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憶塵回到客棧,再一次打開那本有一段時間沒有打開的日記。
落地為吉,這就是最好的線索,直到回到客棧,李憶塵才總算是想起當(dāng)時茅山那個小道士遞給李憶塵日記的時候說給李憶塵的話。
那本日記是小道士的師叔給他的,現(xiàn)在李憶塵還記得那個師叔的名字,叫做葉敏。
這應(yīng)該是清湖子的親信手足,所以清湖子會把日記交給他,記得那是送日記的小道士還說過一句話:
“我不知道,我?guī)熓逯皇呛臀艺f這是一本落地為吉的日記。”
李憶塵現(xiàn)在終于明白,之所以不能理解這本書的意思,是因為自己遺漏了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落地為吉!
李憶塵迅速打開日記的最后一頁,從第一個字開始慢慢的向前看。
是的,落地為吉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當(dāng)然不是挨個字向前看,而是隔幾個字向前看,但是李憶塵看了半天,也始終不明白日記里的含義。
最后,李憶塵又一次找到了線索。
在日記的背面。
有一個大大的“E”,E有三個橫杠,最下面的那個橫杠,用了不同顏色的墨水。
這樣一來可就是推理題了。
“E”去掉最后一個橫杠是“F”加上就變回了“E”所以,這是一個重要的線索,F(xiàn)e。
Fe的意思就是鐵,日記合上,就是合,合就是拿。
拿鐵。
是的,就是拿鐵,拿鐵就是線索,李憶塵再一次通讀一遍日記,在其中一篇日記里,李憶塵看到內(nèi)容里,竟然多此提到了拿鐵。
這就值得看看了,李憶塵就死死的盯著那片日記里的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字要看上十幾分鐘,李憶塵不能放過任何線索。
但是卻毫無收獲。
李憶塵能肯定:日記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是……
李憶塵陷入了沉思,最后直接躺倒在床上,因為不論他在怎么看,都看不出來什么。
李憶塵又坐起來,心想:既然日記暫時看不出來什么,但是他還可以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
他把鄧自宇給他的一本書拿了出來,鄧自宇說:那是她修煉的功法,還要說李憶塵有不懂的去請教她師父,更過分的是,鄧自宇還不讓自己去找她!
李憶塵翻開那一本功法,那是鬼道的入門篇,李憶塵就這樣翻開,準(zhǔn)備沉入其中。
李憶塵發(fā)現(xiàn)這功法的字眼非常晦澀難懂,幾乎是一字萬言差不多,但是李憶塵覺得這是值得的,畢竟難懂就一定有難懂的價值,這功法的內(nèi)容越多,證明鬼道就會越強(qiáng)大。
到附近的一些地方購買了詞典,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但是還是有一些字根本不能查比如讓態(tài)癮鋪等等,李憶塵感覺這鄧自宇可能是個禽獸。
不過李憶塵格外的有耐心,看不懂就跳過,找能看的。
整個一本讀下來,李憶塵已經(jīng)感覺頭昏眼花,畢竟這一本功法的內(nèi)容太多了。
這一本功法里沒有關(guān)于引雷的,不然李憶塵一定苦心孤詣的鉆研,然后再劈回去……
不過收貨還是非常不錯的,整本功法,共記錄了五種招式。
1.血淋,能強(qiáng)化邪祟之物的實(shí)力。
2.控行,控制鬼魂,或者僵尸的運(yùn)動路線,但是這一招用出后,會削弱戰(zhàn)斗實(shí)力,但是可以與第一招血淋互相互補(bǔ)。
3.控神,在一定距離內(nèi),讀取一個人短暫的記憶,但是模糊的程度,要看對方的精神力強(qiáng)度,甚至如果對方神魂力太強(qiáng),甚至可以反過來查探使用者的記憶。
4.清明,神魂力得到提升,而且在這一段時間里,免疫所有神魂力攻擊。
5.升華,不依靠任何陣旗,陣盤,只依靠這一招,錯亂陰陽二氣,形成陣法,至于什么陣法,李憶塵沒有看出來。
不過這樣一來,李憶塵就對鬼道的前路充滿期待,因為這本功法,只是入門篇。
迄今為止,李憶塵遇到的最強(qiáng)的功法就是這一本,而李憶塵也倒頭就睡著了。
看完這功法本來就是接近傍晚的時候,李憶塵這一睡,直接在第二天的凌晨醒來,而李憶塵在這一天,可同樣有安排。
在天還沒亮起來的時候,李憶塵就已經(jīng)吃完了飯,而且還把鄧自宇給的一顆丹藥吃了,煉化到了太陽升起,才算是煉化完成。
這顆丹藥擁有著祛毒的能力,原本李憶塵不需要這顆丹藥,因為他的體內(nèi)有麒麟竭,本就是百毒不侵,但是李憶塵身上的死氣,李憶塵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這丹藥就是用來去掉這股子死氣的,這是有必要的,死氣多了,人就不會活著,就算百毒不侵,就算是銅皮鐵骨,就算是法力無邊,也不能抵抗這種力量。
等公雞打鳴,李憶塵就開始準(zhǔn)備工作。
這座城市的東面有一座賭場,說是賭場,其實(shí)賭場的東家壓根就沒什么能力,只不過是一顆棋子,其實(shí)真正的老大是地下的黑市老大,而賭場不過是一個掩護(hù)。
來到賭場,李憶塵可以看見滿屋子的烏煙瘴氣,女人們勾人心魄的聲音在討好這無數(shù)的男人,這里本來是用來娛樂,不過卻是人間煉獄,不過沒有人會維護(hù)正義,李憶塵也不會,他不是救世主,管這些,李憶塵覺得他沒有那個能力。
李憶塵看向了賭場里的一個角落,那里有一張桌子,周圍都是人,而且都是男人,這與其他的桌面上的場景形成了很大的區(qū)別。
“大哥,那個我問一下濟(jì)源路怎走?”李憶塵
李憶塵站在一個大漢的身后,做出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詢問著,大漢回頭,一臉不耐煩的樣子,說到:
“去他媽的,你小子踏馬的來這問路干嘛?有病啊!”
“誒,大哥我錯了,我就是想問問那里怎么走,聽說那是您罩著的,所以來打個招呼不是嗎?”李憶塵
“嘿!踏馬的!你小子中!還挺上道的啊?我看你是個明白人,今天我高興來來來!陪爺們我去喝點(diǎn)?”
“哈哈,那真的太好了,小弟對大哥敬仰許久,今日大哥這么說,那小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李憶塵
“好說好說,跟我來就好了!”
……