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朋友多,他打仗的時候,一般都會聯合一些朋友,表示這是大家的意思,這樣子避免了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迷惑了對手們,等到隊友成為敵人的時候才清醒過來。
戰爭,追求的就是勝利,不斷的戰爭和不斷的勝利,就能成就國家的霸主地位。
那么齊國的第一個對手就很有講究了,談了這么多年的結盟,第一次以另外一種方式展示自己的存在,第一次絕不有失啊。
齊國的第一個對手是宋國,這可是幾年前才結盟的國家啊,可見在這些政治強權人物的手中,結盟算個球,就是親兄弟之間下手的還少么?
宋國本來和齊國關系不錯,可是出現了一個宋殤公,從這個名字看就不是什么好鳥啊,
宋國的實力本來比較強大,宋殤公的父親穆公英明,可是這個兒子卻是個敗家子,在他任內竟然發生了十多次戰爭,而且都是宋國挑起來的。
正好宋殤公不朝見天子,天子于是請諸侯討伐,齊國抓住了這個機會,邀請鄭國和魯國一起出兵,戰爭取得了勝利。當然宋國是大國,滅國是不可能的,只是從此元氣大傷。
而在出兵的時候,有一個小國家郕國沒有聽從齊國的命令,很不幸成為齊國的下一個對象。
郕國雖然是姬姓宗親,可是只封了一個伯爵,封地也不大,本來就夾在齊魯宋這些大國之間,兵力不強,沒什么話語權,隨手都能捏,何況齊國為了萬無一失,約了魯國和鄭國一起出兵。
結局當然沒有意外,郕國不堪一擊,投降成為齊國的傀儡。
下一個目標是許國,這又是一個小國家,僖公按照習慣充分發揮萬無一失的謹慎謹慎,邀請魯國和鄭國一起出兵,三大國壓境的戰爭非常順利,三天就將許國給滅掉,許國莊公逃到了衛國。
齊僖公一直非常,不希望和除自己交好這幾個國家之外的任何國家接壤,所以許國雖然打下來卻不要,把地域送給魯國。而魯國一直以禮自居,也不要,那最后就便宜了鄭國,許國在僖公的干預下,立了許桓公,成為鄭國的附庸,鄭國在河南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包括今天的鄭州和許昌一帶。
僖公的征戰沒有停止,經過這么多次對自己實力的檢驗,他內心開始膨脹起來,這一次,他的目標對準了這些曾經和自己結盟的伙伴。
特別是宋和魯,與兩個接壤的國家,遲早必有一戰。
首先還是宋,這個大家之前就有過戰爭,后來又達成結盟的國家。我們知道宋國實力很強,難以一戰而勝,但他偏偏出了一個昏庸的殤王。
這宋殤王拼命折騰,不僅使國家衰弱,也將自己送上了末路。
宋國太宰華督,屢次勸諫不聽,于是率眾作亂,殺死殤公,而國家陷入混亂,齊國聯合魯國、鄭國和陳國出兵,平定內亂,立了宋莊公。
齊僖公二十四年夏季,齊僖公和鄭莊公提出訪問紀國,想要乘機襲擊紀國。不過紀國人可不傻,他們給出的意見是,齊國和鄭國是大國,而紀國是小國,哪里有大國訪問小國的道理,我們可不敢當,改日登門拜訪就行了。
而此時,齊國和鄭國的圖謀卻沒有白費,雖然紀國這一戰沒有打起來,但是少數民族北方的戎人卻盯上了富裕的齊國,正好給了齊國鄭國聯軍一個戰爭的機會。
鄭國在這次戰斗中展示了自己強勁的實力,鄭國的太子忽大破戎軍,俘虜了兩位主帥大良和少良,這讓齊僖公刮目相看。或許他在這個年輕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決定將自己的一個女兒許配給他。
齊僖公的女兒文姜和宣姜,乃是天下聞名的美女,也是齊僖公非常寵愛的女兒,這決定非常意外,這說明齊僖公對于太子忽的重視,以及將鄭國視為自己平等國家的看待。
當然還有更意外的事情,太子忽居然拒絕了。
太子忽說,你們是大國,我們是小國,你的女兒太美麗,我沒什么本事,我配不上您的女兒,大致意思就是如此,和今天所有男人要找個分手的理由一樣。
當然,真正的理由我們再后面會講到,這次太子忽的決定,使齊和鄭,在暗地里產生了一些意見。
齊國日漸強大,臥榻之畔,是那個以仁義道德自居的魯國,是那個全天下諸侯引以為精神領袖的魯國,這讓齊國很不爽,終于對魯國下手了。
齊僖公在位二十九年的時候,聯合衛國和鄭國攻打魯國,取得了勝利,但未動搖魯國的根本,這讓僖公有些不滿意,三年后,他又聯合宋國、衛國和燕國,再次攻打魯國,結果卻被魯國打得大敗。
對魯國的征戰弄得他灰頭土臉,一方面因為戰敗,第二方面是因為魯國在整個諸侯之中擁有的巨大的聲望。
連年征戰,齊僖公發現鄭國是自己最堅定的盟友,或者是最具有戰斗力的盟友。
只可惜盟友在國家利益之中,不過是用來利用的對象而已。對魯國的失利,齊國認為是鄭國沒能和自己一起行動,于是敗于魯國后的第二年,他聯合了宋國、衛國、蔡國、陳國,對鄭國發動了偷襲。
鄭國沒想到這么大個齊國,說翻臉就翻臉啊,雖然沒有接受你的女兒,但那兒女私情和國家大事比起來又算什么呢?我鄭國陪您南征北戰,感情都是鬧著玩啊……
話雖如此,這一次實在是沒有準備,鄭國大敗,若不是齊僖公年底死了,恐怕還有滅國的危險,這一次鄭國可謂得到了教訓,充分認識到諸侯之間斗爭的險惡,不過作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鄭國并沒有因此而衰落,在后來的故事之中屢屢上演。
齊僖公打了一輩子仗,齊國在他的帶領下變成初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若不是后來兒子比他更猛,恐怕春秋第一霸的名聲就落在他身上了。
不過齊僖公可不是什么好角色,我們看他對于會盟承諾,就跟吃飯一樣簡單,而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這些盟友們斗不過是他的工具而已,這也讓他缺少真正的朋友,而他的這種無信義的行為,也讓自己的子孫后代吃足了苦頭。
齊僖公死后,他的太子呂諸兒即位,是為齊襄公。
齊僖公有個侄子,叫做呂無知的,也成為公孫無知,這個侄子非常聰明,得到僖公的寵愛,他的俸祿和生活待遇都和太子相同。
僖公的兩個女兒,文姜和宣姜這兩個大美女,卻有著荒唐和奇葩的生活。
公孫無知和兩個姐姐,以及那個即位不久卻荒唐昏庸的齊襄公,將他爹打下的江山揮霍一空,成為接下來齊國內亂的源泉。
窮兵黷武,不修德行,某種程度上,所造下的,未必是江山,也可能是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