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王群立接著說。
“王老,您一次性說完行嗎?雖然我年級輕輕的......”
“那個導演我們直接請了馬博,所以說,不要慌。”
“對了,王老,我演哪一個角色?”
“那個張果果,演身處爾虞我詐的職場,直接在燕京拍就可以了,不用擔心。”
“對了,你的戲份這個大概國慶后就開拍了,你熟悉熟悉一下這角色”
真是令人激動的好消息啊!自己一個對演戲沒什么興趣的人,竟然演戲了,也不知道在熱愛表演的洪雙喜有什么反應,也不知道在電影學院的易大海什么反應。
長的帥,真的不是我的錯,做人真的太難了
......
唐言喻很著急,已經華夏好文學的已經截止收稿一周了,今天是國慶假期結束的第一天。
往年也是這個時間點公布名單。
在不遠的111宿舍。
李風在陽臺對著鏡子說臺詞,畢竟自己后門都走了,不能差了水平。
突然聽見張金金興奮的說道:“李風,華夏好文學的初選名單出來了,正掛在他們網站上面公示。你那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也在上面!”
“效率這么高?”
李風還以為征文活動要過個三兩個月才會出結果,然而這么快就把名單放在網絡上面,他不得不在心里給那群上了年紀的老爺子們點個贊,國慶假期沒有休息,就加班加點地把任務完成了。
“現在排了名次嗎”朱浩天好奇的詢問起來。
“這只是初選名單公示,可以查看每個分類的入圍者,具體的名次要等頒獎禮現場才知道。”
“不過我們宿舍除了李風的三個作品之外,我們三個都沒有入圍。”朱浩天有點沮喪。
“李風進了,就是我們進!”李康接過話,“名單出來了,出版社也要行動起來了。出版社想要簽下那種能大賣的潛力股,像歷年的最佳長篇小說就是最熱門的,其余什么最佳散文、最佳詩歌根本沒人搶!”
“你們知道的比我還清楚。”李風苦笑到。
“可惜了,你的散文和詩也是極品。”張金金感嘆到。
就算弄成一個詩集也賣不到多少冊,這年頭有幾個人還看詩的?尤其是一堆新人,不出名的詩集只能成為書店或者出版社倉庫里面的存貨。
李風原本提起來的精神一下子就松懈起來,看不到名次有什么意思。
“算了,我還是練臺詞吧。”
張金金見狀,連忙補充道:“這個公示可不是做樣子,會開放評論跟下載。作品會面臨無數讀者的挑剔跟評價,很多時候評委們看不到的缺點會被放大,而一些被忽略的優點則是會被凸出來。”
“就是說可能咸魚翻身?”李風總結著說道。
張金金點頭說道:“沒錯,雖說評委們給獎是從專業角度來看,但如果讀者口碑太差的話,他們也會受到影響的。”
“我記得去年有一部作品據說被所有評委看好,大概是太抽象的緣故,放在網絡上面讀者們都說看不懂,甚至體會不到評委口中的精彩地方。于是在最終頒獎禮上面只拿了個銀獎。”
張金金身為宿舍頭號文學愛好者,對這些都挺有關注的,張金金才不會告訴宿舍幾個人,去年自己也投了篇散文過去,可惜連初選都沒有過,今年也沒過!
很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說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那些嚴肅文學,但是真正的優秀作品卻不會給人那樣的感受。
“李風,你那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已經可以被閱讀了!怎么還要錢?幸好我已經看過了。”朱浩天發現了李風的作品要付費。
“我也不知道呀......”宿舍其余三人都看著張金金。
張金金解釋著說道:“只有第一屆的華夏好文學折騰過那種免費的小說來。后來在所有出版機構跟作者的強烈要求之下,作協那邊的公示已經變成了付費模式!”
“詩歌、散文、短篇小說不需要付費,中篇、長篇小說需要付費之后才能進行閱讀。這費用跟電子書下載費用持平,華夏作家網不收取任何費用,再加上還沒有跟出版機構簽約,所以版權還在作家手中。”
“果然是良心主辦方。”李風著實沒想到這一點,看來這個作協真心厚道。
假如出現一本火爆的長篇或者中篇小說,說不定依靠下載的費用可以比絕大部分文學獎的獎金要高。
“不知道這次的下載量能賺多少啊。”李風有點財迷的說。
張金金聽見了李風的話后,便打起了預防針,“你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畢竟華夏作家網流量并不大,用戶其實很少,主要以業內人士為主,所以你也就不要幻想能賺個幾百上千萬的。”
美夢還沒開始做,便被無情戳破,李風其實只是調節一下氣氛,自己是真的不缺錢:“有多少算多少吧,一塊不嫌少,一億不嫌多!”
不過還是自己上去瞧瞧有多少人付費吧,李風就趕緊打開電腦,用瀏覽器進入到華夏作家網里面。
此時頁的大圖片便是“華夏好文學初選作品公示”。
距離作品網絡公示才過去了十多分鐘,從各個作品的點擊量來看,似乎這個作家網的用戶真的不多!
畢竟不是專業的小說網站,一年半載才會出現作品公示,誰會沒事兒就過來查看呢。
李風寫的詩《春江花月夜》點擊僅僅只有222個點擊,可憐巴巴的,簡直慘不忍睹。
而在需要付費的中篇、長篇小說中,選擇付費閱讀的人更少了!
作品只提供幾千字的免費閱讀,但那并不被列入到點擊里面,必須付費閱讀全文的人才能被計算在其中。
“要不要這么慘……”
李風雖然不在意這個收入,但是心里落差太大了,之前寫網絡小說的時候,點擊量都是以萬為計量單位的!
大部分小說都是個位數的點擊閱讀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本書卻擁有了116個點擊,遠超第二的《青春》43個點擊!
如果不看看所有書的慘狀,那么張楚大概會很嫌棄自己這個成績,區區116個人付費購買了相關內容,這也太可憐了。
但橫向比較之后,瞬間滿足起來,矮個子里面拔高個......
不得不說這網站還挺方便的,竟然可以讓讀者用各種社交媒體賬號進行登錄,李風選擇鏈接微博賬號,他只是想看看自己這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閱讀。
“親愛的讀者,閱讀當前小說需支付3元人民幣,您的余額不足,請選擇充值方式……”
三塊錢看整本書其實并不算貴,就是白菜價。
一路點擊查看價格下去,李風突然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唐言喻的《會痛的十九歲》竟然也通過了初選,看起來這家伙雖然脾氣臭了點、人腦殘了點,但還是有點真本事的......
李風逛了一圈,再回到自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書頁的時候,有些難以置信的眨了眨眼睛。
這才過了幾分鐘,怎么點擊數量就從兩百多變成了兩千五百多。
一個巨大的黑人問號出現在他腦袋上面。
這些人哪里來的,怎么一下就鉆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