?p> “免禮,安王殿下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鄙瞎僭手Z眉開眼笑道。
“家安一路上游山玩水,看遍了兩國的美好風光,甚是有趣,倒不覺得辛苦了?!?p> “哦?安王殿下還有這等閑情雅致,學得苦中作樂了?!鄙瞎僭手Z笑問:“不知是我南夏的風景艷麗,還是你西涼的景色更為壯觀呢?”
“我西涼土地廣闊,山勢險峻,大江大河,民風豪邁;而南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四季如春,民風淳樸,可謂是各有千秋,不可同日而語?!?p> “安王殿下過謙了,我南夏不過是小家碧玉,怎比得上西涼的大家閨秀呢!”上官允諾玩笑道。
“王上,家安此次代我王前來,欲說明三件事?!?p> “安王殿下請講?!鄙瞎僭手Z嚴肅了起來。
“第一件事,便是兩國和親之事。我王已知曉貴國韓王在途中遇刺身亡,導致無法和聯姻違約在先,所以原本想向貴國討個說法。但家安昨日得知,我國和親公主已自己做主另選了和親駙馬,而且已得到南夏王的首肯,不知,是否有此事?”
“卻有此事,朝堂上的諸位都可以作證。”
“既然如此,家安便代我王同意了這門婚事,兩國聯姻照舊。”家安表面平淡地說出了這句話,但心里實則艱難萬分。
“如此朕就放心了。不過,依長寧公主的意思,這婚禮是要在一年之后方可舉行,但既有此婚約為憑,兩國的聯姻已成定局,朕也無后顧之憂了。”上官允諾微微為難后,放心地說道。
家安心中疑慮,為何恩寧未向他提起一年之約的事情,她這又是何意。莫非當初只是緩兵之計,如今已是假戲真做了。
“安王殿下,你可接下來說第二件事?!?p> 家安恍惚了一下,從胸前取出西涼的國書,雙手呈遞說道:“這是我王親下的結盟國書,現呈交于南夏王。”
“快拿上來!”上官允諾催促林凈。
林凈匆匆跑下臺階,接過國書,又匆匆跑上臺階,雙手呈遞于上官允諾。
上官允諾掀開國書翻閱。
家安大聲說道:“依約定,兩國結盟后,南夏需每年按時足額上供金錢、糧食、布匹、茶葉等于我國,若東風國侵犯南夏領土,我國定將全力幫助南夏共同抵御外敵,但所復領土需一半割讓于我國。”
上官允諾臉色變得有些沉重難看。
“這。”
“這?!?p> “這。”
群臣震驚地啞口無言。
“安王殿下,你這分明是在侮辱我南夏,侮辱我王,我們兩國是平等結盟,我南夏又不是你西涼的戰敗國,也不是附屬國,為何要上供財物,還要割地?”秦老丞相慷慨激昂,振振有詞道。
“大人年邁,莫要激動,我西涼并未有此意,家安也只是代我王轉述圣意。南夏有求于我國,想必這結盟條約是南夏王與我王之前就商議好的,大人們不知曉而已?!?p> “王上,安王殿下說的可是真的?您真的答應如此?”秦老丞相向上官允諾求問道。
百官皆等著上官允諾的答復。
上官允諾緩緩放下國書,面色凝重,沉重地說道:“各位卿家莫要再懷疑了,安王殿下所說無假,這確實是朕先前答應西涼王的結盟條件,如今,就依次條約執行,朕不會反悔?!?p> “王上?!?p> “王上不可,這是對我南夏的折辱啊,老臣寧愿不結盟,也不愿受此屈辱?!?p> 百官勸諫道。
上官允諾默不作聲。
“各位大人應該知曉有求于人,必有回報的道理,我西涼出兵出力,當然是要有些好處的。此條約對于南夏來說并沒有什么損失,出些錢財保得邊境平安,百姓無虞,這是包賺不賠的買賣,南夏王深思熟慮,應該也是考慮了這一點,才答應的條件,各位大人還有何不滿?”家安對質公堂道。
“在下齊王上官璟見過安王殿下。安王說的有道理,這自古以來就是兵強則國強,小國依附大國的道理,南夏能得西涼的庇佑是南夏萬民蒼生的福祉,這區區錢財又有何計較的,本王同意父王的決定,愿與西涼永世交好,同生死共進退?!饼R王義正言辭道。
家安友好地向上官璟回禮。
百官交頭接耳,相互望望,不再出聲。
“既然各位沒有意見,這件事就這么定了,還希望西涼不要違約,盡心盡力維護我邊境太平?!鄙瞎僭手Z贊賞地看了一眼為他解圍的上官璟,大聲說道。
“那是自然,我王一諾千金,從今日起,南夏邊境的安危便是我西涼的責任,必當全力維護。”
上官允諾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大費周章,做了這么多,為的不就是國泰平安,永保盛世嗎。
不只是在他有生之年,而是千秋萬代的太平。
“下面就是第三件事了,想必這第三件事也是王上和各位大人都很關心的一件事?!奔野补室赓u關子道。
“如果本王沒猜錯,安王所說的第三件事可是我國韓王遇刺這件事?!?p> “齊王說對了,正是此事?!?p> 提到韓王,如今尸首不見,含冤未白,上官允諾就愁上心頭,哀聲怨氣。
“你還有臉提韓王,韓王在你西涼遇刺,你西涼脫不了關系,是不是就是你們所為也還不一定呢?”傅太尉跳了出來,沒好臉色質疑道。
家安很淡定。
傅太尉的舉動引起了南朝的注意,他說道:“傅太尉,不得對安王殿下無禮。您并沒有證據證明是西涼所為,怎能在大殿上胡亂猜疑呢?”
“老夫若是沒有證據,敢指證嗎?”傅太尉胸有成竹,向上官允諾作揖說道:“王上,老臣有證據證明是西涼所為?!?p> “哦?速速說來?!鄙瞎僭手Z自是很意外,也十分期待。
“老臣有人證,此人是跟隨韓王出使西涼的侍從,在韓王遇刺之時得以僥幸逃脫,但身受重傷,逃回南夏時已奄奄一息,被老臣發現并及時救治,雖已保住性命,但臥于榻上,長久昏睡。不久前剛醒來,告訴了老臣一個重大的消息,就是刺殺韓王的兇手都身著西涼的服飾,是西涼人無疑?!备堤炬告傅纴?。
“西涼服飾?此證人現在何處?”上官允諾急切地問道。
“回王上,在老臣府中休養,還不能行走。王上,此事重大,老臣萬不敢胡言亂語,若王上不信,可派人到老臣府中查問便知,老臣所言句句屬實?!备堤居欣碛袚?。
“既然是如此重大的消息,傅太尉為何現在才說?”上官允諾質問道。
“回王上,那人剛醒不久,老臣也是剛剛知曉,趁安王殿下在此說出來,他便不能賴賬了?!备堤竟媸抢霞榫藁?。
“南侯爺,你也在現場,為何當初王上問起時,你沒有提到過此事?”有大人質疑道。
南朝解釋道:“南朝親眼所見,那晚兇手身著的確實是西涼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